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在國會參議院的聽證會上,議員們用川普總統星期三發佈的禁止一家與中國政府有關的中資公司﹐收購美國萊迪斯半導體公司的命令,具體解釋了在何種情況下總統會行使這項權利,而在美國又面臨哪些與外商投資有關的問題。
在聽證會上,參議員們以及前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成員都無一例外地提到了中資試圖收購美國萊迪斯半導體公司的這個案例。進而從這個案子擴展到中國最近幾年大舉以收購和併購的方式投資美國公司,尤其是在技術行業和國防相關行業的現象。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副總裁詹姆斯劉易斯說:“中國尋找機會規避美國外資委(對美國)的保護。中國的目標是結束對外國技術的依賴,並且取代美國。如果中國遵循貿易方面的國際準則,他們投資美國產業的決定是不會招致反對的。但是中國大肆索取技術、(迫使外國公司)讓步,或阻止外國競爭,以提升自己的企業。中國有創建高科技經濟的戰略政策,願意重金收購外國公司及其擁有的技術。 ”
多位會員及前會員都提到了中國在2015年5月出台的製造戰略計劃-《中國製造2025》,這一計劃的目的是提高中國製造行業的競爭力。而他們普遍認為這些併購現象的根源是中國的戰略政策,而這種強勢收購會導致美國喪失技術主權。
總統對商業併購做出決定是非常罕見的。首先這就涉及到外資委的職責,也就是審核外商在美投資的公司或者操作是否牽涉到國家安全。當經過幾輪審核最終無法作出裁決之後,才會將這個案子遞交總統審核,由總統作出最終裁決。
審核的過程會對一些行業特別關注,比如在軍事基地附近的收購併購,可能會削減美國國防部門的優勢;另外還有技術相關投資,可能涉及個人身份信息的洩露;以及美國國防部門的供應機構和曝光美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操作。
參加聽證會的幾位業內專家均表示盜取知識產權已經不是最嚴峻的問題了。劉易斯在證詞中表示如果你盜取價值6千億美元的知識產權,而無法將這些知識產權轉化成6千億美元的經濟效益,是沒有實質意義的。
所以很多公司意識到盜取專業技能和管理方式是更高級的做法。於是就涉及到綠地投資的概念,也就是跨國公司以併購或收購直接在東道國境內建立分公司,以獲取技術和人力等資源的方式。
另外議員們提到了投資的互惠對等性,他們擔心中國公司沒有受到美國公司進駐中國時同樣的政策上的限制。所以外資委在審查的時候遇到中國的公司會特別注意。
美國國會民主黨籍參議員謝羅德布朗說“CFIUS 最近看到審核有關中國公司的併購的案子持上升趨勢。在今年最近的3份報告中,審核中國相關的案子一直排在前面。2016年中國公司通過65個交易,對美投資總數達到510億美元,與2015年相比上升了360%。我非常擔心中國國內的工業經濟政策,但是不代表每項中國投資都威脅到美國國土安全。”
美國商務部最近的一項數據顯示,中國在2016年對美投資的數量在所有外資國家中都排不到前10,西班牙、愛爾蘭和荷蘭位居靠前,而愛爾蘭的投資總額相當於中國投資總額的五倍還要多。所以可見美國對中國投資的謹慎程度還是相當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