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俄羅斯都被特朗普政府視為修正主義大國和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美國一些政論人士認為,在美國與中國以及俄羅斯的關係日益惡化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正準備結成一個對抗西方的聯盟,一個中俄軸心正在崛起。不過,美國有專家認為,中國與俄羅斯結盟的說法被誇大了。一位美國官員也明確表示,俄羅斯與中國不是盟友。
中俄關係今非昔比
五十年前的3月,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與勃列涅日夫治下的蘇聯在珍寶島爆發武裝衝突,導致數百人死亡。這起事件成為繼古巴導彈危機後冷戰期間又一次兩個大國之間可能爆發全面核戰爭的重大危機。與古巴導彈危機不同的是,這次危機是在兩個共產黨國家之間爆發的。
不過,就像美國企業研究所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艾榮(Leon Aron)所指出的那樣,五十年後,中蘇之間的這場激烈衝突似乎已成為遙遠的過去——如此遙遠以至於許多外交政策專家都確信,這兩個國家正在結成一個反美的聯盟。
在美國與中國以及俄羅斯的關係日益惡化之際,中國與俄羅斯的合作卻日益密切。兩國近年來在軍事方面的合作,包括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尤其引起了關注。
前美國助理國務卿芮效儉大使認為,目前中俄之間是“不健康的密切”。
全美亞洲研究所的主席艾林斯(Richard Ellings) 召集美國的一些學者專門研究中俄合作對美國的影響,並在2018年出版了《威權主義軸心:中俄合作的影響》一書。他認為,中俄之間雖然沒有正式的同盟關係,但是它們之間的戰略合作非同一般。
艾林斯去年10月在這本書的推介會上說:“他們有一個互補的利益,這個利益在我看來是最引人注目的,這就是,中國在很大程度上覬覦亞洲,儘管它的野心遠不止於此,但主要是亞洲,俄羅斯則覬覦歐洲。這個互補的利益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任何對美國及其盟友關係的損害都會加強他們實現在各自地區野心的能力。”
艾榮:中俄結盟的說法被誇大
不過,出生於莫斯科並在1978年以難民身份來到美國的俄羅斯問題專家艾榮認為,經過仔細的審視,中俄之間的經濟、外交政策和軍事合作並不是那麼令人印象深刻。兩國關係的歷史充滿坎坷,在世界經濟中扮演著截然不同的角色,這使得兩國的目標出現分歧幾乎不可避免。簡而言之,有關中俄結盟的報導被大大誇大了。
這位專家在《外交事務》雜誌上撰文說,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的親密關係是真實而強大的,兩位領導人都把對方稱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兩人見面的次數超過了他們與任何其他國家領導人的會晤。雙方還互相給對方授予勳章等等。
從2014年開始擔任美國之音的上級機構-廣播理事會成員的艾榮在文章中說,習近平對普京的吸引力並不難理解:習近平與他一樣是一位威權主義者,而且掌控著一個龐大的經濟體。中國經濟現在雖然在減速,但是這種速度是俄羅斯只能夢想的,而且中國在保持這種增長的同時仍然在大量的進口石油與天然氣。習近平對普京的所謂尊重可能源於這位俄羅斯總統對一些潛在的爆炸性國內政治問題的巧妙化解,這些問題與習自身面臨的問題類似。上任後,普京在俄羅斯國內將權力重新集中在手上,馴服了寡頭,並清除了民選的州長與加盟共和國總統的政治據點。
不過,艾榮認為,兩國領導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可能不足以克服建立真正聯盟的障礙。他從中俄兩國之間的經濟現實、外交政策目標以及歷史等方面的原因分析了中俄結盟所存在的障礙。
中俄之間的經濟現實
中俄兩國的經濟關係的確在迅速的擴展。僅在去年一年,雙邊貿易額至少比一年前增加了15%,達到創紀錄的1千億美元。這種經貿聯繫被一些人視為兩國關係日益密切的證據。
不過,美國企業研究所的艾榮指出,中俄雙邊貿易的規模與結構是不對稱的。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俄羅斯只是中國第十大出口市場;在進口與整體貿易方面,俄羅斯都沒有進入前十名。
兩國的貿易結構也有類似的傾斜。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四分之三以上是原材料,尤其是原油,木材和煤炭;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45%是消費品,38%是電子與機械產品。
艾榮指出,這種交換的本質與馬克思、列寧對殖民貿易的描述是相當吻合的,在這種貿易中,一個國家成為另一個國家的原材料附屬國。在歷史上,城邦是很少會與他們的殖民地結盟的。
在他看來,俄羅斯與中國在經濟開發與投資方面的合作也不像是兩個急於結盟的盟友之間的合作。
外交政策上的錯配
艾榮認為,在外交政策上,俄羅斯與中國都表示反對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的主導權,都主張建立一個多極世界並誓言抵制被視為是美國入侵其勢力範圍的威脅。北京和莫斯科對他們認為的如果不是美國策劃也是受到美國鼓勵的“顏色革命”對其政權帶來的威脅看法一致。他們在聯合國的投票幾乎是一致的。
但是他認為,在歐亞大陸,兩國的利益並不一致。雙方在彼此的勢力範圍內相互挖角,爭奪對方的客戶,並爭奪對方的經濟和地緣政治資產。
艾榮指出,中俄兩國共有2600英里(約合4600公里)的邊界,其中大部分邊界最初是由俄羅斯帝國強加給中國這個實力較弱的鄰國的。擴大這一障礙的是兩國經濟之間非常重大的結構性差異,這導致它們在目前世界經濟秩序中持有不同的利害關係。
與俄羅斯相比,中國是自由主義國際經濟秩序的更大受益者,在對抗該秩序的最終擔保人美國方面,中國更為謹慎。
柯林斯:俄羅斯與中國不是盟友
美國中央情報局東亞與太平洋使命中心副助理主任柯林斯(Michael Collins)最近在一個研討會上被問到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時明確表示,它們不是盟友。
他說:“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談論世界各地的同盟關係以及美國所代表的原則、相互依賴與共同利益時,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更多的是一種戰略上的團結以及共同利益上的便利,但是我不會說,我們知道的支撐同盟關係以及我們所代表的價值觀一定在那。”
車維德:中俄都希望損害美國的主導地位,但無意當頭
在小布殊總統任內擔任過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的車維德(Victor Cha)認為,俄羅斯與中國在損害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秩序方面是一致的,但使他擔心的是,它們沒有興趣取代美國所發揮的領導作用。
他說:“我認為,它們的很多活動都集中在損害美國主導的秩序。但是在實現霸主地位方面,一般來說,一個霸主在實現了它們所希望得到的權力和影響力後實際上會給這個國際秩序提供東西,因為它們想要維持它們的新秩序。目前的擔心是,俄羅斯和中國,不管是不是盟友,在尋求損害美國的霸主地位,然後仍然從這個體系中獲取東西而不是回報它。”
在他看來,北京與莫斯科都想損害美國的影響力,但是它們並無意取代美國,而這會給我們一個比今天更為糟糕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