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星期天宣佈,今年的國防預算增長7.2%,略高於去年的7.1%。但遠高於5%左右的GDP增幅。與此同時,中國總理李克強呼籲軍隊要加強戰備。中國國防部稱,“有限的國防支出”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這是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國防預算國家連續八年以個位數增長。中國2023年的國防預算總額為1.55萬億元人民幣(2240億美元),大約是2013年的兩倍。
中國的國防預算將受到鄰國和美國的密切關注,他們對北京的戰略意圖和軍事發展感到擔憂,尤其是近年來台海局勢緊張。
中國不僅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常備軍,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並且最近下水了第三艘航空母艦。美國稱,中國還擁有印太地區最大的空軍力量,其一半以上的戰鬥機由四代或五代機型組成。
中國還擁有大量導彈儲備,以及隱形飛機、能夠運載核武器的轟炸機、先進的水面艦艇和核動力潛艇。
星期一出席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解放軍代表團新聞發言人譚克非說,中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國防開支佔GDP和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都比較低。
人數達200萬的人民解放軍是執政的共產黨的軍事分支,由國家主席、黨的領導人習近平領導的軍委指揮。
李克強總理週日在向中國橡皮圖章人大年度會議提交的報告中表示,在過去一年中,“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李克強談到了他所說的國防和軍事建設中取得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成就”,這些成就使解放軍成為一支“更現代化、更有能力的戰鬥力量。”
“圍繞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
北京對面臨的一些地緣政治挑戰感到緊張,這些挑戰包括中國宣稱擁有主權的台灣問題,美國在南中國海有爭議的海域和領空執行航行和飛越自由行動等。
去年八月,中國在台灣附近舉行了軍演,以表達對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北的憤怒。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副教授李明江表示,國防開支超過經濟增長預測表明,中國預計其外部安全環境會面臨更大壓力,特別是來自美國,以及台灣問題。
“中國領導人顯然正在加緊努力,讓國家做好軍事準備,以應對所有潛在的安全挑戰,包括意外情況,”他說。
北京表示,中國的國防開支佔GDP的比例相對較低,批評人士希望將其妖魔化為對世界和平的威脅。
在向人大年度會議提交的工作報告中,李克強表示,要“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創新軍事戰略指導,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統籌抓好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
日本東京的拓殖大學(Takushoku University)教授川上高司(Takashi Kawakami)表示,中國可能會優先發展其核能力。
“隨著中國加強對台灣的認知戰,我認為它還將利用預算來建立其網絡和空間能力,以及其潛艇部隊以攻擊海底電纜,”他說。
中國2023年的國防預算約為美國擬議中的國防經費的四分之一,儘管許多外交官和外國專家認為,北京低估了其國防預算的真實數字。
美國2023財年國防預算授權858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其中包括購買武器、艦船和飛機的資金,以及支持台灣和烏克蘭抗擊俄羅斯入侵的資金。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2021,中國在軍事上的支出佔GDP的1.7%,而美國因為要承擔巨額海外義務,其支出相對較高,為3.5%。
雖然中國的國防開支不再以過去幾十年中兩位數的年增長率增長,但國防開支仍然相對較高,儘管政府債務水平飆升,而且去年的經濟增長處於至少四十年來的第二低水平。
雖然中國政府表示,大部分增加的支出將用於改善軍隊的福利,但解放軍近年來已擴大了其在海外的存在。
中國已經在非洲之角國家吉布提建立了一個外國軍事基地,並正在整修柬埔寨的雲朗海軍基地,使中國至少在面對有爭議的南中國海的泰國灣保持半永久性存在。
中國軍隊現代化的努力引起了美國及其盟友的擔憂,尤其是對台灣這個自治的民主島嶼,中國聲稱台灣是中國的領土,必要時將以武力控制台灣。
這促使美國向台灣不斷地軍售武器,包括地面系統、防空導彈和F-16戰鬥機。台灣最近將義務兵役期從四個月延長至一年,並一直在振興本國的國防工業,包括首次建造潛艇。
李克強在關於台灣問題的講話中說,“我們要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定反“獨”促統。”
除了台灣,與美國的緊張關係也因中國對南中國海島嶼的軍事化而加劇,中國宣稱幾乎對整個南中國海島嶼擁有主權,最近還發生了在美國東海岸擊落疑似中國間諜氣球的事件。
中國國防工業的巨大能力以及俄羅斯在對烏戰爭中大量耗費的炮彈和其他物資引起了美國和其他國家對北京可能向莫斯科提供軍事援助的擔憂。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認為有必要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例如,中國有3艘航空母艦,而美國有11艘現役航母。
烏克蘭戰爭促使中國軍工聯合體中的一些人呼籲增加國防預算。
去年10月在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的一份官方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建議增加軍費,因為,除了美國以外,北約其他成員國的國防開支在大幅增加。
“這不是要參加國際軍備競賽,而是要捍衛我們的國家安全,”這篇文章說。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和路透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