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從吳亦凡到阿里巴巴 “我也是” 與女權運動在中國取得進步?


北京街頭報攤上一份時尚雜誌封面顯示的中國知名藝人吳亦凡的照片。 (2021年8月1日)
北京街頭報攤上一份時尚雜誌封面顯示的中國知名藝人吳亦凡的照片。 (2021年8月1日)
從吳亦凡到阿里巴巴 “我也是” 與女權運動在中國取得進步?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3:07 0:00

就在加拿大籍明星吳亦凡因涉嫌性侵被當局刑事拘留後,阿里巴巴的性侵醜聞、“破冰文化”乃至滴滴員工遭強制猥褻均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性侵、“我也是”運動(#MeToo,中文有時譯為“米兔”)與女性權益更是成為了網友們的討論熱點。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案件曝光的背後,雖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原因,但也體現出了“我也是”運動,乃至女權運動在中國取得的進步及其引領的女性意識的轉變。

從吳亦凡到阿里巴巴 有關性侵的輿論聲量

有關性侵的討論最近幾週接連不斷,這些討論始於加拿大籍明星吳亦凡。吳亦凡因涉嫌強姦已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曾經風光無限的頂流男星被打上了“違法失德”的標籤,除演藝事業或將自此一蹶不振外,吳亦凡也可能面臨牢獄之災,與鐵門鐵窗長伴。

網友們在各類社交媒體平台對深受“吳”害的女孩們表達著支持。有網友說,站出來曝光吳亦凡的都美竹“是很多女性的榜樣”,“受害人勇敢發聲,娛樂圈才不會變的更臟”。

不久後,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也深陷性侵醜聞。一名阿里女員工在內網發布了自己遭受公司領導性侵的自述,長達11頁的自述中“有太多令人震怒的細節”,在內網發布後被瘋傳,很快便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將阿里推上風口浪尖的,除沸沸揚揚的性侵醜聞外,還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破冰文化”。有網友說,阿里的“破冰文化”美其名曰幫助新人融入阿里的大家庭,但是實際上整個環節和遊戲過程充滿了性暗示。自稱阿里前員工的微博網友“@CarrieWanShul”發文說,不僅破冰,明天的早中晚小會都要做遊戲,都充滿暗示和惡趣味,不參與就是不融入團隊。

阿里方面回應說,有關“破冰文化”的截圖是2018年的謠言,阿里巴巴已經闢謠,圖中所涉人士並非阿里巴巴員工,也非阿里內部培訓。

阿里巴巴的“難兄難弟”滴滴也捲入了這一系列的性侵風波。 #滴滴前員工自述遭客戶強制猥褻的詞條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投訴滴滴上級被開除的單親媽媽發文稱自己曾被客戶帶至全是男性的私人飯局。她寫道:“後來我失去意識,醒來臉上全是傷。”

從吳亦凡到阿里、滴滴員工,有關性侵的醜聞掀起了人們對#我也是運動以及女性權益的討論,同情、聲援受害者,譴責、批評施暴者似乎成為了主流的輿論聲量。有網友表示:“最近的都美竹,還有阿里女員工,能站出來發聲的女孩真的很勇敢。”

“女孩不哭!只有你們勇敢的發聲!才能讓魔鬼害怕!你們的沉默,給了魔鬼為所欲為的動力!只有你們發聲!才能召喚正義的勇士保護你們!戰勝魔鬼!”一位微博網友說。

取得進步?聲東擊西?還是另有所圖?

肯塔基大學社會性別與婦女學系助理教授張毅認為,吳亦凡事件和阿里事件將中國男權社會中廣泛存在的對女性身體長期的掌控和壓榨徹底暴露在了大眾視線之下。

他表示:“在西方社會,這種男性對女性和性少數群體的壓倒性優勢和霸權關係是構成男性性別優勢的基礎。而在中國社會當前的情況下,這種不平等的性別關係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更是從商界到政界男性精英們建立廣泛的共謀權力關係的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吳亦凡和阿里巴巴性侵事件的曝光使得這一長期被掩蓋的問題暴露在大眾目光之下,這是‘我也是’運動在中國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

明尼蘇達大學一位中國女學生2018年時曾指控劉強東強姦,劉8月底被明尼蘇達警方逮捕,他否認這項指控。美國當地檢方後來認定證據不足無法提出起訴。但在2019年4月,這名女學生再次對劉強東和京東公司提起民事訴訟,並要求索賠五萬美元。許多網友在這起事件中譴責了這名女性,還有一些微信賬號更是疑似因聲援這名遭受性侵的女學生而被封。

紐約時報曾在一篇報導中說,這名女學生的經歷體現了中國社會對待敢於直言性侵的女性的態度。性侵的受害者必須被視為完美,才能贏得大眾的同情,否則將受到羞辱。而那些與有錢有勢的年長男性發生關係的年輕女性,無論是否自願,尤為眾人所不齒。

人權觀察中國研究員王亞秋表示,劉強東案發生時,有各種各樣的輿論在質疑這名女學生,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站出來講述自己的遭遇,人們也逐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整個社會也有了這方面的意識。從輿論的聲音可以看出“我也是”運動乃至女權運動在中國取得的進步。

密歇根大學歷史及婦女學系教授王政認為,吳亦凡與阿里案件的曝光對女權思想的傳播仍起到了正面意義,雖然其能成為熱點的動因更為複雜。她提到,官方對網絡是有嚴格控制的,是官方決定了熱點內容的呈現。吳亦凡和阿里巴巴之所以能成為網絡熱點問題,是因為政府想讓你看到這些事件。究其背後根源是政府想要整頓娛樂圈,打壓資本及資本背後的政治聯盟。

弦子2018年公開指控朱軍在2014年對其進行性騷擾後,相關信息在網絡上被刪除。當朱軍反訴弦子誹謗後,相關報導才開始被允許出現。王政表示,朱軍是中國官媒的主持人,其背後有官方背景,所以這與吳亦凡和阿里的案件是有所不同的。

張毅還提到,有評論稱吳亦凡事件的發酵恰逢河南水災肆虐以及新一輪的新冠疫情大爆發,是政府刻意炒作藉以轉移公眾視線的結果,以此化解因水災和疫情帶來輿論壓力和社會危機。他個人認為這樣的解讀也有一定道理。

他還說:“打造更具侵略性,更為霸道的男性形像已經成為中共政府藉以塑造自身強硬形象,對大眾進行民族主義動員,擴大中國在國際社會話語權的重要手段之一”,對吳亦凡等“花美男”的打壓符合其執政邏輯。此外,中共當局也希望將公眾的注意力引導到正確的,以生育和培育下一代為目的的性關係和家庭生活上。

女權的覺悟與當局的打壓

近年來,“我也是”運動和有關女權的活動成為了當局的打擊對象,一些女權主義者的帳號已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慢慢消失,女權與女工資訊平台尖椒部落8月9日也發布了註銷聲明。聲明未提及具體原因,但稱公眾號“將註銷關閉,即日起其它官方網絡賬戶也將停止更新,永久關閉”。

關注中國女權運動的Free Chinese Feminists組織在一條推文中寫道:“服務於女性工人的優秀獨立媒體平台尖椒部落宣布關閉。毫無疑問,這是中國當局鎮壓勞工和女權主義公民活動的又一次行動的結果。”

王亞秋表示,女權和“我也是”運動最大的影響力是讓更多的女性站出來發聲,在網絡上,你也可以看到女性的團結。王亞秋說:“即使中國打壓像尖椒部落這樣的公眾號,打壓女權活動人士,但是女權的意識在不斷增長。這是一種進步,這種進步也很難被抹殺。”

她還表示,中國政府近幾年對公民社會的打壓是非常厲害的,任何獨立的空間和獨立的活動都很難被組織起來,有關女權的發聲可能只能在網絡上進行,真正能夠有組織性、形成真正力量的女權活動仍將面臨極大困難。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曾發布研究報告說,北京方面長期以來在國際上表示支持女權,並試圖向世界展示中國在性別平等方面的進步。但是,北京方面的做法似乎與其主張不同,中國政府是在推進一種以國家為主導、服務政權的人權模式,以保護中國共產黨免受批評和問責。

報告還說,在中國國內,當局對女權主義者和性少數群體倡導者進行審查、恐嚇和拘留,並定期支持歧視性政策和父權制規範(patriarchal norms)。在國際上,中國一直致力於剝奪女權捍衛者的合法地位,並投票反對聯合國在性少數群體問題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紐約市立大學助理教授李柯說,中國出台了一系列法規和政策強調兩性平等,但多年的經驗研究表明,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及法官卻未能真正實現對女性合法權益的保護。她說:“我所看到的是中國當權者在實踐中並沒有充分地支持女性去實現她們的合法訴求。”

活動人士“女權五姐妹”2015年因計劃在當年三八婦女節前舉行反對公交車性騷擾的活動而被中國當局逮捕。王政表示,這是一個“嚴重的信號”,在2015年前,國家雖然也會監控有關女權的活動,但是沒有觸及到紅線,沒有威脅到政權,這些活動仍能繼續進行,但自2015年以後,她們的活動空間便越來越小。

王政說:“女權運動是去中心化的,是平行散開的,不需要權威人士在中央指揮。大家認同了這個理念,就會支持。所以政府所想的,抓幾個看得見的女權活躍人士,封幾個女權賬號,就可以將整個運動壓制的思維模式是錯誤的。”

王政教授認為女權覺悟的提高是過去幾十年女權運動深入發展的體現。從上世紀80年代學界的婦女研究,到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推動婦女民間組織的出現,再到近十年來的女權行為藝術和網絡推動了女權價值觀的傳播。

她說:“中國能夠有覺悟地投入女權運動的人在整個中國的人口比例中還是很小的,但是認同女權主義男女平等的基本價值觀和基本理念的人群已經越來越大。”她還表示,每個人只要產生了這種覺悟,改變了思維模式,她就會站出來反抗對女人的尊嚴和權利的侵害,這就是女權運動發展的基礎。

她認為,女權運動仍會在中國慢慢發展,因為其所做的是深刻的文化改造運動,是改變人心,是改變社會文化觀念,“這是擋不住的洪流,是歷史的趨勢”。中國官方肯定還是會打壓,但是打壓的效果如何則另當別論,官方的出手不可能阻擋女權思潮在中國社會的發展和蔓延。

中國知名女權人士呂頻曾發表題為《吳亦凡事件之勝利與米兔》(米兔是英文Metoo的音譯,即“我也是”)的文章,討論了中國的女權主義運動和米兔運動與吳亦凡事件的關聯,以及中國的女權主義運動今後的發展前景。

呂頻寫道:“慶祝這一刻和預期光明前景毫無關係。許多受害者仍然沒有聲音,很多賬號繼續在消失,女權還是‘反動勢力’,恐懼被注入人們心中,讓人變得扭曲。女權社群也不是什麼烏托邦,內部的問題也導致了許多痛苦和迷茫。空間越來越小,可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少。最近無數次我心中問:我們的運動能怎麼走下去;我看不清未來。吳亦凡倒下並不能帶來這個問題的答案。”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