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名財經媒體《財新網》週五(4月1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製造業在疫情和俄烏戰爭的影響下進入萎縮狀態,印證了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四發布的該行業景氣狀況報告的結論。
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3月錄得的數據為48.1,較2月份回落2.3個百分點,創出了2020年武漢封城以來的最低點,也是過去兩年來最大的跌幅。
採購經理人指數以50為分界,高於50表示該行業處於擴張狀態,低於50則說明該行業進入收縮狀態。
財新網公佈的最新數據印證了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周四公佈的當月PMI數據。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製造業的PMI為49.5,較2月份下降0.7個百分點。
英國經濟研究機構倫敦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分析師Sheana Yue(謝娜·岳,音譯)認為,這兩項PMI數字都低於50,顯示製造業目前處於2016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2020年新冠病毒爆發初那段時間除外。
路透社引用她的話說,“從受訪企業的構成來看,財新數據下滑的幅度更大,這意味著該行業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和出口商的情況更加糟糕。”
財新的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的國內外需求都顯著減弱。新訂單的下降幅度是2020年2月以來最大的。那一年,中國第一季度的GDP萎縮了6.8%。
新增出口訂單在3月份的下降速度加快。受訪企業說,導致訂單下降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新一波疫情爆發,二是船運中斷,三是俄烏戰爭給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從而導致客戶取消或凍結了訂單。
此外,原材料價格上漲到五個月來的最高水平。一些企業認為,批發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俄烏戰爭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的緊張狀況。
中國經濟在今年頭兩個月的增長勢頭已經不見,反而面臨著急速放緩的風險。受到疫情影響的城市,特別是上海和深圳這兩個經濟重鎮,陸續對企業的生產和人員的流動實施限制,這勢必會對經濟增長產生更大的抑製作用。
面對疫情多點爆發、交通中斷、企業停產等,中國政府承諾要推出新政策,穩住正在急速收縮的經濟活動。中國官媒中國日報引用專家的話說,中國央行4月下調銀行準備金率的可能性顯著增加。
財新引用經濟學家王喆的話說,“目前國內正面臨2020年初以來最為嚴峻的疫情形勢”。與此同時,王喆表示,“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加,俄烏局勢前景不明,大宗商品市場大幅波動。多種因素形成共振,加劇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