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債務(7)-中國債務出路在那裡?


人民幣
人民幣
中國債務(7)-中國債務出路在那裡?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4:31 0:00
下載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中國領導人屆時會推出那些經濟改革政策,中國是否能在未來十年裡使經濟走上更可持續的增長路徑,實現經濟再平衡,令人拭目以待。在這集的報道中,我們邀請了專家來分析中國如何走出債務困境,避免危機,實現經濟平衡。

中國經濟增長連續5個季度放緩,負債總量佔GDP的比重自2009年來急劇上升,目前為200%。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認為,因為中國總體儲蓄率非常高,相當於GDP的50%,而且外債量少,所以債務暫時不會成為很大的威脅。但是中國經濟多年來嚴重失衡,現在消費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佔比重不到35%,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的最低水平,而投資佔中國GDP的比重則超過45%,為主要經濟體中比例最高的。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羅門高級研究員 尼古拉斯拉迪說:“中國的經濟失衡是在過去的十年裡產生的,在這段時間裡,消費佔GDP的比率下降,投資水平飛速增長。這種現狀無法在短期內扭轉。我認為再平衡需要十年的時間,逐步改變從上世紀中期開始的造成經濟失衡的原因。”

拉迪認為,中國經濟失衡是由於利率、匯率和能源價格扭曲而導致的,不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和高度的收入不平等加劇了這些失衡。中國經濟再平衡政策應當著眼於讓這些關鍵的價格更多地由市場決定,政府應當增加社會轉移,改善收入分配,促進消費,形成未來更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來源。

拉迪說:“我認為中國經濟再平衡需要一個全面的方案,利率自由化是首要的。中國已經做了一些,但是中國的利率仍然過低。其次,需要更進一步的價格改革,包括水費電費在內的能源價格,以及燃料的價格,包括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這些價格都是由政府控制的。第三,我認為中國需要構建社會保障體系,提供更多的社會穩定性和社會保障性。第四,中國需要一個更加由市場決定的人民幣匯率。雖然中國政府已經朝這個方向努力,但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人民幣仍然有些被低估。”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研究指出,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失衡,以工資為代價偏向利潤,以服務業為代價偏向制造業,以內地為代價偏向沿海地區。再平衡的目標是在未來十年裡,將投資佔GDP的比重下降到38%-40%,實現 GDP 增長 7.5%的目標,其核心是放開利率、減少匯 率干預、減少能源補貼以及增加社會轉移和減少收入不平等。

不過,卡內基基金會亞洲項目資深研究員、前世界銀行中國事務局局長黃育川 認為,可持續的增長只有通過增加生產要素,即勞動力和資本的投入和提高生產率才能實現。因此,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目前面臨的挑戰是,進一步推進旨在提高生產率的改革。

黃育川說:“我認為解決的方法可以通過兩種可以提高生產率的要素實現。因為債務問題,所以消費和借貸受到限制,但是經濟需要可持續增長,所以要通過提高生產率來實現。首先,推動城鎮化進程需要更有效地進行,其次是減少對私營部門借貸、發展和擴大的抑制。如果能做到這兩點,中國可以實現可持續的增長,避免更多的借貸。隨著時間的推移,債務水平會有所下降。但是如果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低於債務的增長,那麼會造成債務水平愈來愈高,情況會愈來愈糟糕。”

另一方面,對於如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債務問題, 黃育川認為,用於基礎建設的資金應該從政府的預算中出,而不是從銀行貸款。經濟學家鄒至庄也在《金融時報》上提出,為了解決銀行不良貸款和地方政府壞帳問題,必須限制銀行的貸款能力,中國的銀行應當財政獨立,由央行監管。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