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月底將在北京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試圖通過廣邀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國家的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背書,以消除西方國家對該倡議的批評,包括可能的“債務陷阱”、不透明,以及中國的影響力等。有學者認為,消除西方國家的疑慮,中國要增加項目的透明度,合規經營,加強同第三方的國際合作,降低對安全和戰略現實考慮的期待。
中國將於本月底在北京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次會議被認為是中國2019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
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主管這次高峰論壇的籌備工作。他3月29日在接受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和《中國日報》採訪時稱,“一帶一路”倡議在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為國際合作開闢了新方向,傳遞了信心;為世界經濟增長挖掘了新動力,開闢了新空間;為各國關係發展搭建了新平台,提供了新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指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的兩項合作倡議:“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楊潔篪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和熱烈響應,目前已經有124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儘管中國宣稱,“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在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國際合作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成果超出預期,“一帶一路”倡議受到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的詬病,稱“一帶一路”倡議是“基礎設施形象工程”,導致一些參與建設項目的國家落入“債務陷阱”。西方國家的批評說,“一帶一路”項目帶來腐敗,缺乏透明,對環境造成影響。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說,中國公司對參與“一帶一路”項目建設的有些國家的投資不切實際,超出這些國家的發展水平和償還能力,導致一些國家尤其是在其政權發生更迭以後,如馬來西亞和馬爾代夫等,必須要重新評估或取消上屆政府同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建設項目。
他說:“沒有那麼多國家需要那麼多基礎設施建設,他們有一些港口和鐵路就不錯了,(中國)還要他們做高鐵,這有點超出他們的負擔,因此欠了一大堆債,導致國家的名譽或者聲望受影響,甚至外交政策都可能受中國大陸的影響。”
中國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峰教授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初始動機是利用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優勢,充足的外匯儲備,轉移和釋放中國製造業的產能過剩。
不過,一些西方國家認為,這是中國以經濟合作戰略為名,要獲得地緣戰略的實質性影響,挑戰美國的全球影響力。
朱峰教授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之所以招致西方國家的批評,主要原因和問題有三個方面。
朱峰教授說﹕“首先,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很多中國國營企業沒有做好準備,如何去海外招投標,去投資,去建設。這些國營企業在中國環境下做的基礎設施工程拿到海外去,就會有很多的問題,包括透明度不夠,合規程度不夠等等。另外一個方面,就是中國政府也有一個忽視。任何大國對外任何商業擴張計劃,一定會遭到其他國家從安全和戰略上的抵制和猜忌。中國一開始沒有對這個概念做很好、全面的評判和評估,至少要姿態低一點,政治上要低調一點。”
朱峰教授說,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倡議,在國內也引起很大爭議。他說,中國國營企業為了獲得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國有金融機構大量的對外發放貸款,甚至提供低息或贈款等。他說,“過度的撒錢”,讓外界質疑中國的金融能力和財政能力是否能給第三世界國家更多的財務支持和擔保。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說,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建設,目前也面臨是否有充裕的資金,讓參與國共襄盛舉。他說,資金的取得和分配做的公開、透明,才能打消外界的猜忌或擔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對意大利進行了訪問。期間,中國和意大利簽署了“一帶一路”倡議備忘錄。楊潔篪說,中國和意大利備忘錄的簽署“為這一合作進程提供了新的動力”。
意大利是由發達國家組成的“七國集團”中第一個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的成員。
在意大利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之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我們感到很難過,因為我們認為這些國家的人們最終會輸。”
蓬佩奧說,這些國家眼下可能會感覺很好,認為獲得了廉價的產品,或建造了成本低的橋樑或公路。但歸根結底,項目附帶著政治成本,其通常將大大超過你獲得的經濟價值。
朱峰教授說,意大利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在西方國家中是個重要的突破。他說,意大利的經濟增長緩慢,急需外界向意大利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意大利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是意大利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但是,在意大利之後,是否還會有其他七國集團成員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朱峰教授對此抱持疑問。不過,他認為,“這開了個好頭”。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說,中國要打消其西方國家的疑慮,必須要讓意大利在參與“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中嚐到甜頭,得到好處。
他說:“中國大陸要讓大家解惑釋疑的話,就是要把意大利參與建設項目的工作做好,真的貫徹下去,真的讓意大利也能賺到錢。那麼別的歐洲國家也都會來。”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日前在談到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時說,只要條件合適,他並不反對“一帶一路”項目。他說,“如果你在這些建築工地上不僅能看到中國工人,而且也能看到歐洲工人,那麼這一切都是可行的。”
梅新育博士是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員,他對中國和西方國家圍繞“一帶一路”開展合作抱持“樂見其成”,也看好未來的發展前景。他說,中國和意大利簽署“一帶一路”合作項目,讓他想到《史記》中的一句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他說:“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雖然有負面的人,製造負面的輿論,但是,“一帶一路”倡議良好的初衷和效果,其他國家遲早總會認識到的,願意參與的。”
在西方國家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批評和詬病下,中國政府認識到推動“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必須要走深、走穩、走寬。
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說,那些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的地緣政治工具、可能給有關國家製造債務陷阱等,是對該倡議缺乏客觀、公正認識。他說,“‘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透明的,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駕於人的強買強賣。”
楊潔篪說,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國家,“都是平等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他說,沒有一個國家因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而陷入債務危機,相反,很多國家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合作,走出了“不發展的陷阱”。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峰教授認為,中國政府要消除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疑慮,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他說:“一帶一路項目的工程,要加強同第三方合作,和國際企業、國際公司共同合作,未來一帶一路的發展,應該是個共同的國際商業的合作進程。”
朱峰教授說,消除西方疑慮的另外一個方面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與的建設中,在獲得當地政府支持時,要增加運作的透明度,合規經營。
他說:“'一帶一路'實施的過程中,經濟的合作,不可能完全要出於安全和戰略的現實考慮,北京自己要在這方面降低期待。合作最重要的目的是你情我願,而不是簡單地說,'我給你個大桃子,你吃吧'。這反而會讓人疑慮很大。”
朱峰警告說,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初衷很好,但政府千萬不要把這個項目做的兩面不討好,一方面中國老百姓擔心政府在海外大撒錢,另一方面讓美國感覺中國的地緣戰略目標很明顯。
儘管中國試圖安撫或消除西方國家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疑慮,美國日前表示,今年將不會從美國派遣高級官員與會。美國2017年曾派遣白宮負責亞洲事務的高級官員波廷格出席了第一屆“一帶一路”峰會。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4月2日說:“我們繼續關注不透明的融資方式、糟糕的治理、以及對國際接受的慣例和標準的無視。”
路透社報導說,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將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勒德里昂說,他們希望“在那裡與中國合作過程中要確保歐洲的利益。”
據悉,俄羅斯總統普京、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和柬埔寨首相洪森等中國的盟友已經確認將出席。
中國尚未公佈所有將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外國領導人名單。論壇的舉辦日期尚待中國官方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