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堅持“清零”政策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累積民怨。中國社群媒體“微信”11月22日起流傳一篇名為“十問”的文章,向中國國家衛健委提出一系列防疫相關疑問,並以香港的情況和世界盃足球賽為例,公開質疑中國當局的防疫決策標準,但文章很快遭刪除。 有評論則把這篇文章與上月北京四通橋拉橫幅事件相提並論。
這篇由微信公眾號“長安課堂”發出的“十問”,提出一連串尖銳問題,包括“到底中國國產疫苗有沒有用”、“奧密克戎到底致死了多少人”、又說鍾南山等專家都已表明,奧密克戎的毒性很低,“我們為甚麼還要管控一個並不致命的疾病”、“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對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進行清零?”
出於安全考慮化名為丁亮的觀察人士認為,這篇文章在公共論壇上認為,這篇文章在公共論壇上如此直接又詳細地批評中國防疫政策相當罕見。她說,作者相當理性,文章也說出了中國不少老百姓的心裡話。
丁亮說:“它比較全面的把問題指出來。這樣的文章近一兩年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很難發佈出來。疫情現在在全世界看來都已經結束了。中國大陸因為要實現清零目標,全國大大小小各個城市處在封鎖之中。政府官員不用擔心工資發不下來的問題,可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不工作就不會有收入。民眾苦不堪言,但是為什麼有關方面不放棄清零政策呢?我認為是出於社會管控的需要。從上到下,大家一致要去實現這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十問”質疑中國大陸香港防疫政策不同
文章對比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防疫政策,認為人口稠密程度遠超過中國本土的香港,從來沒有做過全民普篩,而且已經開放管控幾個月,目前香港社會一切正常,“為什麼香港沒有發生醫療擠兌,‘內地’要這麼擔心所謂的醫療擠兌”。
丁亮說:“香港距離大陸咫尺之遙。香港人口密度非常大。香港採取更科學理性的方式,事實已證明,香港恢復了正常生活,沒有像大陸要民眾承受這麼大的痛苦。我認為,香港防疫的成功主要說明,香港還是有公民社會的基礎,有過去法治社會留下的基礎。決策者在作出決策的時候不至於完全沒有理性,完全政治掛帥。這病毒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不存在‘一國兩制’。”
文章再以正在進行的卡塔爾世界杯足球賽現場觀眾不用戴口罩為例提出質疑說:“世界上120多個國家早就沒有對新冠進行管控,這些國家的民眾健康受到了什麼傷害了嗎?難道他們和我們生活的不是一個星球?難道新冠病毒不傷害他們?”
分析,不少中國人仍然談病毒色變
觀察人士丁亮卻認為,中國足球迷眾多,但未必所有球迷都能透過世界杯轉播受到啟發。
丁亮說:“最近正值世界杯開幕。往年這是一個全世界人民的狂歡。 很多人看到卡塔爾世界杯上的景象。人們也會想,‘全世界都正常了。只有中國現在還是這個樣子。另一方面,我也不是那麼樂觀,不是每個中國老百姓都會因此產生質疑。因為官方的宣傳,包括對奧密克戎病毒妖魔化的宣傳,老百姓談病毒色變。長期的宣傳導致很多民眾真的認為奧密克戎病毒十分可怕。國家的清零防疫政策是最好的,最有效果的。官方洗腦的宣傳和教育,讓很多民眾真的不明真相。 ”
“十問”發表不久後遭到刪除,最初發文的微信公眾號“長安課堂”也被封鎖,但是當局封殺前,該文在微信點擊量已達10萬次,並被大量分享到其他社群平台。
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台灣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吳建忠則把“十問”與上月北京四通橋橫幅事件相提並論。
吳建忠說:“‘十問’還問到(中國)國產疫苗的效力,國產疫苗的保護力到底為何。中共始終沒有回答這樣的問題。大陸民眾反問其實就跟(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北京四通橋橫幅事件是一樣的。大陸民眾要追求民主,要追求解封,不再進行核酸檢測等等,對於這些防疫措施,中國老百姓當然會有比較的心態,不僅比較不同省市,還會比較不同國家所採取的措施。”
中國國務院堅持優化措施不走樣
鄭州衛健委宣佈11月25日起進行為期五天的“流動管理”,也就是變相封城。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家11月23日透過官方新華社回應如何更精准高效管控疫情,強調要堅決克服痲痹鬆懈心理,堅持二十條優化措施不動搖、不走樣,立足於防、立足於早、立足於快。對普通型、重症和有重症風險的感染者,要及時收入定點醫院進行救治。大部分輕症以及無症狀感染者,則收治在方艙醫院。發生疫情的地區,不能以疫情防控為由,對發生疫情風險的醫療機構“一關了之”“一封了之”。
據了解,目前中國民眾對“動態清零”態度分歧。以河北石家莊市為例,中國官方11月11日公佈優化防疫20條後,當地立即關閉全市免費核酸監測站,並解除小區封控,公共場所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但是,有些民眾害怕因此染病,加上防疫措施放開後配套設施不完善, 部分市民發出“恢復核酸站”,“我們要核酸”的呼聲。 20日,石家莊政府宣佈恢復全民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