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馬英九在出訪非洲途中表示﹐兩岸關係改善之後﹐台灣的國際空間也變大了。對此﹐學者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台灣總統馬英九日前在布基納法索訪問時召開記者會表示﹐他5年前訪問印度﹐就提出了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想法﹐後來的政策都是依照個框架來推動﹐當兩岸關係改善﹐台灣的國際空間也變大了。
不過﹐馬英九也指出﹐在爭取國際空間上﹐有一些地方﹐當然中國大陸有意見﹐有一些則不見得有意見﹐至於有意見的部份就一步步來做﹐所以馬政府也沒說都獲得了成果﹐但是﹐確實有一些是過去做不到的。
*空間擴大具體成果*
馬英九舉例說﹐具體成果包括參加世界衛生大會﹐以正式觀察員的身份﹑以中華台北的頭銜﹑派出部長級的官員﹐參加正式的大會﹐而不是技術性的會議。此外﹐還可以直接和日內瓦聯繫﹐不用透過中國大陸。
馬英九指出﹐過去民進黨執政﹐參加了18次世界衛生組織的技術性會議﹐最高層級只到疾病管制局長﹐也沒有正式的頭銜或身份。最重要的是﹐受邀的函件上寫的是中國台灣﹐民進黨則都沒有提出抗議。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星期三在例行記者會當中接受媒體提問時表示﹐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透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這是大陸的一貫立場。
*應該保護基本國格*
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員劉世忠表示﹐從近來台灣準副總統吳敦義出席博鰲論壇的發言﹐到馬英九總統過境印度等情況來看﹐馬政府試著在告訴北京﹐台灣需要更多的國際活動空間。
他說﹕”這部份﹐目前北京的領導人正在傷腦筋﹐他們擔心又開放一個世界衛生大會的模式﹐會不會成為一個慣例﹐會不會馬政府要得更多﹐以後如果民進黨執政﹐是否要援例辦理﹐這些都是北京現階段思考的重點。“
劉世忠研究員還指出﹐馬政府在擴大國際活動空間上的做法﹐應該再細緻一些﹐在參與國際組織的同時﹐也應該保護台灣的基本國格和主權。
*主權不能交換國際空間*
長期觀察台灣政治發展的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陳一新表示﹐馬政府提出的一國兩區﹐就是希望能創造和北京新的互動模式。如果不成﹐也可以收回﹐但是﹐他相信﹐沒有國家願意以主權來交換國際空間。
他說﹕”所以民進黨不用懷疑主權被犧牲的問題﹐我們有進展﹐是為台灣整體的發展﹐並不是對國民黨就特別好﹐民進黨就沒辦法享受到﹐假如民進黨能調整姿態﹐那一天執政﹐也能得到兩岸和平發展的紅利。“
陳一新教授還指出﹐馬英九的第2任期﹐重點應該還是推動經濟上的自由化﹐讓台灣不要被孤立﹐相較之下﹐國際空間的問題則沒有那麼急迫。
*人道援助不同評價*
馬英九總統在記者會當中還表示﹐台灣政府不但改善和中國大陸的關係﹐不再進行所謂的烽火外交﹐還開始關心人道援助﹐全世界也都看到了﹐並且對台灣有了不同的評價。
馬英九認為﹐台灣獲得了127個國家或地區的免簽證待遇﹐這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透過外交部和民眾的整體努力﹐這是非常珍貴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