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美中兩大之間亞太國家難為小 美結盟抗中戰略亟待彌補疏漏


印太美軍司令約翰∙阿奎利諾(左)海軍上將在美國海軍一架飛臨南沙群島上空的P-8A“波塞冬”偵察機上觀看中國在人工島上建造的建築物的視頻。(2022年3月20日)
印太美軍司令約翰∙阿奎利諾(左)海軍上將在美國海軍一架飛臨南沙群島上空的P-8A“波塞冬”偵察機上觀看中國在人工島上建造的建築物的視頻。(2022年3月20日)
美中兩大之間亞太國家難為小 美結盟抗中戰略亟待彌補疏漏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2:50 0:00

本星期,韓國罕見地有兩個高級政府代表團同時在美國訪問。經貿代表團在華盛頓就韓國所稱的貿易不公進行交涉,與此同時,韓國國家安保室室長金聖翰則在夏威夷印太司令部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等討論加强两國的地區安全合作。

美國最近通過的《通脹削降法案》在韓國引起不滿,認為該法案將導致韓系汽車今後數年在美國市場上處於競爭劣勢。此次爭議正值韓國新政府大力加強與美國的安全聯盟、美韓價值同盟重新崛起之際。“難道價值可以共享,利益就不能共享?”韓國《中央日報》的一篇評論說。

自拜登政府執政以來,美國將團結盟友及夥伴共同抗衡中國作為其核心戰略,到目前為止,這一戰略雖然取得了相當的成功,但分析人士指出,該基本國策主要基於價值觀,缺乏經貿領域的戰略配套。

“華盛頓的許多專家都擔心(聯合盟友戰略)經濟部分不夠強大,” 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安德魯·楊(Andrew Yeo)說。“在經濟、經濟支持方面,它並沒有給亞洲國家太多可以依靠的東西。”

美國將於下星期主辦“印太經濟繁榮框架”(IPEF)部長級會議。今年5月啟動的“印太經濟框架”被認為是要彌補印太戰略在經貿方面的短板,但該框架不包含關稅減免與市場准入等優惠政策。

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國項目和戰略計劃主任斯科特·摩爾(Scott Moore)說,“顯然,IPEF 是為了解決這種相對疏忽的問題,但即使是它的許多支持者也會同意這只是一個部分解決方案。”

布魯金斯學會的亞洲問題專家安德魯·楊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美國在竭力團結其他國家的同時,既沒有擴大市場准入,也沒有新的自貿協定,而且,在目前美國國內的政治環境之下,“貿易是政府不想觸及的問題。”

他說,他最近走訪了亞洲一些國家,人們對美國在這個框架中沒有提供什麼實惠感到失望,但新加坡、越南、韓國這樣的很多國家都同意至少參加進來,“因為他們知道,眼下這也就是他們能得到的最佳協議了。”

《紐約時報》最近的一篇報導說,隨著亞太衝突風險加劇,美國盟友正面臨艱難選擇。報導說,今年,美國高級官員對亞洲的訪問更為頻繁,致力於擴大夥伴關係,但亞洲仍然普遍對美國的決心懷有疑慮。儘管亞洲國家提出了請求,對自由貿易的反彈使得共和黨和民主黨領導人都不願推動在該地區達成任何宏大的貿易協定。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這是一個明顯的“疏漏”。

分析人士說,這一疏漏導致很多國家在美中之間、在經濟和安全利益之間游離,妨礙了美國聯合盟友抗中政策的有效性。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摩爾對美國之音說,最近有關這一缺陷最近明顯的一個例子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最近的台海危機,七國集團發表了一份聲明支持台灣和美國立場,而很多發展中國家則拒絕發聲。

儘管受疫情、與中國經濟脫鉤的呼籲等等影響,中國最近公佈的一系列官方數字顯示,中國今年和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繫仍在進一步加強,其中上半年中國對主要貿易夥伴的進出口均保持增長,對東盟、歐盟、甚至美國的進出口分別增長了10.6%、7.5%和11.7%,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則大增長、17.8%。

中國進口必須擁有的原產地證書被認為是對預測外貿易的晴雨表,中國本星期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簽發了270多萬個,所簽金額同比大增20%多。

美國企業研究所外交與國防政策研究主任科麗·舍克對該報說,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沒有拿出美國亞洲盟友一直渴望的貿易和經濟政策,以減少他們對中國的依賴。她說,“兩屆政府都在某種程度上將中國問題過度軍事化,因為他們都解決不了經濟層面的問題。”

《政治風險雜誌》(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出版人安德斯·科爾(Anders Corr)說,拜登政府廣結盟友以抗衡中國和俄羅斯這一基本國策雖然是爭取的,但是“問題是,我們所有的國家,甚至是民主國家,仍然有很大的動力專注經濟收益。”

韓國《中央日報》的署名評論文章說,美國的《通脹削降法案》“再次喚起了國際關係一個平凡卻冷靜的真理。在國家利益面前,價值只是名分而已”。

兩極化格局和二元化趨勢

德國一家智庫最新的跨國調查發現,傳統西方營陣以外的一些國家在不同領域上分別向中國和美國靠攏。墨卡託中國研究所(MERICS)邀請了來自孟加拉、智利、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肯尼亞、尼日利亞、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8個國家的專家一起對美中兩強對抗進行深入分析。這項研究發現,一個普遍的趨勢是,這些國家傾向於把美國作為安全夥伴,把中國作為經濟夥伴。

隨著中國崛起和美中博弈日趨激烈,人們擔心會出現類似冷戰時期世界兩大陣營的激烈對峙局面。然而,在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相對於冷戰時期地理上壁壘分明的兩大陣營現象,人們看到更多的是,很多國家在各自內部的戰略選擇被認為奉行了經濟上離不開中國、安全上靠美國的二元格局政策。

就在韓國派團前來美國抱怨美國不公平待遇之前一天,韓國與中國達成一項加强两國經濟關係、共同進軍第三國市場備忘錄。中韓雙邊貿易額去年達到了3600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8年位居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國。

清華大學《國際政治科學》的一篇論文稱,認為在美中兩強博弈之下很多國家內部二元格局的觀點盛行已久。這篇題為“二元格局:左右逢源還是左右為難?”的論文指出,中國國內的這些研究大多認為,很多國家常常游離在中美之間,實行“兩面下注”。

曾凍結了中國一帶一路旗艦項目並對中國總理李克強稱不希望出現新殖民主義的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本星期對《金融時報》說,中國是馬來西亞和該地區的“大市場”,維持這種經濟關係至關重要。“中國是一個非常好的貿易夥伴。”該報本星期二的報導稱,馬哈蒂爾的言論凸顯東南亞國家面臨的困境,這些國家長期以來在安全上仰仗美國,在經貿上依賴中國。

中國問題專家摩爾說:“對於中國的發展中國家鄰國來說尤其常見的是,他們即想要美國的安全保障,也想要與中國建立經濟夥伴關係。在許多方面,這是相當合情合理的。”

《政治風險雜誌》的科爾對美國之音說,熱衷於中國產品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他說:“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國的盟友以及非盟友國家,都在試圖最大化各自國家的經濟利益。”

墨卡託中國研究所那篇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李愛玲(Helena Legarda)說,就眼前而言,這還並不是一個全球的普遍現象,但是這是一個趨勢,是一個現實存在的事實。她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 “問題在於,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隨著中美地緣政治競爭的加劇,這種試圖在中美之間不選邊站隊、並試圖從雙方中獲得最大利益的做法是否能持續下去?”

在曾經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和她的幾位前任與中國基本上一直保持有良好關係,德國似乎常常在美中之間扮演建設性的中間人的角色,然而在新政府執政之後,這一傳統出現明顯改變,執政三黨的領導人在各種場合都堅稱德國外交是基於價值觀的外交,政府的聯合執政協議雖然沒有直接點名中國,但強調說,德國的國際政治“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密切協調,對國際規則破壞者持明確(反對)態度。”

儘管有這樣的表態,德國《奧格斯堡匯報》最近的一篇評論說,即使台海發生衝突時,如果德國要想保其繁榮,也不可能加入對北京的製裁。這篇題為《德國別無選擇,只能忍受中國》的文章指出,德國對亞太地區的出口約有一半是流向中國的。

路透社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德國經濟在2022年上半年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大幅增加,今年1月至6月德國在中國的投資額約為100億歐元(約100.9億美元),遠超過此前62億歐元的投資額峰值記錄。研究報告的作者馬特斯( Juergen Matthes)指出,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遠高於中國對德國的依賴,而且“中國市場和短期利潤似乎太有吸引力了”。

早競選期間,作為候選人的尹錫悅就曾多次發表對華強硬言論,他曾在美國《外交》雜誌上發表文章稱,“構築堅固的韓美同盟就是鞏固韓國外交的中心軸”。然而,從芯片聯盟到薩德導彈系統,尹錫悅正面臨似乎是兩大之間難為小的窘境。

美國在今年3月向韓國、日本和台灣提議建立的芯片供應鏈協商機制,韓國既很難拒絕美國的提議,又十分不願意得罪中國。韓國政府至今遲遲沒有作出決定,目前僅決定參加有望本月底或下月初舉行的這一芯片四方聯盟預備會議。

這種矛盾的二元現象甚至也反映在民意調查當中。韓國多份調查顯示,民眾對中國的好感越來越低,《東亞日報》和韓國國際交流財團(KF)、成均館大學中國研究所共同委託輿論調查機構上星期的一項調查發現,韓國年輕人對中國頗為反感。在這項對20歲至39歲人的調查中,“完全沒有好感”是0分,“非常好感”10分,對中國的好感度僅為2.73分,遠遠低於美國(6.76分)和日本(3.98分)。此前民調公司韓國研究(Hankook Research)和韓國新聞雜誌《SisaIN》的聯合調查也顯示,韓國反華情緒如此之高,以至於中國已取代了前殖民統治者日本,成為韓國人最不喜歡的國家。

然而,在另一方面,在韓國《中央日報》上星期發布的另一份調查中,近44%的受訪者認為經濟合作是韓中關係的最佳方向。

繼本星期訪美的兩個代表團之後,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安德根下星期也將前來美國訪問,出席舉行“印太經濟框架”(IPEF)部長級會議。韓國媒體報導說,他將再次與美方舉行高層磋商,討論《通脹削減法案》給韓企帶來的影響。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