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夏季旅展暨海峽兩岸旅展週五(7月12日)登場,中國共有155名政府官員及業者出席,就層級和規模而言,皆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被台灣旅遊業者視為兩岸觀光回暖的可能訊號。不過,專家指出,中國持續在政經和軍事等層面對台施壓,都讓兩岸關係難從低谷反彈,且兩岸旅遊在開放步調不雙邊的前提下,目前回暖的跡象恐是中共對台兩手策略的軟的一手。
台北旅展為期四天,除了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國際旅遊業者參展外,兩岸觀光交流也是看點之一。
據主辦單位表示,中方今年以安徽省為“主賓省”,帶領浙江和海南等其他11個省市的文旅官員及旅遊業者來台出席兩岸旅展,其中包括29名公職人員、107名旅遊業者和19名文化藝術表演工作者。
安徽省文旅廳副廳長王靖是此次訪台層級最高的中國官員,他在星期五的旅展開幕式致詞表示:「百聞不如一見,誠邀大家來安徽。讓我們在雙向奔赴中相互成就,互利共贏。
據台媒《聯合報》7月12日報道,中方參展團員多以民間身分來台,如團長王靖以「安徽省旅遊協會副會長」身分訪台,而來自浙江省文旅廳的梁兵則以「浙江省旅遊協會理事」身分訪台並擔任浙江分團長。
赴中觀光台灣旅客看法兩極
台灣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也於旅展開幕式致詞表示,台灣政府積極推動兩岸重啟觀光交流,並盼雙向互利,讓台灣業者未來也能到中國推廣台灣旅遊。
由於兩岸仍未互相解除團客禁令,讓不少希望赴中旅遊的台灣觀光客備感不便。
一名逛旅展的台灣民眾葉先生就說,他常到中國旅遊,但礙於團客禁令,現在只能自由行,非常不便。葉先生告訴美國之音:「台灣跟大陸應該是兩岸一家親,雙方應該互惠互通,讓雙方面的人民能夠更自由,開創更好的經濟。」
另一位參觀旅展的王先生也積極蒐集中國旅遊資訊,他透露,業者恐組地下團來突破官方限令,如在台以自由行身分出境,但到了當地才組團旅遊。王先生告訴美國之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兩岸)要多交流,交流才會有錢可以賺。」
但也有台灣民眾鑑於兩岸關係不明朗,暫緩出遊中國的計劃。一位不願具名的台北市民告訴美國之音:“兩岸旅遊有很多限制,心裡怕怕的,暫時不考慮去中國旅遊。”
台灣旅遊業者盼兩岸觀光正常化
對於兩岸旅遊的前景,部分觀察家說,兩岸關係日趨緊張下,中國文旅界此次來台規模之大,應是兩岸觀光交流可望好轉的正向訊號。不過,也有分析家認為,這只是中共對台的軟硬兩手策略。
在台北的創新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表示,樂見旅展後兩岸關係好轉,兩岸旅遊也能排除政治幹擾,回到正常軌道發展。
李奇嶽告訴美國之音:「兩岸旅遊交流希望能夠正常化、常態化地來展開,不要受到太多政治的紛擾。(台灣)沒有必要遇到中國大陸就小事變大,遇到其他國家就大事變小,太不公平。。此燈號始於2014,共分灰(提醒注意)、黃(特別注意旅遊安全並檢討應否前往)、橙(避免非必要旅行)、紅(不宜前往)四級燈號,唯相關燈號提供民眾參考,不具強制約束力。
不過,對此警示,李奇嶽抱怨,台灣政府不該放這類風向球來嚇唬老百姓。他說,目前兩岸航班仍班班客滿,到中國旅遊也一切正常,安全無虞。
兩岸觀光開放仍不對等
但在台北的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認為,兩岸觀光回溫恐是假象,因為中共對台一向有軟硬兩手策略。只要對台的不對等障礙未除,兩岸關係恐從低谷反彈。
吳瑟致說,中國以觀光帶動兩岸互動的走向,符合台灣總統賴清德以「觀光議題開啟兩岸民間交流」的原則,但兩岸關係仍處處充滿矛盾,尤其中國不斷對台施壓,從頒布台獨懲治法條到軍事威嚇,中共都是始作俑者,也是兩岸關係的最大障礙。
他說,兩岸觀光現看似可望重啟,但中國仍以團客禁令來對台經濟施壓,而台灣人赴中旅遊的政治風險也高,都讓人難以對前景樂觀。
吳瑟致告訴美國之音:「目前的兩岸關係沒有太多樂觀的空間,處在一個低谷的狀態。縱然兩岸觀光的門會打開,可是我覺得風險並沒有減少。台灣民眾前往中國旅遊是個人的選擇,但也必須意識到人身安全的風險。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