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中,農業一直是首選武器。
中國本周宣布,將暫停從美國進口農產品,並不排除對美國農產品加徵關稅,這將進一步提高貿易壁壘,打擊在2016年大選中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中西部選民。
同樣涉及農業。特朗普上週四表示,將對價值約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新關稅,原因之一是北京沒有兌現購買大量農產品的承諾。貿易協議的前景驟然暗淡。
美國農業局聯合會主席杜瓦爾(Zippy Duvall)在一份聲明中說:“中國宣布不從美國購買任何農產品,這對成千上萬已經在艱難度日的農民和牧場主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農業受創
在過去18個月裡,美國農民不斷受到大宗商品暴跌、惡劣天氣和關稅的影響。農業局聯合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對中國的農業出口同比下跌20%。
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需求對美國農業來說意味著巨大的商機。從2009年至2017年,中國是美國農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僅次於加拿大和墨西哥。2017年,中國買家進口了195億美元的農產品。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李明昊告訴美國之音:“作為人口最多、收入增長最快的國家,中國未來將進口更多的農產品。美國農民在貿易戰中付出的最大代價是失去進入這個快速增長市場的機會。”
李明昊去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取消所有貿易壁壘,美國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額有望增加至530億美元,是2014年頂峰時期的兩倍多。
中國進口的美國農產品主要是大豆、乳製品、高粱和豬肉,這些產品都極度依賴出口市場。中國購買了美國約60%的大豆,但截至6月1日,美國大豆庫存達到創紀錄的4900萬噸,價格自貿易戰爆發以來下跌了9%。
美國豬肉是一個64億美元的出口市場,出口總量佔總產量的25%。非洲豬瘟使中國的豬群大量死亡,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然而,中國對美國豬肉的關稅是62%,這大大減少了美國豬肉的銷售。
美國全國豬肉生產商協會通訊主任甘茨(Rachel Gantz)告訴美國之音:“我們繼續重申結束與中國的貿易爭端的重要性,以使美國豬肉生產商能夠重新獲得競爭的機會,更充分地參與歷史性的銷售機會。”
競選機會
儘管中國對飛機、機械、電子等高科技產品的進口值比農產品大,但中國卻沒有對這些領域發出類似威脅,而是將農業進口作為貿易戰的首要武器,因為相比之下,農業的可替代性更強。
在經濟影響以外,中國的禁令還追求最大限度地擴大政治影響。特朗普毫不掩飾地強調農產品貿易的重要性,中西部穀物產區的搖擺州對特朗普的支持是他在2016年大選中獲勝的關鍵。在5月談判破裂以前,美方談判代表一直堅持將加大農業採購納入協議。
伊利諾伊大學農業和消費經濟學系教授戈德史密斯(Peter D. Goldsmith)告訴美國之音:“中國減少進口美國大豆的政治影響遠小於對總統大本營的影響。中國可以從南美找到充足的進口。從全球來看,大豆並不短缺。”
特朗普週二再度表示將保護美國農民免受中國禁令的傷害。他說,有需要將提供更多援助。
“偉大的美國農場主知道中國無法傷害他們,因為他們的總統跟他們站在一起,並且做了其他總統不會做的事,而如果有需要的話,我明年還會照作,”特朗普在推特上寫道。
今年5月,白宮開始推出160億美元的聯邦援助計劃,這是自2018年以來對農民的第二次補助。但美國農業局聯合會主席杜瓦爾表示,美國農民不可能永遠依靠援助,他們更希望談判代表能夠盡快達成協議。
中國商務部周二暗示,貿易談判進程與恢復農產品採購相關,“中國市場容量大,進口美國優質農產品前景光明,但希望美方認真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達成的共識,言而有信,落實承諾,為兩國農業領域合作創造必要條件。”
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禁令的持續將加大特朗普政府的壓力。有專家指出,如果貿易談判如期在9月重啟,特朗普在競選壓力下可能會同意一份集中於農產品採購的協議,致使美方要求中國做出長期結構性改革的訴求再度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