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總統拜登敦促東南亞國家在烏克蘭戰爭議題上採取更堅定的立場,但是美國-東盟特別峰會星期五結束時沒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標誌著在拜登政府尋求擴大歐洲以外的反莫斯科聯盟之際,東盟地區地緣政治的複雜性。
峰會發表的公報說,“關於烏克蘭,就所有國家而言,我們繼續重申我們尊重主權、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公報呼籲立即停止敵對行動,遵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
東南亞國家聯盟避免公開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入侵行動。東盟按照共識規則行事,成員國對烏克蘭的看法各不相同。東盟成員國包括緬甸、越南和老撾等與莫斯科有著深厚經濟和軍事關係的國家,以及新加坡。新加坡是唯一一個因俄羅斯入侵而對其實施制裁的東盟成員國。其他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則尋求中立。
在峰會的講話中,拜登完全沒有提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我們都在謀求的是一個自由、開放、穩定、繁榮、有韌性和安全的印太地區,”他說。拜登指的是他政府的戰略,旨在應對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和軍事野心帶來的挑戰。
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米爾德里德·萊恩·肯珀政治學教授史黛西·戈達德(Stacie Goddard)說,美國政府明白,在美國與中國的地區競爭中,東盟國家是至關重要的合作夥伴。她對美國之音說:“美國不願意因為一份關於俄羅斯侵略的聲明而使雙方關係惡化。”
就連與莫斯科關係較弱的國家也將俄羅斯視為地區平衡者。就像美中競爭一樣,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在大國之間的競爭中受到損害。
美國和平研究所(U.S. Institute of Peace)的東南亞事務專家布萊恩·哈丁(Brian Harding)對美國之音說:“從根本上說,對大多數東盟國家來說,入侵被認為是遙遠的,不值得採取立場。”
私下壓力
美國官員強調,烏克蘭問題是此次峰會的重要議題。但這些表述尚未公開。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高級研究員波林(Gregory B. Poling)說,“你怎麼能邀請八位客人飛了半個地球,就為了讓他們在一堆鏡頭前感到不自在。”
波林對美國之音說,這份公報比東盟各國外長早些時候就烏克蘭問題發表的聲明更加強硬。此前的聲明都沒有提到“尊重主權、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他說,這些都是對俄羅斯入侵的含蓄譴責。
但華盛頓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的研究主任史多爾(Sarang Shidore)認為,拜登在俄羅斯與東盟問題上的讓步表明,他的“民主與專制”全球鬥爭框架在該地區沒有多少人接受。史多爾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應該“通過自信的地緣經濟戰略,而不是試圖在地緣政治上排斥其他國家”來擴大其影響力。美國沒有通過自由貿易協定提供市場准入,而這正是該地區許多國家所希望的。
20國集團峰會前,謹慎的印尼
印尼外長蕾特諾·馬爾蘇迪(Retno Marsudi)星期五說:“我們希望看到烏克蘭的戰爭盡快結束,我們希望給和平解決衝突的機會。”他沒有提到俄羅斯。
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是20國集團輪值主席。儘管拜登和其他西方國家領導人威脅要抵制,但他頂住了將普京排除在他定於11月在巴厘島主持的峰會之外的壓力。
即將離任的白宮新聞發言人莎琪拒絕回答美國之音關於拜登是否敦促佐科取消對普京的邀請的問題,只是重申拜登堅持他的立場,即20國集團“不應該照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