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兩岸皆求變 統一路途風險多


戴東清新著:兩岸終究難免一戰﹖
戴東清新著:兩岸終究難免一戰﹖

兩岸關係最近幾年的平穩發展讓台海是否終有一戰的話題早已淡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但是,台灣一位學者近日發表新書指出,新近的發展並沒有消除引發戰爭的憂慮,兩岸如不及早著手建立某種政治安排,戰爭很難避免。不過,也有學者認為,今非昔比,雙方已經建立充分的溝通機制,完全可以籍此而避免戰爭。

*戴東清:缺乏互信是產生誤判的最大原因*

《兩岸終究難免一戰》一書的作者戴東清提出,兩岸難免一戰的多種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兩岸關係複雜,引起誤判的機會很大。其中兩岸缺乏政治互信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

台灣領導人雖然承諾“不獨”,但 “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島內佔主流的意識,即便是馬英九也不得不一面講“中華民國是我的國家”同時也講“台灣也是我的國家”。這種兩面性很容易讓對岸懷疑他們對堅守“一個中國”立場的誠意。

南華大學國際與大陸事務系助理教授戴東清
南華大學國際與大陸事務系助理教授戴東清


向外,特別是向美國,尋求先進武器不僅是台灣自保的需要,同時也是島內主流民意的要求。但是,台灣政府的這種做法不斷地刺激著北京的神經。中共忍耐的底線在那裡是台海觀察家們關注的一個焦點。

戴東清指出,從政治層面上說,兩岸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從過去的“互不承認”發展到“互不否認”,也就是說,兩岸互不否認對方政府的存在,而且雙方還形成了“92共識”。但是在實際交往中,雙方經常在涉及到主權或者管轄權的問題上發生一些誤會。

戴東清對美國之音說:“比如說,去年的東京影展,大陸的一個導演就要求台灣退出,除非使用‘中國台北’(的稱號)。他就是想辦法不讓台灣參加亞洲影展。諸如此類的事情不斷發生對兩岸關係發展是不利的,對台灣政府也會有壓力。”

戴東清認為,兩岸缺乏一些制度性安排造成摩擦不斷,給產生誤判提供了空間。他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

*施正權:兩岸交流密切,重大誤判機率小*

對戴東清提出的“誤判”將是兩岸發生戰爭的主要原因的看法,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施正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表示,戴東清的觀點從理論上說是存在的,但從客觀上看,不大可能。

施正權對VOA說:“(兩岸)交流這麼密切,兩岸資訊的互動不可能障礙到發生‘難免一戰’的地步而沒有任何預防的措施出來。雖然兩岸沒有‘和平協議’或者‘政治協議’,但是可以獲得訊息的渠道(很多),如‘二軌’‘三軌’等。”

施正權教授同時還指出,如果出現重大誤判而又沒有溝通渠道,那麼戰爭就很有可能發生。但是,在溝通渠道如此多的情況下,即便出現一些誤判,雙方也有機會和渠道溝通,消除誤判。更何況兩岸對戰爭都是非常謹慎的,如果不發生台灣公開宣布獨立,而且無可挽回的重大事件,雙方就不存在開戰的可能。

*民進黨執政風險有多大?*

《兩岸終究難免一戰》一書中列舉的可能導致戰爭的一個重要擔憂是台灣的政黨輪替。在國民黨執政期間,台灣可以接受“92共識”和“一中各表”的立場,這為兩岸和平奠定了基礎。但是,四年以後,民進黨如果捲土重來,台獨步伐加快,兩岸關係將會再次陷入緊張,戰爭的可能性將隨之上升。

淡江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施正權對政黨輪替可能帶來的戰爭風險的評估要比戴東清樂觀得多。他認為,台灣是一個成熟的民主制度,任何重大政策的變化都不是某個領導人,或者某個政黨可以單獨決定的。馬英九可以傾向統一,但涉及統一的國策不僅要通過行政部門,還要通過立法院和國民大會才能夠得到落實。在這個過程中,黨派角力,層層把關,沒有全民的共識,是很難完成的。

即便是民進黨執政,它也面臨同樣的局面。民進黨總統如果是個“極獨”派,他也只能夠發表一些激進的言論,而要改變中華民國憲法,採取某種實質性的台獨措施都是很難辦到的。

施正權說,像陳水扁那樣的獨派人物在擔任總統期間也無可奈何地表示,李登輝八年做不到的事情,他陳水扁也做不到。因此,施正權表示,民進黨上台,除了可能增加一些摩擦之外,兩岸大的格局不會改變。馬英九任內簽署的經貿協議也不會被推翻。

施正權相信,大陸對台灣政治的運作應該有很深入的了解,不會由於某個民進黨領導人的個別言論而下決心對台宣戰。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