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總統馬英九預訂4月初對中國大陸進行11天的訪問,行程包括廣東、陝西和北京。有報導稱,馬英九可能在北京訪問期間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有專家對此表示,若有“習馬二會”,不但習近平可藉機對台灣和美國發信號,美國也可藉此探知習近平對台灣的意向。
馬英九辦公室星期一(3月25日)宣布,馬英九將於4月1日訪問中國,這是繼他去年3月訪中祭祖後再度前往中國,此次行程包括到廣東中山大學發表演講、到陝西黃帝陵參加祭祀黃帝典禮,以及到北京大學發表演講等。
2015年11月,時任台灣總統的馬英九曾在新加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峰會。
馬英九這次的北京行程預訂4月7日展開,台灣媒體《風傳媒》報道,“4月8日將會進行馬習二會”,不過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星期二在一個廣播專訪中說,相關行程仍在安排中,並未定案。
不過蕭旭岑說,由於馬英九與習近平九年前的會面是兩岸分治66年後雙方領導人首度會面,也是一個讓兩岸關係進入新階段的重大歷史事件,馬英九當然會希望再與老朋友會面,無論他見到任何人,都會希望能傳達台灣人要和平、要溝通的心聲。
習近平可對美台發出訊號
對於馬英九在民進黨當選總統賴清德就職前訪問中國有何特殊含義,美國德克薩斯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在接受美國之音(VOA)電郵採訪時說,如果馬英九與習近平真有第二次會面,習近平應該會藉此安排發訊號,強調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仍是兩岸交流對話的基礎。
「習想傳遞給兩岸的訊號,應是強調和平統一仍是北京的優先選項,而接受一中原則的對像都可以談,相對來說,也是凸顯賴清德總統當選人如果在520就職演說中,若仍然堅持不接受一中前提的九二共識,雙方將很難有對話。換句話說,是用馬前總統來強調九二共識是交流基礎,」他說。
不僅是對台海兩岸關係發出訊號,翁履中認為,習近平也會藉由與馬英九的會面來對華盛頓發出訊號。
「習對美國傳達的訊號,是兩岸要自己解決問題,台灣是中國人的問題!」他說,習近平可能夠透過馬英九回應近期美方對2027年中國可能侵台的疑慮,「向美國表示,華府或許可以影響民進黨,但是民進黨只有40%的支持,不代表全部的台灣人民,也影響不了台灣人民不希望打仗的現實態度”,無論美方是增加軍售或是希望台灣採取“刺蝟策略”,至今還是很難讓台灣主流民意全面支持。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約翰‧阿奎利諾上將(Adm. John Aquilino)上週在一場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儘管中國面臨經濟放緩,但解放軍仍舊積極進行軍事現代化,所有跡像都顯示,解放軍正在依據習近平的指示,“在2027年前做好入侵台灣的準備。”
美可探知習近平對台意向
儘管美國認為解放軍會為2027年做好準備,但翁履中說,美方對中國動手的條件是否真的尚未成熟也“多半是猜測”,因此這次馬英九訪中美國也會藉此觀察雙方互動藉以探知北京對台灣的計劃。
“如果習近平真的見馬前總統,美國就可以確定,習的挑戰確實不小,所以會更積極表現出'和平統一'的訊號,凸顯短期內不會動手”,雖然這不表示中國未來不會改變,但至少“美方會藉由馬習二會確定短期內還有時間做準備。”
不過翁履中也提到,馬英九訪中的決定“肯定會帶來國民黨的形像在美國眼中再次被質疑”,但從馬英九個人的角度來說,“他的目的確實是希望能帶來和平,而交流對和平確實有機會帶來正面影響,畢竟,台灣真正的安全不能全靠軍事準備,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十四億人對台灣不要有太強的敵意」。
台灣民意仍不接受統一
翁履中說,或許馬英九認為他是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並沒有向北京低頭”,但他的做法可能還是會引來許多批評或攻擊,即便他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絕對是毀譽參半”,但現在能做的,“最多就是在兩岸之間扮演和平溝通橋樑,這個橋樑,如果目的是統一,其實目前台灣的民意根本不會接受。”
對於賴清德將在就職演說中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如何表態,美國密西根州奧克蘭大學傳播學院教授蘇巧寧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賴清德在5月20日的就職演說會以內政問題為優先,但勢必會提到兩岸關係。
「賴清德一再的說,他就是會延續蔡英文的這個框架,所以就是兩岸在平等、有尊嚴的前提之下都是歡迎更密切的對話交流,不希望有任何的衝突發生。我想賴清德一定也還是維持這樣子的基調,在兩岸政策上面做宣誓,這個應該是520一定會看到的,」她說。
隨著蔡英文八年任期結束,馬英九卸任後享有的八年總統禮遇也將在5月20日當天終止。
依據台灣政府《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規定,卸任總統禮遇效期與其任職期間相同,享有的禮遇包括邀請參加國家大典、每月有新台幣25萬元禮遇金、保健醫療、由國家安全局提供8到12名安全護衛人員,以及提供處理事務人員、司機、辦公室及各項事務等之費用。
北京歡迎馬英九來訪
針對馬英九即將訪問中國,北京的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星期一表達了歡迎的立場。
他說,歡迎「馬英九先生」將率台灣青年到廣東、陝西和北京等地尋根、交流,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等活動,希望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弘揚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包括兩岸青年交流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加相互了解和心靈契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