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業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週三(7月5日)表示,由於在電動汽車領域日益佔據主導地位,中國汽車品牌今年有望佔其國內市場汽車銷量的50%以上。這將是中國汽車製造商首次在中國、也就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掌握大部分市場份額。
過去四十年來,中國汽車市場一直由與中國合作夥伴合資經營的全球知名品牌,如大眾(VW)和豐田(Toyota)等來主導。
但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新車型的更快推出以及像比亞迪(BYD)、蔚來汽車(Nio)和小鵬汽車(Xpeng)等國內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崛起,改變了中國製造汽車品牌的市場佔有率。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AlixPartners預測,中國今年的汽車總體銷量將增長3%,達到2490萬輛,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銷量水平,預計到2030年,汽車銷量將增至3060萬輛,屆時中國銷售的汽車中有一半以上將是電動汽車。
AlixPartners表示,2016年至2022年期間,中國所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受益於中國政府相當於570億美元的補貼,相比之下,美國政府同期補貼的額度為120億美元。
另外中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也通過對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等功能的關注,甚至在更便宜的車上也取得了進展。
AlixPartners亞洲汽車諮詢部門主管斯蒂芬·戴爾(Stephen Dyer)表示,這種競爭力將使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未來幾年對全球老牌汽車製造商產生像特斯拉(Tesla)一樣的顛覆性影響。
戴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外國品牌想在中國生存下去,或不想面臨來自這些品牌在本土市場的顛覆性影響,那麼最好向中國新興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學習。”
戴爾預測,到2030年,中國品牌汽車在海外市場的年銷量將增至900萬輛。這將使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佔有30%的份額,在歐洲擁有15%的市場份額,在南美洲、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分別擁有19%的市場份額。
中國市場也面臨著巨大的產能過剩,戴爾預測將會出現一波整合浪潮。戴爾表示,到2030年,167個新能源汽車品牌中僅有25至30家公司能生存下來。他說,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品牌去年沒有任何銷售額。
戴爾表示:“即使擁有一流的運營能力,年產量也需要達到40萬輛才能實現收支平衡。”
不過雖然中國電動車在中國市場前景看好,但在搶占海外市場方面,尤其是想打進美國市場恐有難度。
分析人士表示,基於地緣競爭態勢,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比較排斥,再加上關稅壁壘,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太多中國電車品牌考慮打進美國市場,而且基於文化差異,中國熱賣的車款也不一定會受西方消費者青睞。
(此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