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於11月在北京召開。從歷史上看,中共的一些重大改革舉措往往是在三中全會上宣佈的,再加上這將是習近平和李克強領導的新領導班子全面掌權後的首次三中全會,因此本屆三中全會被外界寄予改革的厚望。習李政府是否會拉開改革的帷幕?中國社會是否在醞釀一場變革?中國在下一個十年裡要走向何方?
9月份,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大連舉行的“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他提出,中國在新一屆政府領導下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
智庫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的公共政策專家吳均化將李克強的這段講話一般解讀為,這是中國新政府發出的深化市場化改革的信號。
他說﹕“我倒是覺得,新政府上台以後,就是李克強領導的國務院在走市場化道路方面給出的信號是非常明確的。也就是說,經濟上有走比以前更明確的市場化道路。”
繼續走市場化的改革道路正是“新右派”提出的主張。以張維迎、胡舒立等為代表的“新右派”認為,新領導層應該重啟在胡溫時代被擱置了許久的改革,完成對國有領域的私有化改造。
紐約城市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夏明說:“新自由主義(右派)顯然提出一個新的方案,就在於怎麼樣來遏制國家權力,怎麼樣把中國轉變成一個以市場邏輯運行的國家。而這種市場邏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鄧小平在79年改革中指出的一個未來的方向。”
傳統基金會的史劍道認為,一個真正以市場為主導、自由競爭的經濟體制將可以解決目前中國經濟嚴重失衡和貧富差距懸殊等一系列問題。
史劍道說﹕“你如果能允許更多競爭、特別是來自私營領域的競爭,允許人們自由地開公司,給小企業成長的機會,那麼經濟失衡的狀況就會減少。”
新右派的改革方案還包括放鬆政府對金融體系的管制,讓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有平等的融資機會。
紐約城市大學的夏明說:“中國老百姓他要解決他的命運和改變他的現狀,要縮小
貧富差距的最根本的出路,我認為就在於必須要有資本能流入民間,讓民間的個人能夠有機會獲得這些小資本,能夠自己創業,來改變自己命運。”
在新右派看來,他們所提出的改革方案並非是一個全新的方案,而不過是沿著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為中國設計的一條以香港和新加坡為效仿對象的國家指導型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他說﹕“香港和新加坡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自由貿易區的經濟模式,都是以市場經濟為主導地位的模式,都是在英國和美國自然法的體系下,以公民社會能夠自由存在,反對力量、多元力量能夠繼續存在的社會、政治體制。”
新右派批判胡溫當政十年未能深化改革,反而使國家權力空前膨脹,違背了鄧小平當初設計的改革路線。他們提出,要想回到鄧小平設計的路線上,就必須扭轉國進民退的趨勢,讓私企和外企能夠在傳統上被國有企業壟斷的領域與國企同場競技。傳統基金會的史劍道認為,中國的經濟改革必須要降低政府在經濟中的比例。
他說﹕“如果國家的角色不撤出的話,私營企業就沒有運作的空間。只有減少國家的角色,取消國企對市場的壟斷、取消國企固定的利潤額,流向國企的資本才能減少。必須要開放競爭,不僅僅是對高官家人開放,而是向所有人開放。有了真正的競爭,人們才能有錢賺,企業才會拓展業務,才會僱用新人。這樣才能走向繁榮。”
在大連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用“壯士斷腕”來形容本屆政府改革的決心,這本該讓中國的新右派感動歡欣鼓舞。但“壯士斷腕”也凸顯改革面臨的艱巨阻力。
據報道﹐李克強僅在籌劃成立上海自由貿易區這一項改革舉措中就遇到了來自利益集團的極力阻撓。
吳均華說﹕“作為總理、經濟方面的一把手,李克強有這麼一個認識。我相信,習近平總書記他們都應該有這個認識。這不是李克強一個人的決定。但是你光靠這麼一種決心,到底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