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美國商會周二發表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華南地區的美資企業對中國投資營運的信心,跌至從2020年起的最低點。華南美國商會針對位於中國南部的185所美國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只有60%的受訪企業對中國增長前景表示「樂觀」或「少許樂觀」,跟2020年時同一調查所得出的84%結果相去甚遠。
這項調查於本年5月4日至6月21日進行,目的是評估中國從去年底突然宣布放棄新冠病毒清零政策,對在華美國企業帶來什麼影響。雖然有92%的受訪企業表示已從新冠疫情局部或完全回復過來,可是仍然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訪企業在今年第一季度收入有所增長。另一方面,31%的受訪企業表示,由於原本預期中國政府在2023年會延續清零政策,所以他們在去年下半年減少和取消了不少訂單,儘管清零政策在2022年末突然結束,現在的經濟狀況跟疫情結束的時候相比有所轉好,可是這些企業卻由於去年取消訂單而收入還是減少了。
與此同時,只有32%的受訪企業表示計劃在中國增加投資額,更只有2%的受訪企業表示計劃在中國增加超過2.5億美元投資額。美國之音記者致電北京、上海及廣州的外資企業查詢他們對中國投資前景的看法,但是到截稿時間尚未得到任何反饋。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政府的各項政策朝令夕改,無論對企業還是對民眾來說,都往往感到措手不及。過去幾年中,中國政府和官方媒體頻頻強調“加強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令科網、房地產和教育等民營經濟面臨寒冬。可是在去年的中央經濟會議上,官方卻有突然轉為強調“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令人們覺得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的官方政策像是在走過山車,莫衷一是。
畢業於山東大學,目前身在澳大利亞的中國金融學者司令更直言,政策上令人無所適從,無論是外商還是民企都對中國的前景沒信心。司令說:“中國政府的政策前後矛盾,也缺乏連貫性。突然取消清零政策就是明顯的例子,特別是對外資而言,他們會對中國政府和社會心有餘悸,會常常想到底會不會什麼時候又有變故,會不會什麼時候又有新政策要出台了,於是企業都被嚇得不敢增加投資,整個市場變成一潭死水,這市場也變成一個黑洞,企業投資了多少錢,最終也會打水漂。因為中國的市場經濟完全被政府的政策綁死了,根本就不是正常的市場經濟。”
中國在7月公佈第2季度GDP年增長率為6.3%,雖然未出現經濟學上所指的衰退,即連續兩季經濟收縮,但年增率還是低於預期。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同期公佈的最新數據,中國6月消費物價指數年增率為0%,較5月下滑0.2個百分點,漲幅是28個月來最低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4%,降幅比5月的4.6%更大。加上就業情況惡化,早前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達21.3%,創歷史新高。
為了改變經濟困境,中國發改委在7月推出“民營經濟31條”,內容包括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強化法治保障、引導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等。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核心目標是要提高民營經濟的信心,並相信“31條”有助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在相關意見公佈後,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等大企業巨頭,公開對“31條”表示支持和正面態度。
不過在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看來,這些政策對刺激投資沒什麼大作用。趙堅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說:“所謂的民營經濟31條對留住外資沒有什麼幫助,那些只是針對國內民企的政策而已。”金融學者司令更斬釘截鐵地說,“31條”根本就不是什麼新政策。司令告訴美國之音:“從前甚至是國務院都曾經提出過更亮麗光鮮的政策和口號,比如要下定決心提升行政效率、企業效率等等,但最終還是對企業沒什麼幫助。就算你推出三百條也好,企業的想法是你政府可以好好執行嗎﹖人們只能對中國政府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另一方面,隨著美中關係仍然陷於僵局,前景的不明朗更影響美商在中國投資的意欲。根據中國美國商會在今年3月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55%受訪美商表示,中國已不再是首要或前三大的投資目的地,這種情況在過去幾十年中還是頭一次。中國美國商會總裁何邁可(Michael Hart)表示,多數美商基於中國的供應鏈受疫情和封控的影響而時有斷鍊,為了分散風險,所以轉為投資其他國家。另外更有49%的會員企業認為,相較前一年,他們在中國更“不受歡迎”。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對此表示:“整個氣候都不利投資,中美關係更是影響投資意欲,導致制約貿易的障礙變得很多。”金融學者司令也認為,現在的中國根本無法給外資帶來信心:“在中國政府連對自己的企業都無法作出可靠的承諾的時候,外資又怎可能對你有信心呢﹖而且中國還在大力進行反美宣傳,甚至說美國資本如何對中國市場有害等等,這就是根本沒把美國資金當作有利中國的資源。這種反复無常的態度不單不能釋除中國民眾的疑慮,反而令當局自己推行的政策更達不到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