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在英國的科技服務研究網站Comparitech本星期公佈的對50個國家如何蒐集、使用、儲存和保護個人生物特徵信息的排名中,中國被列為在生物特徵信息使用最廣泛和相關監控手段最具侵犯性的國家。
所謂的生物特徵信息是指人臉特徵、虹膜、指紋等可識別的信息,它們和身份證號、手機號一樣可以用於辨別身份,與個人財產、人格權益和隱私緊密相連。
在英國這家網站公佈的排名中,得分愈高,表示該國人民的生物特徵數據的隱私保護愈弱。排名前四名的國家是中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和美國。印度、印尼、菲律賓和台灣並列第五名。而排名中對生物數據保護最好的國家分別是愛爾蘭、葡萄牙、塞浦路斯、英國、羅馬尼亞和瑞士。
報告的作者之一、Comparitech網站科技專題作家保羅•比肖夫(Paul Bischoff)12月6日對美國之音說,他們的研究分析生物特徵信息蒐集和使用的各種因素,包括基於生物信息的侵入性監控,以及政府在人臉識別、錄入指紋和全國生物信息數據庫方面的做法。
比肖夫說:“中國基本上在每個指標上都得分。他們有一個全國範圍的生物信息數據庫,非常廣泛使用人臉識別和監控攝像系統。中國的護照和身份證上都有生物信息,銀行賬戶中也包括用戶的生物可識別信息。
關於員工在工作環境中受到基於生物信息的監控的情況,中國也缺乏相關的保護措施。每個入境中國的人都必須錄入指紋。所以中國幾乎囊括了所有指標,大多數國家只是在部分領域得分。”
比肖夫在排名評估分析中提到,攝像監控在中國無處不在,正在被用來跟蹤和監測維吾爾人群體。他說,北京在地鐵的安全檢查口測試人臉識別技術,用於控制旅客流動,並希望擴展到公共汽車和出租車等交通方式中。此外,最近有報導說,中國電信部門的新規定要求手機新用戶註冊時要進行面部掃描。
這份排名報告還認為,中國缺乏對工作環境中對員工的個人生物信息保護措施。有報導說,一些企業甚至在員工工作時監測他們的腦電波以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美國在這個排名中名列第四,對生物特徵信息的保護程度只高於中國、馬來西亞和巴基斯坦。報告說,美國沒有聯邦層面保護公民生物特徵信息的法律,但個別州的確有相關立法。
此外,美國聯邦調查局和移民執法機構最近被批評說,他們在未經公民同意的情況下,掃描了許多公民的駕照頭像。美國加州和麻薩諸塞州的一些城市開始禁止政府機關使用人臉識別技術。
比肖夫說:“許多人臉識別的科技都是在美國開發的,美國其實向中國等國家出口了相關的很多技術。總體來說,生物數據蒐集是一個新趨勢,美國的監管法律還並沒有跟進,所以我認為,美國在如何監管這類科技方面需要為世界其他地方樹立榜樣。”
另外,這份評比顯示,台灣在保護公民生物特徵信息的做法也不盡如人意。報告說,台灣警方使用一個涵蓋所有公民身份證照片和人臉識別技術的數據庫,但是這個數據庫並沒有包含指紋。
中國媒體《南方都市報》人工智能倫理課題組12月5日發布的一份民調報告說,六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讓社會更安全、讓生活更便利,但幾乎八成受訪者擔心系統運營者安全能力欠缺,會導致人臉信息洩露。
這份民調顯示,與傳統方式相比,不願意使用人臉識別和更願意使用這一技術的受訪者佔比為39%和41.11%,兩者基本持平。
“即使在生物特徵信息以外的一般隱私問題上,永遠都會有隱私和便利之間的代價權衡,”比肖夫說:“你向公司或政府讓渡了你的數據,以便更容易地獲得某些服務,但是你也放棄了你的隱私。所以我認為應該由每一個人自主決定哪些信息他們願意出讓、哪些服務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