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聲稱,一個由幾個盛產石油的阿拉伯君主制國家組成的組織對中國政府對待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做法引起的爭議不以為然,稱其為“內政”。
本週在中國與中國共產黨官員的會談中,海灣合作委員會(GCC)秘書長納伊夫表達了對中國“涉台、涉疆、人權等問題上的正當立場”的堅定支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週五(1月14日)對新聞媒體說。
納伊夫沒有直接對記者發表講話,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他支持人權問題不應政治化的立場,並“表示反對乾涉中國內政”。
總部設在利雅得的海灣合作委員會是沙特阿拉伯、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聯盟組織。
《沙特公報》(Saudi Gazette)報導說,納伊夫的中國之行旨在加強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與北京之間的經濟和安全關係。
中國政府因對中國西北部的新疆地區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壓制性的對待而受到廣泛批評,美國政府將中國政府的鎮壓措施稱為種族滅絕。
“中國政府對突厥穆斯林人口犯下了——並且繼續犯下——反人類罪,” 人權觀察組織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說。“在新疆,突厥穆斯林繼續因其身份而被任意拘留,其他人則被強迫勞動、大規模監視和政治灌輸。”
當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面臨侵犯人權的指控時,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君主制國家經常使用與中國相同的“內政”理由。人權組織批評海灣阿拉伯國家使用措辭寬泛和定義模糊的反恐法來起訴被控破壞穩定和國家團結的活動人士。
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正在為石油、天然氣和戰略利益而在中東地區激烈地爭奪更大的影響力。
分析人士說,除了改善經貿關係外,中國還承諾支持海合會的君主制國解決中東地區的爭端和衝突。
華盛頓智庫創新戰略與政策研究所的中東問題專家赫拉斯(Nicholas Heras)對美國之音中文部普通話組說:“中國正在緩慢但穩步地進入中東地區,成為一個強大的戰略行為體。”
位於華盛頓的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魯賓(Michael Rubin)表示,北京方面似乎已經改變了它對該地區採取的位居幕後的做法,現在正大力推動自己的利益。
“儘管如此,海灣地區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他們將歡迎與中國的伙伴關係,但他們不會歡迎中國的主導地位。”魯賓對美國之音中文部普通話組說。
(美國之音中文部普通話組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