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出台“九不准” 分析:清零破功 中共急於洗白兼甩鍋


人們在北京的央視大樓旁排隊等候進行新冠核酸檢測。 (2022年5月18日)
人們在北京的央視大樓旁排隊等候進行新冠核酸檢測。 (2022年5月18日)

中國國務院在下達“九不准”命令後,有中國媒體以“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層層加碼”為題發表社論。中國法律學者趙宏日前也在媒體發文,質疑常態化核酸檢測有許多於法無據的作為,屬於懲罰的濫設和濫施。該文迅速登上媒體點閱率排行榜冠軍,但幾天後卻被撤下。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外界據此做出經濟壓倒清零、反習派略勝一籌等聯想,那是過度解讀了,在共產黨密不透風的極權控制下,中國甚至要出現挑戰清零政策的“輿論”都還稱不上。

中國中大型城市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後,中國國務院6月5日發布了“九不准”命令,表示在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的前提下,要堅決防止疫情防控措施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等現象。

“九不准”包括:“不准隨意將限制出行的範圍由中、高風險地區擴大到其他地區”、“不准對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採取強制勸返、隔離等限制措施”、“不准隨意延長中、高風險地區及封控區、管控區的管控時間”、“不准隨意擴大採取隔離、管控措施的風險人員範圍”、“不准隨意延長風險人員的隔離和健康監測時間”、“不准隨意以疫情防控為由拒絕為急危重症和需要規律性診療等患者提供醫療服務”、“不准對符合條件離校返鄉的高校學生採取隔離等措施”、“不准隨意設置防疫檢查點,限制符合條件的客、貨車司乘人員通行”,以及“不准隨意關閉低風險地區保障正常生產生活的場所”。

九不准提出的背景

旅美時評人蔡慎坤。 (蔡慎坤提供)
旅美時評人蔡慎坤。 (蔡慎坤提供)

旅美時評人蔡慎坤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國務院提出“九不准”的背景,很大程度上跟5月25日召開的穩住經濟的十萬人大會有關。因為如果中國再不拯救經濟,持續強制清零到處封城,將會為社會帶來很大的災難。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這次會議上表示,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來,就業、工業生產、用電、貨運等指標明顯走低,比2020年疫情嚴重衝擊時還大。他說,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疫情防控需要財力物力保障,保就業保民生防風險都需要發展作支撐。中國當前正處於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務必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實現合理增長和失業率盡快下降,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蔡慎坤說:“我覺得國務院從拯救經濟的角度來出台一些政策,雖然有些晚了,但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郭應哲有其他看法。他認為,中共過去曾宣示動態清零不猶豫、不動搖,也曾說過與病毒共存是錯誤思想,現在又出台所謂的“九不准”,之所以會如此反反覆覆,看似矛盾衝突,其實是因為清零破了功,中央急於洗白兼甩鍋。

洗白兼甩鍋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郭應哲。 (郭應哲提供)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郭應哲。 (郭應哲提供)

他對美國之音說:“清零可能破功了,但是為了喜迎二十大以及為上海封城的政策開脫,所以用九不准來為清零洗白。另外就是說,找台階下,甚至更可能就把這個責任甩鍋給江派。”

外界有一些評論認為,“九不准”與“清零政策”的背後,一方是以李克強為代表的“救經濟派”,另一方則是以習近平為代表的“清零派”,並據此認為,習近平的權力很可能已經出現裂痕,又或在經濟壓倒清零下,反習派略勝一疇。

不過,郭應哲認為,不但沒有所謂的“李上習下”,也沒有西方媒體所言的“雙軌並進”,如果從政治權謀的角度來看,李克強甚至可能只是被習近平利用來洗白、甩鍋的棋子。

李克強的緊箍咒

他說,共產黨是槍桿子出政權,中國近來大力擴張軍力,解放軍經費增加,習近平普遍獲得軍系支持。日前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才公開宣示效忠習近平,所以習近平手握的槍桿子目前還看不出有什麼破綻,李克強要想在槍桿子上比習近平獲得更多主導性的機率很低。

其次,就“出身論”而言,李克強是團派出身,很難打進太子黨家天下的這種共產黨領導文化里頭,因為對那些紅二代的太子黨來說,他們認為,天下是他們“老子”那一代打下來的,團派是技術官僚,只是一個“打工仔”,無論技術再如何高超,終究不是一個當家作主的人。

郭應哲說:“這是他們(共產黨)的DNA,第一、槍桿子出政權,第二、出身論,這個就是孫悟空的緊箍咒,把李克強緊緊地箍住了,所以事實上,我還滿替李克強擔心的,我想他能夠安全下莊(卸任)就不錯了。”

中央與地方不一致

住在北京的南華早報前總編輯王向偉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認為,“九不准”的措辭嚴厲,說明北京當局對於當前抗疫過程中過度的封控措施所造成的消極影響,越來越擔心。自年初以來,特別是過去兩個多月上海封城期間,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強硬的封控措施表達憤怒和不滿,經濟也造成日益凸顯的負面影響。在此背景下,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出台的“九不准”,可以說是當局對社會的積極回應。

南華早報前總編輯王向偉。 (王向偉提供)
南華早報前總編輯王向偉。 (王向偉提供)

王向偉說:“但是,當大家仔細看看這些禁令,不難發現沒有一個條例是新的。”

他表示,過去兩年裡,中央官員時常警告地方政府要堅決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但是收效甚微。比如《內蒙古日報》6月7日還報道,內蒙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王莉霞仍要求以“殺雞用牛刀”的方法來部署防疫。

王向偉表示,許多地方出現防疫過當的原因很多,但主要還是跟中央堅決清零有關。有些官員因為所管轄的地區出現散發疫情而被罷免,但似乎很少有官員因為採取過度管控措施而丟官,這是造成當前困難局面的主因。

學者批評再被禁言

在中國國務院下達“九不准”命令的同一天,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趙宏在澎湃新聞發表“關於常態化核酸檢測的法律問題”文章,直指各地政府不能為了謀求速效就無限度、高頻次地進行全員核酸檢測,無限擴張對《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0條的解釋必然會導致處罰的泛化。

文章還說,在最嚴核酸令中,除不當拘留、罰款外,有些甚至祭出納入失信懲戒名單,或要未參加核酸檢測的市民在當地媒體上“承認錯誤”。文章說,如果拘留罰款是限制當事人人身自由、剝奪其財產權利,而納入失信懲戒名單甚至是在媒體上公開曝光,就已經屬於對個人聲譽的嚴重毀損。如此嚴苛的懲戒,既沒有法律依據,也貶損個人的人格尊嚴。

趙宏的文章一出,隔天立即登上澎湃新聞單日熱搜排行榜第1名。相比先前另一位法律學者童之偉也曾批評核酸檢測有諸多違憲而秒被禁言,有分析認為,中國的輿論風向有所改變,動態清零正在微調是好事。但實際上,趙宏的文章在不到三天後也被禁言。

趙宏的文章刊登後的隔一天,澎湃新聞也以“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層層加碼?”為題發表社論,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許多市場主體十分困難,“穩住經濟大盤”成為中央到地方各級決策部門的共識。讓人員流動起來,貨物暢通起來,經濟社會發展才能盡快恢復活力,似在呼應中國國務院的“九不准”。

形成輿論?

蔡慎坤說,清零政策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後,或許在民眾心中已經形成勞民傷財的共識,輿論捕捉到這個風向所以刊登討論 ,或也代表北京對清零政策存在分歧的意見,所以媒體願意站出來發出不同聲音。否則,以輿論仍牢牢掌握在官方手上來講,是連討論的空間都沒有的。

他並表示,雖然有輿論願意去討論清零是可喜的現象,但如果單純的從法律角度去質疑,其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在中共高壓統治之下,法律根本是無足輕重的東西,清零是一項必須達成的政治任務。

郭應哲則認為,中國學者、媒體對於清零的討論恐怕連形成“輿論”程度都不到,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極權政體,運用最新科技進行密不透風的控制和統治。中國國內對於共產黨更嚴厲的批評,其實一直都有,但很快就被“維穩”了。

他說,澎湃新聞是上海報業的一個集團,一般認為它比較是屬於江澤民派。但基本上,除非是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共喉舌提出對清零的質疑,否則其他論調都只是一些零星的看法,不構成真正的輿論,外界毋須過度放大來看待。畢竟,澎湃新聞仍是在中國維穩大勢底下的一個媒體,只能說是比較願意發出不同的聲音,但若碰到緊要關頭時,還是必須臣服於中共的霸權底下。

王向偉表示,中共二十大將在數月後召開,中國進入政治敏感期,很多對北京防疫變調或是習李內鬥的揣測來自人們內心不滿情緒的表達。但到目前為止,沒有跡象顯示習對政局的掌控出現問題。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