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副外長訪斐濟專家: 南太聯美澳抗中路線已定


斐濟總理蘭布卡(Sitiveni Rabuka)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左)在斐濟城市楠迪舉行會面(2023年3月15日)
斐濟總理蘭布卡(Sitiveni Rabuka)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左)在斐濟城市楠迪舉行會面(2023年3月15日)
中國副外長訪斐濟專家: 南太聯美澳抗中路線已定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2:38 0:00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本周訪問澳大利亞和斐濟,並舉行新一輪中澳外交部政治磋商,4月12日在堪培拉會見了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秘書簡·亞當斯(Jan Adams),討論了包括人權和戰略競爭等議題。

這將是繼上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團在堪培拉與澳大利亞國防部官員舉行雙邊安全會談後,再有中方官員來澳。馬朝旭也是6年來訪澳的中國最高級官員。近期澳中兩國官員的對話與訪問愈發頻繁,兩國關係逐漸走向修復。

斐濟回歸聯澳抗中路線

馬朝旭下一站將訪問斐濟。太平洋島國與澳大利亞的關係極為密切,近期斐濟的對華關係有明顯的變化。斐濟總理蘭布卡(Sitiveni Rabuka)一月宣布,準備加強與澳大利亞的軍事和外交關係;停止接受中國為斐濟警方提供的培訓;停止中國與斐濟警方的合作;終止斐濟和中國警方簽訂的《合作諒解備忘錄》;並暗示將驅逐在斐濟警察部隊工作的中國國家安全人員。

此次馬朝旭訪問澳大利亞和斐濟,引起國際間對於在太平洋島國區域,美澳同盟與中國角力變化的關注。

太平洋關係專家、台灣海洋委員會委員林廷輝教授
太平洋關係專家、台灣海洋委員會委員林廷輝教授

太平洋關係專家、台灣海洋委員會委員林廷輝教授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斐濟是太平洋島國區域的領導國,該國提出“太平洋的方式”(The Pacific Way)的概念,就是不希望任何一個強國干涉太平洋島國的內政。

他說:“當它(太平洋島國)今天發現到說澳洲(澳大利亞)的主宰力太過強大的時候,它會引入其他國家的勢力來對抗,但是今天中國在斐濟的影響力已經逾越了澳洲對於整個斐濟的影響力,所以它現在來講的話,等於是又回到傳統上以澳洲為核心的這樣的一個外交政策。”

林廷輝認為,雖然自從澳大利亞工黨執政以來澳中官方開始愈發頻繁地接觸,但接觸不代表會大程度地修復關係。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戰略研究所學者黃恩浩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戰略研究所學者黃恩浩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戰略研究所學者黃恩浩認為,雖然澳大利亞任何政黨都以美國為其安全支柱,但澳大利亞工黨向來傾向與中國保持相當程度的對話與交往,所以澳中官員恢復互訪並不意外。相對來說,馬朝旭訪問斐濟是一個新的訊號。
他對美國之音說:“這次中國的官員要去訪問斐濟,我覺得他給的一個訊號就是說,中國不會放棄南太平洋一些國家外交關係,即使他們現在是採取的是抗中的態度,但是他(中國)基本上還是想要在外交上能夠跟澳洲(澳大利亞)或者是美國、西方國家在這些(南太平洋)小國上面做外交上的抗衡。”

在澳大利亞上屆政府(莫里森政府)之前,斐濟比較親中,但2019年莫里森訪問斐濟之後,斐濟就轉向與澳美同盟結合抗中,因此馬朝旭訪問斐濟的成效值得觀察。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法學院學術主任理查·赫爾(Richard Herr)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法學院學術主任理查·赫爾(Richard Herr)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法學院學術主任理查·赫爾(Richard Herr)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在過去一年多里面,太平洋島國愈來愈清楚應該同時用兩種角度看待與中國的關係,其一是經濟利益,另一個角度是安全環境。

他說:“對於能決定經濟合作在多大程度應該影響廣泛的安全環境議題的領導階層,這對於太平洋島國是一個新議題,結論是(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可以,但安全合作不行。我想中國正在修正方向,因為他們發現在太平洋島國要把經濟合作連結到安全需求,沒有那麼簡單。”

赫爾指出,去年5月底至6月初時任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出訪10個太平洋島國,雖然與一些所訪國家簽署了一系列以經貿合作為主的雙邊協議,但是另一項涉及10國的區域警務、安全、漁業、數據和自由貿易區的協議卻被拒絕,這對中國是很沒面子的,也致使中國必須做出一些改變。

台灣應以戰略價值鞏固南太外交關係

斐濟3月15日起恢復台灣駐斐濟代表處名稱為“中華民國(台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Trade Miss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to the Republic of Fiji)及享有依據1971年《斐濟外交特權及豁免法》的外交特權。

斐濟上屆政府迫於中國壓力,於2018年片面將台灣的駐在機構更名為“駐斐濟台北商務辦事處”(Taipei Trade Office in Fiji)。去年底斐濟大選,執政黨輪替,新政府經內閣會議討論,決議撤銷上屆政府決定,恢復原代表機構名稱“中華民國(台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及外交特權。

太平洋島國中的所羅門群島和基里巴斯2019年紛紛與台灣斷交後與中國復交。在斐濟1月25日宣布停止中國與斐濟警方的合作後,基里巴斯也宣布將重返去年7月退出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重回對抗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擴張的陣營。

馬朝旭訪問斐濟,被視為中國與台灣在太平洋外交的角力動作。

前台灣海洋大學教授、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
前台灣海洋大學教授、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

前台灣海洋大學教授、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表示,太平洋島國一直遊走在台灣與中國在該地區的外交角力之間,兩面逢源。現在該區域則變成美中爭鬥的戰場。

他告訴美國之音:“在美中在太平洋角力,台灣可扮演什麼角色呢? 我們在這個地區有帕勞、瑙魯、圖瓦盧和馬紹爾群島四個邦交國。在美國已經重返太平洋的時候,台灣不應只把自己放在兩岸的框架中,更應該從太平洋區域的的角度來看自己。”

王崑義指出,美國已經計劃在所羅門群島、湯加等地設立大使館。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最忠實的盟友,也在該地區設立使館。台灣身處第一島鏈的節點上,可以善用戰略合作達到金錢外交沒有的效果。

台灣海洋委員會委員林廷輝教授指出,自蔡英文執政以來就一直強調不必與中國在金錢外交上競逐。

他說:“在一些具有戰略價值的一些國家,比如說基里巴斯,像這種國家本來是台灣的(邦交國),那能不能有復交的的可能性?如果說未來在地緣政治的考慮之下,也不需要透過金錢外交的競逐,而基里巴斯也自願的,他也在美國的建議之下,或者是在很多其他國家的地緣戰略的建議之下來跟台灣復交。”

林廷輝表示,台灣要開展與美拉尼西亞的外交相對困難,因為該地區長期浸盈在中國的金錢援助中,但是波利尼西亞與密克羅尼西亞就相對有外交的拓展空間。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戰略究所學者黃恩浩認為,台灣過去雖然在醫療與農業資源方面長期支持太平洋島國,但國際外交是現實的,這些支持中國都可以取代,所以不宜過度樂觀。

他說:“我們不要把這些島國想得非常有理性、所謂的真地是依賴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或什麼民主價值等等。因為這些島國基本上是貧窮,他們需要的是經濟的協助,所以當然只要有能力、有經濟實力的強權進來,他們就會開始觀望。”

黃恩浩表示,斐濟願意與中國抗衡,恢復台灣駐斐濟代表處名稱,是因為澳大利亞一手包辦從經濟援助到安全部隊、維安人員訓練等工作。

中所合作引起南太警戒

除了斐濟之外,澳大利亞也在2003年至2017年間派遣維和部隊駐守於所羅門群島,。在所羅門群島發生反政府暴動時,斐濟也曾經於2021年派出50人部隊增援澳大利亞領導的維和部隊。

2019年,所羅門群島與台灣斷交後,北京迅速擴展在當地的影響力。當地基建工程越來越依賴中國資金投入。

去年4月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宣布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全面安全協議,引起澳大利亞、美國、新西蘭等民主盟國的高度關切。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法學院學術主任赫爾表示,所羅門群島與澳大利亞在經濟、安全、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已經有長久的歷史與深度互信,但也因此有些包袱。

他說:“索加瓦雷不希望所羅門群島太過依賴澳大利亞,其實出自於他本人從未在選舉中以多數勝出,沒有強大的政黨支持,在所羅門群島他是基礎不穩的。所以當北京端出經濟合作的牛肉,甚至是安全合作的提議時,索加瓦雷認為來自中國的利益可以為他贏得一些民眾的支持。”

赫爾認為,中所安全協議反而讓其他島國對中國更加警戒,中國在南太平洋的其他合作可能也不會如預期般順利。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表示,雖然中國與所羅門群島建交超過三年,雙方已簽署安全、航空、電信等秘密協議,但是中國在當地的合作顯然發生不少問題。

他說:“在那裡(所羅門群島)由中方出資、正在興建中的體育場館前掛著提倡友誼、合作和安全的標誌,但是當地勞工卻批評這些全都是謊言,說工資低、不安全,大家都想罷工。甚至有勞工指出,他們的時薪比在酒店打工還低,而且沒接受安全培訓就上工。中方也未照承諾提供食物和交通補貼。要是犯錯,還會被中國籍工頭敲頭。”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