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新聞自由度全球倒數第二 駐華外媒記者:北京的傳媒環境令人窒息


資料圖 - 世界新聞自由日
資料圖 - 世界新聞自由日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RSF)發布的2023年《全球新聞自由指數》,中國的新聞自由度在全世界排行倒數第二,僅高於朝鮮。報告稱,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記者監獄,對記者的箝制越來越像朝鮮。多位駐華外媒記者也告訴美國之音,中國的新聞環境每況愈下,幾乎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因此,今年評比被下調,不令人意外。

中國新聞自由度全球倒數第二 駐華外媒記者:北京的傳媒環境令人窒息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9:33 0:00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6年做出“媒體姓黨”的宣示後,中國的傳媒環境即每況愈下。

中國新聞自由度排行179名 史上最差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RSF)5月3日發布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在全世界180個評比國家中,今年排行倒數三名者都是共產國家,分別是敬陪末座的朝鮮,其次是中國和越南。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位於台北的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édric Alviani)在5月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這是自2002年發布該指數以來,中國的名次跌至新低,令人震驚,代表中國的新聞自由度已嚴重惡化。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位於台北的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édric Alviani) (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李賢攝影)。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位於台北的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édric Alviani) (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李賢攝影)。

艾瑋昂說:“當然,這不代表中國的情況可以和北韓相提並論。北韓政權比中國政權封閉得多,但習近平主席壓迫新聞業的論述、邏輯和作法,每天都更接近北韓的行徑。”

艾瑋昂說,雖然中國對境內媒體的打壓和控制已經達到極端,但這麼惡劣的模式很難輸出至其他國家。即使是威權國家,也很難複製中國的監控模式。

RSF: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記者監獄

無國界記者組織東亞辦事處倡議專員白奧蘭(Aleksandra Bielakowsk)也在台北的記者會上表示,亞洲國家的新聞自由度都令人擔憂,尤其是中國。

無國界記者組織東亞辦事處倡議專員白奧蘭(Aleksandra Bielakowsk)
無國界記者組織東亞辦事處倡議專員白奧蘭(Aleksandra Bielakowsk)

白奧蘭說:“中國(較去年)下降了4個名次,現排行全球及亞太區倒數第二名。中國的新聞自由度從未跌至這麼低的水準,在此前提下,中國也持續名列全球最大的記者監獄,共關押114名記者。”

無國界記者組織指出,中國持續不當對待被關押記者,例如中國獨立記者黃雪琴被關超過500天,仍未受到公平審判,獄中更傳出遭受酷刑虐待,也無法與家人聯繫。此外,目前有三位外籍媒體人士因涉間諜罪而被關押,包含澳大利亞籍的前環球電視網主播成蕾、澳大利亞籍的政治評論員楊恆均和瑞典籍出版商桂民海。

白奧蘭表示,遭中共指控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或顛覆國家政權的中外新聞記者越來越多,他們被判處的刑期也普遍較長。

駐華記者:中國新聞自由呈懸崖式下降,令人窒息

針對中國的新聞採訪環境,一位因人身安全而不願透露姓名的駐華外媒記者告訴美國之音,中國近年來的新聞自由度呈“懸崖式的下降,幾乎到了一種令人窒息的狀態。”。因此,中國今年的新聞自由排行再下探,她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這位外媒記者說,過去能採訪的,現在都成了禁忌,例如街頭採訪,既便是非政治議題,只要一拿出麥克風,擺明是外媒,就可能遭舉報,或被公安驅趕。又例如,以往政府一出台政策,體制內的官員至少願意私下做點說明,以助外界了解中國的思維,但如今,多數體制內的官員都不敢和外國人或外媒交流,“很像我們想像中的朝鮮。”

她說,中共的監控強度近五年來尤其明顯,隨著習近平任期屆滿10年,權力達高峰的他對社會和黨內的管控越來越緊縮。而中共控制外國記者的最基本手段就是簽證,“它(中共)認為你不聽話、搗亂,就不續簽,你就沒辦法留在中國。”

根據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的調查,去年遭中國拒絕核發簽證的記者達五成。

中共天網監控外媒

這位位於北京的記者說,中共有各種手段監控境內的所有記者,包括透過微信、手機、辦公室或住家電話監視。她說:“我們無法得知,它什麼時候在聽,什麼時候不在聽,就得假設它時時刻刻在聽。”而記者朋友們聚會時,也有不明人士在外蹲點、拍攝、“威脅,讓你知道你是在被監控的,讓你去聚會的時候小心一點。”

她還說,外媒記者的中國朋友、聯繫人和受訪者也都可能遭到恐嚇,“他們特別會威脅這些在境內跑不掉的中國人,恐嚇他們、要他們刪除與你的聯繫方式,或者逼他們說,我跟你(外媒)說的內容全都不能用,不然你會很慘。”

雖然中國一直都有國安法,但她說,過去大家到處採訪,並未感受到任何威嚇,但現在紅線緊縮,不僅記者本身、受訪對象都可能面臨“洩漏國家機密”的指控,而且檢調抓人在先,證據調查在後,關押期間不僅禁見任何人,就連律師會見也可能難上天,“這就是最大招了。”

前駐華記者:中國社會集體噤聲,新聞難為

資料照:時任路透社記者的儲百亮(中)和時任美國之音記者的何宗安(右)與中國外交部官員馬朝旭交談。
資料照:時任路透社記者的儲百亮(中)和時任美國之音記者的何宗安(右)與中國外交部官員馬朝旭交談。

《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曾派駐中國長達24年,3年前他被迫離開北京,移居台北。他說,雖然人在境外,但仍持續關注中國議題,對外媒或中國記者而言,中國社會集體陷入一種噤聲的狀態,是最大的採訪困境。

儲百亮告訴美國之音:“我們外國記者在中國做採訪,最主要的因素,不是政府部門怎麼制定我們的工作環境,最主要的就是中國社會本身受到什麼樣的限制......過去很樂意接受採訪的,可能現在受到了限制,他們就不願意有接觸了。”

另一位因議題敏感、也不願透露姓名的外媒工作者也告訴美國之音,北京2020年驅逐美國三大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後,駐華外媒圈人人自危,大家行事也越趨謹慎。

這位現已轉駐台灣的記者說:“這幾年以來,真的(中國的)環境越來越緊張,越來越難挖出故事。我離開的那個時候,大家已經說,這已經退後到一個地步就是,我做不到什麼了。”

她說,除了施壓外籍記者,外媒聘僱的中國籍員工也飽受騷擾,導致明顯的轉行潮,年輕一輩視外媒工作為畏途,讓外媒頓失去在地支援。

FCCC報告:駐華外國記者飽受騷擾、監控

針對中國新聞工作者現況,駐華外國記者1981年於北京創建的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每年都會調查報告。根據該會3月發布的2022年調查報告,駐華外國記者在中國採訪遭遇了嚴厲的防疫封控、普遍的騷擾和持續的監控。

該報告稱,近半數的駐華外國記者去年曾遭當局以健康或安全理由拒絕進入某些地區,儘管記者向當局出示了“根據中國標準,沒有健康風險”的證據。

此外,38%的外國記者表示,至少有一名消息來源因與其互動而受到騷擾、拘留、傳喚訊問或其他負面的影響,2021年時,此佔比僅達四分之一。另有45%的受訪外國記者表示,他們的中國同事於2022年至少曾被施壓、騷擾或恐嚇過一次,此比例也高過於2021年的40%。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5月3日發布2023年《全球新聞自由指數》(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李賢攝影)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5月3日發布2023年《全球新聞自由指數》(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李賢攝影)

無國界記者組織自2002年起,每年針對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環境進行評估,以發布年度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報告。該指數透過5個指標調查、計算總分和排名,分別是政治環境、經濟脈絡、社會文化、法律架構及記者人身安全。

RSF報告:AI快速發展下,假訊息充斥

今年報告的主題聚焦於虛假訊息對新聞業的衝擊 ,RSF指出,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恐憑添虛假訊息問題的複雜性,例如AI程式Midjourney可自動生成難以辨別真偽的“假照片”,讓假訊息透過社群媒體的流通程度更加惡化,嚴重衝擊新聞產製業者。

根據今年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行前三名的國家分別是挪威、愛爾蘭和丹麥。其中,挪威連續7年蟬聯冠軍,第二名是首度進入前三名的愛爾蘭。 RSF的艾瑋昂表示,名列前茅的國家,其社會大多無法容忍利益衝突,因此,媒體顯少因屈服政治或收視壓力而改變新聞內容,讓記者有更獨立的空間產製報導。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