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提議與緬甸軍政府成立聯合安保公司,引起緬甸公民社會和專家的強烈批評。他們認為,此舉侵犯了國家主權,顯示軍政府沒有能力在廣泛武裝抵抗情況下保障安全。
根據《緬甸公報》11月8日的一篇報導,緬甸軍政府10月22日成立了一個由13名成員組成的委員會,負責審查中國提出的方案,並為合資公司起草諒一份解備忘錄。這個委員會評估了諒解備忘錄草案的後勤工作,例如進口武器和安全設備,同時確保這項計劃不會損害緬甸的主權或安全。
緬甸觀察家認為,這項提議可能是中國在10月18日駐曼德勒領事館遭炸彈襲擊後提出的,凸顯出北京對其在緬甸不穩定的政治環境中投資的擔憂日益加劇。
主權與安全問題
“中國在緬甸的首要任務是確保‘一帶一路’計劃的穩定,”一位緬甸學者表示,出於對在緬甸家人的安全考慮,他要求匿名。 “軍政府未能控制革命,迫使中國尋求替代措施,”他補充道。
這位學者解釋說,由於緬甸軍方起草的2008年憲法禁止在其領土上部署外國軍隊,因此在擬議的合資企業中提到一家中國“公司”,是一種“避免被指控軍事干預”的策略舉措。
“但公眾認為這是對主權的侵犯,甚至軍政府也會對如此明顯的中國參與感到不舒服,”他說。
這項建議顯示北京對緬甸軍政府維持控制和安全的能力缺乏信心。
政權缺乏控制
自2021年反對派宣佈“人民保衛戰”以來,中緬經濟走廊(CMEC) 下的中國項目,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面臨越來越大的威脅。
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研究員Kyi Sin表示:“國家管理委員會(SAC)和民族團結政府(NUG)的局限性危及了CMEC。”在他的論文《確保中緬經濟走廊安全:應對衝突和在公眾懷疑》中,Kyi引用了當地人民國防軍2022年1月對造價8億美元的達貢山鎳礦(Tagaung Taung)鎳加工廠的襲擊作為一個鮮明的例子。
美國和平研究所緬甸問題主任傑森‧托爾(Jason Tower)表示,緬甸軍方已顯示出控制力減弱的跡象。
緬甸第二大城市和主要商業中心曼德勒是10月18日發生攻擊的所在地。這次襲擊發生在白天,引發了外界對緬甸政權安全能力的質疑。中國迅速回應,表示“對襲擊事件深感震驚並予以強烈譴責”。
中國的平衡行為與日益嚴峻的挑戰
國際危機組織緬甸和孟加拉高級顧問托馬斯‧基恩(Thomas Kean)表示,自2021年政變以來,中國對緬甸的介入一直是微妙的平衡行為。雖然北京為軍政府提供了經濟、外交和軍事支持,但它也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和反對派團體保持關係,強調了其對維持穩定的戰略利益。
然而,隨著軍方失去對重要領土的控制,北京的做法也發生了變化。
“他們不想看到緬甸無序崩潰;他們感到不得不介入,”基恩說。 “這不是他們想做的事情。就像政變後的頭幾年一樣,他們真的在設法不要介入太多。我認為這是他們首選的立場。”
基恩解釋說,中國最近的軍事支持,包括提供戰鬥機,反映了它對軍政府無法維持秩序的擔憂。雖然這種介入旨在保護中國的投資和項目,但卻招致了緬甸民眾和抵抗組織的尖銳批評,使北京的立場更加複雜。
“軍方的控制有些脆弱,”基恩在談到軍政府時說道。
不堪負荷的軍政府部隊
東南亞安全專家、洛伊研究所研究員阿卜杜勒·拉赫曼·雅科布(Abdul Rahman Yaacob)博士強調了軍政府捉襟見肘的軍事和安全能力。
“軍政府部隊實際上已經不堪重負,”雅科布說。 “這就是他們尋求徵兵來支持人數的原因。但人數多並不意味著品質好。軍政府在南部、北部和邊境地區多條戰線上作戰。實際上,他們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他指出,衝突的動態發生了重大變化。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反對派或反叛組織能夠開始在城市地區活動,針對那裡的政府利益,”雅科布說。
複雜的未來
雖然軍政府無法提供安全保障凸顯了其控制力的減弱,但專家警告說,中國安全部隊的引入,可能會進一步使緬甸的政治格局複雜化。
“提議組成的聯合安全公司,對革命力量和民族武裝組織都構成挑戰,”這位緬甸學者說。 “反對派團體為這種情況做好準備至關重要。”
隨著不斷深化對緬甸的介入,中國不僅有可能疏遠民眾,也可能疏遠印度等地區大國。問題仍然是,北京能否在不進一步捲入緬甸衝突的情況下實現穩定目標。
“北京必須考慮其長期經濟利益與短期和中期支持軍政府的需要,” 雅科布說。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