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國外交部就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升級發表評論。
上週,伴隨著美韓聯合軍演的進行,北韓連續試射了三枚彈道導彈,其中包括一枚洲際導彈導彈。
2022年9月,北韓通過立法宣佈本國已成為擁核國家,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稱該國作為擁核國家的地位是“不可逆轉的”。據南韓聯合通訊社報導,北韓去年試射了約70枚彈道導彈,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
3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將北韓無核化進程失敗、緊張局勢升級歸咎於美國。他說:
“半島形勢發展到今天,症結是清楚的,美方拒不回應北韓已採取的無核化措施,反而不斷加強對北韓施壓威懾是主要原因。”
上述說法具有誤導性。
美國和國際社會幾十年來一直與平壤談判,以期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這些外交努力的結果混雜著短暫進展、持續僵局或核危機的重新爆發。
根據汪文斌在評論中提及北韓“已採取的無核化措施”,他對美國的這一批評很可能是指美國與北韓1994年簽訂的《美國與北韓核框架協議》的破裂。該協議下,北韓暫時凍結了其提煉鈈的核武器生產設施,換取美國的援助。
但北韓最終違反了《美國與北韓核框架協議》。該協議隨著北韓在2003年1月宣佈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重啟核設施而徹底破裂。
以下是該協議從簽訂到破裂的簡要始末——
北韓自20世紀80年代起在平壤以北的寧邊持續建設核武器生產設施,儘管該國在1985年加入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到了1993年,已有諸多證據表明北韓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同時,北韓不斷拒絕聯合國下屬的防核擴散監察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多次提出的特別核查請求。
同年,北韓宣佈打算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同時,國際原子能機構宣佈它沒法保證北韓沒有將核材料用於核武器生產。第一次北韓核危機由此爆發。
經過美國與北韓多輪談判後,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總統的政府於1994年10月21日與金正日領導下的北韓簽訂了《美國與北韓核框架協議》。金正日是北韓現任領導人的父親。
該協議下,北韓同意凍結寧邊的用於提煉核武器原料鈈的石墨反應堆和相關設施,並由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該步驟的落實。作為交換,由美國牽頭成立的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KEDO) - 成員包括美國、日本和南韓 - 同意為北韓出資並建造兩座低擴散風險的輕水反應堆(LWR)。
北韓同意在兩座輕水反應堆建設完成後拆除寧邊的所有核設施。此外,在第一個輕水反應堆機組建設完成後,第二座輕水反應堆完工前這段時期內,美國承諾每年向北韓供應50萬噸重油,彌補寧邊核反應堆“凍結所造成的能源損失” - 儘管《華盛頓郵報》報導說,寧邊的反應堆“沒有連接到電網,看上去純屬是為生產鈈這一核武器所需的關鍵成份”。
《美國與北韓核框架協議》也呼籲美國與北韓為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努力,並加強國際核不擴散機制。協議中,北韓同意不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
《美國與北韓框架協議》簽署後,北韓關閉了寧邊核設施,國際原子能機構在1994年11月核實了這一點。輕水反應堆的建設也由此開始,美國也開始每年向北韓供應協議規定數量的重油。
但是,輕水反應堆建設的進程落後於計劃,重油的交付日期也經常延後。當中部份原因是美國國會的不少共和黨議員強烈反對該框架協議,他們將之視作對北韓不良行為的“綏靖”。
但不容忽視的是,國會山上的反對聲不斷加大也是因為北韓屢屢做出的各種挑釁行為。
例如,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頭10年,北韓不斷加大其彈道導彈技術的出口 - 主要輸向伊朗、敘利亞、埃及、利比亞和巴基斯坦 - 這加劇了國際社會對武器擴散的擔憂。
1996年10月,美國在探測到北韓準備試射“勞動”(Nodong,也譯“蘆洞”)中程彈道導彈後,向日本派遣一艘偵察艦和一架偵察機。
1998年8月31日,北韓發射了一枚可攜帶核彈頭的“大浦洞1型”中程彈道導彈,並飛越日本上空 - 日本是輕水堆建設項目的重要一員。兩個月後,美國情報機構報告表示,北韓正為“大浦洞1型”中程彈道導彈建造兩個新的發射設施。
1998年8月的那次導彈發射震驚了世界,也促使克林頓政府對美國對北韓政策進行了跨部門審查。這枚飛越日本上空的導彈也延誤了輕水堆的建設進程。
在接受美國公共電視網(PBS)2003年的一次採訪時,前美國駐南韓大使唐納德·格雷格(Donald Gregg)如此評論北韓在協議簽署後幾年中的挑釁行為:
“那類敵意行為激怒了共和黨人,激怒了南韓人民,導致了重油運輸的部分延遲,並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輕水反應堆建設的延遲。
“北韓從未理會過這一點。他們說:‘這都是你們的錯。’ 但很需要提醒他們的是,他們所做的這些事情也導致了這些延遲並毒害了(該議題上的)政治氣氛。”
儘管有一系列不和諧的插曲,該協議依舊在很大程度上持續到2002年——當時美國政府援引情報指控北韓秘密進行鈾濃縮以製造核武器。據當時的報導,美國10月3日向平壤提出該指控後的第二天,北韓便惱火地承認自己擁有濃縮鈾核武項目,並稱自己有權這麼做。
“北韓的秘密核武器項目嚴重違反了北韓在《美國與北韓核框架協議》、《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協議和《關於朝鮮半島無核化(南北)聯合宣言》中的承諾,”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2002年10月16日的聲明中說。
作為回應,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總統的政府暫停向北韓提供重油。最後一批重油於2002年11月18日運抵北韓。
隨後,平壤於2002年12月將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驅逐出境,並於2003年1月正式宣佈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重啟了《美國與北韓核框架協議》之下凍結的核反應堆和相關設施。
第二次北韓核危機由此爆發。隨後的十多年中,多輪雙邊和多邊北韓核問題談判都以無果告終。
點擊此處查看美國自上世紀80年代起就北韓核問題進行的系列外交努力詳細時間表。
(同時請參閱美國之音《揭謊頻道》本篇文章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