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本星期簽訂海底光纜項目,澳大利亞政府出資1.37億澳元,正式將中國華為公司此前的競標方案排擠出局。
不過,華為此次出局不代表中資公司在海外建設電信工程就此止步。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中資企業正在全球搭建一條“數字絲綢之路”。
中國國有企業中國移動正在建設聯接中國和緬甸、尼泊爾和吉爾吉斯斯坦的多項光纜工程;華為去年簽下建設協議,將建設一條全長13000公里、聯接巴基斯坦、經由吉布提向北連接埃及、南至肯尼亞和南非的海纜項目;中國電信正在和多方洽談,參與跨北極海底光纜系統的建設,計劃連接芬蘭、挪威、俄羅斯和日本。
國際安全問題專家擔心,中國公司在通信領域的擴張可能幫助中國政府獲取情報。
“很多國家不得不接受這些協議,因為他們自己沒有錢建設通信光纜,但付出的代價之一很可能是中國政府獲取進入這些通信光纜的途徑,”美國情報事務專家毛文傑(James Mulvenon)對美國之音說。
專家認為,中國政府參與海底光纜的建設更應該引起外國警覺,中國政府可以輕易通過竊聽光纜傳輸的通訊獲取情報。
毛文傑說: “如果你看看二戰的歷史,世界上所有主要的情報部門都十分熱衷於竊聽海底電纜,以此獲取信息。這是有記錄可循的循的,”
他說:“如果你安裝了這些設備,竊聽通訊比你坐在潛水艇上打開光纜再來竊聽來得容易得多。這些企業在登陸站安裝線圈和其他設備,在這些地方蒐集海纜通訊會更容易。”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級研究員斯圖爾特·帕特里克(Stewart M. Patrick)日前撰文說,中國政府此前在加密技術中安裝“後門”,種種做法顯示,它在其他國家搭設光纜時也會採取類似的行動。
西方媒體今年三月報導說,非洲聯盟一些官員指責中國情報部門在夜間進入非盟總部大樓的計算機系統、將機密數據傳到位於中國的服務器上。中國公司2011年援建非盟大樓,資金幾乎全部由中國提供,國營的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是大樓的承建方。
毛文傑認為,中國的政治和法律環境讓中國公司無法拒絕中國情報機構或軍方獲取相關技術和服務信息的要求,中國的反恐法、反間諜法和網絡安全法要求電信運營商必須為中國情報部門獲取信息的要求敞開大門。
所羅門群島2016年曾與華為簽署協議,鋪設連接澳洲大陸的海底線纜,提升該地區互聯網和電話通信水平。但是,澳大利亞政府擔心具有中國背景的華為可能藉此掌握滲透澳大利亞的通訊基礎設施的能力。
澳大利亞2017年對所羅門群島政府表示,如果華為參與光纜建設,澳方可能不會給予這條光纜的“登陸”許可,並隨後提議為該項目提供主要資金。今年5月,澳大利亞Vocus公司獲得了這條4000公里長的光纜項目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