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韓雙方上個月在延坪島交火之後﹐北韓半島波瀾再起﹐緊張局勢驟然升溫﹐令比鄰而居的中國深感不安。美國之音記者張楠最近走訪了中朝邊境﹐發現北韓乃至整個朝鮮半島的局勢已經成為制約中國邊境地區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出資建設新鴨綠江大橋*
離開丹東老城﹐沿濱海大道驅車20分鐘﹐一座嶄新的城市矗立在眼前。這就是丹東新城區。
新區規劃面積為62平方公里﹐規劃人口40萬﹐重點發展口岸物流業﹑商貿服務業﹑儀器儀表業﹑高新科技產業和環保產業﹐並將建成丹東市新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
“遼寧省省委﹑省政府決定建立遼寧沿江沿海經濟帶重點發展區域﹐我們丹東新城區是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發展區域之一。”
介紹情況的是丹東臨港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賈偉。他說﹐一座新的鴨綠江大橋將把丹東新城跟對面的北韓連接起來。
鴨綠江上現有的橋樑﹐包括在朝鮮戰爭中被炸毀的“斷橋”和目前仍在使用的“中朝友誼橋”﹐均為日本人所造。因此﹐新橋將是中國人在鴨綠江上修建的首座橋樑。
*邊城丹東發展遭遇北韓瓶頸*
面對如此龐大的工程﹐資金成了一個制約因素。賈偉說﹕“丹東資金不是很雄厚﹐所以我們也希望招商引資﹐希望外地的資本﹐甚至國際資本能夠進入丹東。”
然而﹐招商引資並非易事。北韓封閉的制度和半島動盪不安的局勢嚴重影響着丹東招商引資的進程。最近韓朝雙方在延坪島交火的隆隆炮聲﹐令丹東市官員憂心忡忡。
丹東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處長黃憲民說﹐南北韓衝突對丹東確實有影響。
他說﹕“有時候我們也是抱怨說﹐‘守着北韓這麼個鄰居﹐丹東經濟發展比較慢。大的投資基本沒有選擇丹東的﹐就是國際上大的投資﹑大的項目﹐我們招商引資工作難度特別大﹐它不選擇丹東。”
賈偉表示丹東人希望朝鮮半島和平﹐同時他強調﹕“我們也希望北韓能夠更加開放﹐這樣對我們丹東的經濟會有發展的。反過來講﹐過於封閉--我們是沿邊的城市--對我們當然是沒有利。”
*據稱北韓開始出現開放跡象*
最近一段時期﹐不斷有來自南韓和中國的報道說﹐北韓將把鴨綠江上的兩個島嶼--威化島和黃金坪島--租賃給中國﹐租期長達百年。這樣的好消息﹐令中國公司興奮不已。有報道還披露了意欲在島上投資的中國公司名字。
不過﹐丹東市外辦副主任焦石說﹐此事尚無定論﹕“雙方領導人都沒有發話﹐都沒有甚麼明確的表示﹐網上你炒那些東西﹐那可能嗎﹖”
儘管如此﹐一些人認為﹐北韓已經出現了開放的跡象。曾經跟北韓做過八年生意的王先生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現在中國遊客進入北韓允許帶照像機了。“這是更加開放的跡象﹐”他一本正經地對記者說。
北韓領導人金正日今年兩度訪華的舉動更加引人注目。分析人士稱﹐中國領導人試圖利用這個機會讓金正日了解到改革的好處﹐ 並把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傳授給他。
*中國為北韓政策不同步感到苦惱*
延邊大學教授金強一希望北韓的政策能跟中國同步。他說﹐金正日在中國﹐甚麼都答應﹐但是回去以後能否兌現﹐就另當別論了。
他說﹕“現在中國也是比較苦惱的問題是﹐ 如果北韓能夠跟中國同步﹐政策上的同步的話﹐當然應該歡迎。(改革開放)﹐把自己的國家整好﹑富起來。另外﹐加強我們這裡的合作關係。那對中國是相當有利的。但現在的問題是﹐北韓的這政策上確實有一些問題吧。”
北韓經濟原本沒有這麼差。中國邊民和官員回憶說﹐70年代中國“文革”期間﹐北韓人的生活比中國人要好。中國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才後來居上的。
*學者主張誘導北韓進行改革*
金強一認為﹐應該誘導北韓走改革開放之路﹐這不僅有利於北韓經濟﹐也有利於朝核問題的解決。
他說﹕“從總體上接近它﹐能不能改變它﹖現在都認為北韓是不負責任的﹐那就叫它變成負責任的國家﹐最終它明白自己經濟想搞上去的話﹐你不棄核是不行。”
金強一說﹐在當前美日韓施加強大安全壓力的情況下﹐北韓肯定不會棄核﹐因為那是它最後的武器。他主張國際社會在經濟上跟北韓合作。他說﹐經濟上越開放﹐北韓越有可能選擇另外一個路徑。
*北韓市場化堪比中國改革之初*
金強一教授曾曾經四次訪問北韓。他說﹐北韓並非像外界所說的沒有一點變化。事實上﹐變化很大﹐其市場化程度已經超過了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
據他說﹐北韓的市場經濟是自下而上形成的﹐是在所謂“苦難行軍”時期﹐人人到市場上找出路後產生的﹐因為不這樣就活不下去。對此﹐北韓政府起初持拒絕態度﹐但最後只好默認了。金強一認為﹐這是一種“缺乏開放的改革狀態”。
停止對北韓經商已經兩年多的王先生熱切期待北韓開放。他告訴美國之音,如果北韓開放,他肯定會回去做生意。“那可是一塊大肥肉,很多中國商人都在盯著呢﹐”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