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印男女嬰比例嚴重失衡


最新的人口醫學研究顯示,男女比例失調在中國、印度等國日漸嚴重。中國人和印度人在生兒育女的社會觀念上存在許多類似因素,不過政府的人口政策存在很大差異。

*失調現狀*

《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刊登的最新分析說,婦女懷孕後發現胎兒是女性後隨即打胎,這種現象不是中國獨有,印度和韓國也是這樣。其結果是,這三個亞洲國家有大量男青年找不到配偶,其原因不是擇偶標準過高,而是新生人口結構中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這項研究報告說,中國新生兒男性多於女性的比例,1979年時為106比100;1990年時為111比100; 2001年為117比100; 2005年為121比100。英國倫敦國際健康和發展問題研究所的另外一項報告說,2005年中國20歲以下育齡青年的男女比例失調數字為三千二百萬人。

*高技術罪魁*

在印度, 嬰兒男女失調比例在某些地區,例如旁遮普邦高達125比100。中國和印度使用超聲波技術鑒別胎兒性別,或明或暗地助長了男女比例失調。未來20年中,這兩個國家男性嬰兒的出生數量將超過女性10%到20%。報告說,最先使用超聲波檢測嬰兒性別的國家其實是韓國。

*印度“重男輕女”*

巴特(T N Bhat)是印度班加羅爾“社會與經濟變革研究所”(ISEC)人口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他對美國之音說,印度的重男輕女的生育觀因地區不同而不同。

他說:“在印度東部,性別比例偏重男嬰,出生的男性多於女性,在西部的孟買,情況可以說不那麼嚴重,不過,在哈里亞納和旁遮普邦等北方邦, 情況則非常嚴重。”

這位印度人口問題學者說,重男輕女生育觀在印度呈現很強的地理分佈特點。南方婦女狀況好些,因為她們的自主權更高,流動性更大,而北方婦女地位相比要差。另外,印度的種性制度,部落文化,也是導致新生兒男女比例失調的原因。

他說:
“印度北方女子結婚後,除非生了孩子,否則不得外出和遷徙,因為這方面有禁令。另外,北方男子不得與本地同等地位的女子結婚,女子必須是外地與自己地位相通的人。另外,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很低。”

合眾國際社援引這份報告的內容說,中國中部河南省到海南省之間的廣大地區,男嬰和女嬰比例高達130比100。

*生育國策*

印度全國是否有扭轉上述局面的人口生育政策?巴特教授說,印度中央政府以及許多邦通過立法,鼓勵女子多上學,受教育,可以擁有土地,享受就業優待。在男子方面,許多男子打破種性制度樊籬,與外氏家族女子通婚。

*“一胎化”*

不過他強調,印度沒有類似中國的“一胎化”的政策:“印度沒有‘一胎化’政策,這類政策社會上很難接受。不過有報導說,印度婦女妊娠後接受超聲波檢查,然後打去女胎的情況是有的。鑒於我們印度這裡實行的民主制度,‘一胎化’政策不可能實行,政府不能決定民眾只生一個孩子。另外合法墮胎只有在急診情況下才能實施。”

*政策出路*

報導顯示,改善男女教育似乎是印度和中國共同實行的政策。統計顯示,在中國94%年齡28-49歲之間的男子中,97%的人沒有上完高中。近年來中國加大教育投入,失學男青年的人數大大減少,這也是剛剛結束的中國人大上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增加政府教育投入規劃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印度,韓國和中國當局,明令禁止使用高科技手段鑒別胎兒的性別。不過,印度人口問題學者巴特說,政府政策是一回事,執行政策與否是另外一回事,印度的情況就是這樣。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