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 - 近年來,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重要盟友的日本與南韓就所謂“慰安婦”的膠著歷史問題關係緊張,也影響了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部署。2015年正值日韓邦交正常化50週年,兩國外長於12月28日宣佈就此問題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打破僵局。
距離日韓簽署“慰安婦”協議已過去半個月的時間。走過位於首爾的日本駐南韓大使館,那尊由民間組織安置的紀念二戰“慰安婦”的少女塑像依然端坐在那里。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歷史性的日韓協議談判中,日本曾堅持要求首爾方面移除這尊塑像,而宣佈協議簽署的當天,南韓方面表示將就此事與“慰安婦”當事人協商。
然而,仍然健在的40多位當年的“慰安婦”反對移除塑像的聲音與她們反對這份日韓協議的態度一樣尖銳。
歷史性協議簽署 民間不買賬
這份協議表示, 首相安倍晉三衷心道歉,日本政府承認在“慰安婦”問題上負有責任,並將出資830萬美元給予南韓政府用以設立援助基金,為當事人提供她們所需要的服務。同時,南韓政府保證不再就此爭議批評日本政府。
兩國政府在2016新年到來前丟下的這枚“重磅炸彈”確實讓兩國民眾“沸騰”了。
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GRIPS)教授、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學者道下德成(Narushige Michishita)對美國之音說:“我認為在這份協議上,南韓和日本兩國政府都作出了鄭重承諾,但問題是有一些人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特別是南韓那邊。有人不想看到這個問題得到真正解決,因為他們有點以此為生,當然這對於一些南韓人來說也是一個傷感的話題。這種輿論涌入日本,一些日本人對此也很情緒化。所以存在一些問題。”
他說,希望大眾可以理解兩國關係緩解可能帶來的正面效果。
南韓總統朴槿惠也是這樣對她的國民說的。她說南韓需要與這個鄰國、這個重要的貿易伙伴改善關係,也希望在已是高齡的“慰安婦”當事人離世前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當事人認為她們並沒有參與這份協議的談判中,她們的意見被忽略了。民間組織更是指責這份協議只是兩國政治外交勾當,背叛了老人以及南韓人民的意志。
協議精神不到位 誠意還有進步空間
日本方面,首相安倍晉三的特別顧問對《華盛頓郵報》表示,涉及到的各方一道促進協議的精神很重要。
對於這份協議的精神到底是甚麼,喬治華盛頓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邁克望月(Mike Mochizuki)說:“我仔細看了這份協議,很難看出來到底協議的精神何在。”
望月教授說,最初的想法應該是兩國想要把歷史問題放在一邊,以便轉向他們認為更重要的安全、經濟合作等方面。他把該協議與1995年由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就成立亞洲婦女基金會的倡議作比較,稱這份新協議進步其實很少。
他說:“我發現這份協議需要的應該是和解的精神,我認為為這份協議注入這種精神是絕對必要的。”
也有一些不認可“慰安婦”協議的專家提出應該重新擬定,但望月教授強烈反對這一做法。他說推翻已經公佈的協議會造成東北亞國際關係大問題。
他認為,日本政府若要表現誠意,那首相安倍晉三應該親自前往南韓與“慰安婦”當事人會面。如此十分冒險的行為才會擲地有聲。
日韓“破鏡重圓” 美國不是旁觀者
日韓兩國都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因此在這個“破鏡重圓”的過程中,美國做了不少工作。
這也無可厚非。對於奧巴馬來說,修復日韓關係能夠助其在該區域平衡中國日益壯大的影響力,還能夠在控制來自北韓的核威脅上作出努力。
儘管協議已經簽署,面對民間反對聲音高漲,美國還沒到高枕無憂的時候。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望月教授說,要讓日韓雙方真的達成和解,美國不能自我定位為無辜的旁觀者或是超脫的中間人角色。他說:“美國是該區域一個肩負責任的玩家。”
他建議,美國的政策決策者、學者以及傳媒都必須要領悟到以上這一點。
日韓合作前景展望 情報為先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對這份歷史性的協議不抱期望。正如威爾遜中心的日本學者道下德成所說,兩國政府高層都是全身心投入到這份承諾之中的。
他說,如果協議發展順暢,兩國必然會加強國防安全、經濟貿易等方面的合作,而其中優先可以交涉的便是情報資源,特別是對北韓問題而言。
不過,看民間團體和當事人的態度,那尊具有紀念意義的少女塑像估計短期內還將繼續“駐守”日本駐韓大使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