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快速整軍經武的步伐中,海軍艦艇也在迅速增加,第三艘航母剛剛下水。儘管美國海軍之強大仍足以稱雄世界,但美國造船和維修保養能力的嚴重不足。
“如果我陷入衝突,我不得不同時修理多艘在激烈交鋒中受損的艦船,我沒有足夠的能力。”美國海軍艦隊司令部(US Fleet Force Command)司令達里爾·考德爾上將(Daryl Caudle)最近這樣說。“我沒有足夠的干船塢,也沒有足夠的造船廠來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僅有四座軍用造船廠,海軍艦隊的大量維修保養必須依靠民間商業船廠,然而在全球化工業大轉移、國內政策變化等種種因素的衝擊之下,美國造船工業的規模幾十年來持續大幅萎縮,要維護支持一支龐大的海軍在和平時期就已力不從心。
“美國政府問責局”今年2月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美國的大部分潛艇都無法按時完成維護。這一負責調查、監督聯邦政府的部門在向國會眾議院武裝委員會的報告中說,他們發現在2015財年至2020財年期間,海軍潛艇按時完成維護率僅為46%,在414艘需要保養、維修等的潛艇中,只有191艘按時完成了,總計延遲高達2525天。
該局在2016年開始就曾經多次指出過相同的問題,警告說私人承包商和美國海軍造船廠已經難以按時完成必須的保養維護任務。
美國海軍中將約瑟夫·託法洛(Joseph Tofalo)曾透露說,大量積壓的維修工作可能會使相當於15艘潛艇閒置長達數月之久,這意味著前沿部署部隊的潛艇數量減少。
另一個政府部門“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指出,缺乏技術工人是海軍的一大難題。這一為國會兩院提供專業分析的無黨派部門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悲觀地預計,海軍將在未來30年內都將面臨維護延誤的問題, “CBO預計每年平均勞動力短缺4.6%——也就是說,海軍將需要比造船廠提供的勞動力多295,000天的勞動力。這一數額大致相當於每年為弗吉尼亞級潛艇完成所需的勞動天數。”報告中寫道。
報告說,導致延誤有多種原因,但主要需求超過勞動力供應以及造船廠基礎設施能力不足。
美國目前僅有的兩家造船廠能夠建造核動力艦船。通用動力電船公司(General Dynamics Electric Boat)只建造潛艇,而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旗下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 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也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
“美國海軍艦艇製造商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他們有建造更多船隻以替換老化船隊、進行維護等的訂單,但他們無法找到和招募在商業航運部門工作的工人。”美國傳統基金會的海軍事務資深研究員布倫特·薩德勒(Brent Sadler)說,這些公司不得不到非航運行業、例如海上石油產業去招例如焊工等技術工人。
美國國防部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的造船業在2000年之後流失了約兩萬名技術熟練工人,而且這方面的缺口還在繼續增加。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去年11月的一篇報告指出,負責美國海上運輸能力的“海事管理局(Maritime Administration,or MARAD)”資金嚴重不足,船隊老化,很可能無法勝任維持美軍後勤運輸。兩位作者傑里米·格林伍德(Jeremy Greenwood)和艾米麗·米萊泰羅(Emily Miletello)提醒說,“讓我們記住,太平洋地區的任何衝突都不會僅靠海軍來維持,我們的地面部隊既依靠軍方、也離不開民用海運能力在國外作戰。”而靠從盟友那裡購買二手外國船不是個辦法,也不是長久之計。
供應鏈諮詢公司、北美貨運市場的數據提供商“貨運波浪(freightwaves)”在一篇文章說,美國目前只有四家建造大型遠洋商船的船廠,整個商業造船業面臨幾乎消失的慘狀。
不過在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的造船業仍具有相當的韌性,仍能造船世界上最先進的船。美國造船廠商理事會(Shipbuilders Council of America)說,目前美國私營造船和維修行業仍創造了40多萬個高技能就業機會,建造了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船隊。這一代表美國造船業的全國性貿易協會的主席馬修·帕克斯頓在給美國之音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他並不認為美國商業造船業在衰退:“事實上,該行業為某些特定市場和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例如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液化天然氣集裝箱船,並設計和建造為新的用於海上能源開發項目服務的船舶。”
帕克斯頓指出,政府和民間商業造船業之間共享的美國的獨創性令美國在未來造船能力方面獨樹一幟,像中國這樣的國家,靠政府提供大量補貼來操縱全球造船市場,而美國造船業在擔負起維護國家安全重任的同時沒有政府的大量補貼。
國旗的背後
2013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邁阿密港口就振興美國製造業發表演說,白宮先遣隊在其身後背景是巨型龍門起重機上懸掛了一面巨幅美國國旗,以凸顯振興美國製造業的決心。然而,突如其來的一陣大風將國旗掀落,露出了背後意在用星條旗蓋住的兩個巨大的中文字-- “振華”和英文“中國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縮寫ZPMC。
這一或具象徵意義的意外一幕頗令分析人士痛心地揭示了在製造業領域美國的衰落和中國的振興。
造船曾是巴爾的摩最大的產業,但如今該市所有的船廠都已倒閉。巴爾的摩工業博物館的歷史學家傑克·伯克特(Jack Burkert)說,毫無疑問,這不僅僅是一種局部現象——它反映了世界範圍內的經濟變化。他對美國之音說:“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美國的去工業化,也更是一場工業化大遷移。”
振華重工是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機械重型裝備製造商之一,該公司曾承建了美國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在美國8個主要城市設有辦事處。美國最大的、可一舉抬起航母的浮動干船塢就是從這家上海公司進口的,甚至美國海軍也可能用到了這家公司的設備。據美國海上運輸和物流服務公司Foss提供的消息引進這一巨型設備的位於俄勒岡州的造船廠威哥工業(Vigor Industrial),該造船廠是美國海軍艦隻的定點幹船塢,尼米茲、卡爾文森號航母等十多艘美軍艦船都曾在這家船廠進行維修保養。
二戰期間,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造船工業,僅在從1941年到1945年的六年的時間裡下水了驚人的122艘6個不同級別的航母。除了航母、驅逐艦、護衛艦、巡洋艦等以外,美國還建造了大量的民用商船。僅以當時的“自由輪”計劃和巴爾的摩市的伯利恆-費爾菲爾德造船廠為例,這一早已倒閉的船廠從1941年到1945年的四年中共生產了385艘自由號系列貨輪,以及94艘更大、更快的“勝利”輪,和45艘兩棲登陸艦。
那是一個美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為龐大的海軍和商業船隊、星條旗在船頭高高飄揚在各大洋的時代。如今茫茫大海上零零星星地沒飄著幾隻美國船。據美國交通部所屬的“交通統計局”(Bureau of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s,)公佈的數據,目前世界上懸掛美國國旗的貨船隻占區區0.4%(不是4%)。
伴隨著美國造船業迅速衰落的是中國造船業的迅猛崛起。
美國國防部在2020年提交給國會的中國軍力報告中列舉了幾個中國與美國持平、甚至超過美國的領域,其中首先提到的就是造船。報告說:“按噸位計算,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國,並且正在增加造船業所有海軍級別的產能和潛力。”
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透露,中國去年有10種主要船型新接訂單量位居世界第一,預計今年中國的造船完工量將超4000萬載重噸。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只提供了到2020年為止的中國造船數據。該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大型遠洋船舶的年造船量為1000多艘,而美國僅約10艘左右。
“重要的是,美國的政治、軍事和金融/工業領導層要認識到,現在迫切需要對美國本土控制的造船能力進行重大投資,”哈德遜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克里斯托弗·奧迪(Christopher O'Dea) 說。奧迪正在撰寫一本有關中國國有航運公司如何滲透到美國等國家的海運物流網絡中。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美國不僅要建造軍艦,還要建造一支遠洋大型商業貨船船隊,以確保一旦中國利用其商業海上力量實施禁運或配給,美國的基本消費品的供應不會中斷。
他指出,雖然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的建造和下水廣為人們所關注,“但令人擔憂的是,幾乎沒有人認識到中國正在建造的液化天然氣動力集裝箱船就在該航母旁邊,這些在衛星圖像和中國官方照片中清晰可見,這對美國及其盟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本星期三(22日),中國船舶集團滬東中華造船廠交付了一艘可一次裝載24000多只標準集裝箱的世界上最大的超大型集裝箱貨輪,這艘據稱中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巨無霸”總長399.99米,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還長。
布魯金斯學會的格林伍德也對美國之音說,相對對中國003航母的大量關注來說,有關這艘世界上最新、最大的貨輪的報導寥寥無幾。
他說,美國應重新喚醒商業海上力量,與海軍相輔相成,“因為僅有兩者之一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