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央行過去三年裡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從2010年初開始﹐為應對流動性過剩和通脹威脅﹐中國央行連續12次上調存準金率﹐總計上調幅度高達6%。
此次調整後﹐中國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為21%﹐中小型金融機構存準金率為17.5%。
總部設在北京的經濟和金融咨詢公司龍洲經訊(Dragonomics Research & Advisory)的董事長﹑《中國經濟季刊》總編葛藝豪(Arthur Kroeber)對美國之音表示﹐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GDP擴張明顯弱化﹐出口也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增速回落。相比之下﹐二﹑三季度中國央行最為擔心的通脹壓力則有所減輕。央行的政策重心因此作出相應調整。
他說﹕“這種調整的最初跡象是我們在10月份看到了銀行貸款額度恢復了增長。還有王岐山副總理不久前在和美國貿易官員會談的時候有關經濟復甦的表述實際上已經發出了信號﹐中國政府現在更主要的關注是確保穩定增長﹐而不再是控制通脹或者結構再平衡。”
12月1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的數據顯示﹐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49%﹐環比回落1點4個百分點﹐近三年來首次跌至50%的榮枯線以下。
新華社的評論認為﹐該數據表明﹐中國目前經濟運行過程中不穩定因素正在增加﹐特別是市場需求的疲弱態勢值得關注。
本月晚些時候﹐中國政府將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香港《信報》的分析指出﹐中國央行在會議召開之前出手削減存款準備金率﹐表明恢復適量的局部寬鬆已是箭在絃上。
業界預計﹐此次調低存準金率50個基點﹐可能會為中國經濟釋放3500億到4000億元人民幣的額外流動性。
龍洲經訊董事長葛藝豪認為﹐除了提振實體經濟外﹐短期資本近期的流出對中國股市形成強大壓力。因此﹐央行此舉也有對抗資金撤出的考慮。
他說﹕“最新的收支平衡數據顯示﹐中國已經出現了熱錢流出的現象。從長期來看﹐這不是甚麼值得擔心的消息。但這至少表明﹐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出現下調的空間﹐因為央行無須再利用存準金率的限制來吸收額外流動性了。”
也有觀察人士指出﹐在經過連續兩年的緊縮後﹐中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目前仍處在較高位置。50個基點的下調並不能說明中國整體偏緊的貨幣政策因此改變。
《中國經濟季刊》總編葛藝豪則認為﹐鑒於中國央行傳統上依賴量化措施﹐而不是利率變化來控制市場流動性﹐他預計央行還將在明年上半年數次下調存準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