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星期五(1月3日)的一篇報導說,從白雪覆蓋的北達科他,到中西部的堪薩斯、德克薩斯和科羅拉多等州,美國農民們新年伊始面臨著同一個難題:今年種甚麼?
特朗普總統上個月宣布中國已同意在今後兩年裡加倍進口美國農產品,但路透社記者發現,因為協議尚未簽字,所以農民們心裡仍然不那麼踏實。
北達科他州的夏洛克說:“特朗普總統說我們都得買大拖拉機了。我覺得在看到這已經是既成協議和成為一個長期協議之前,很多人是不會投很多錢下去的。 ”
市場分析人士和農業經濟學家都提醒說,鑑於貿易戰已促使中國開發出從巴西和阿根廷等進口新的供應鏈,所以第一階段協議並不立即解決美國的農業經濟問題。
路透社的報導說,在去年對中國的大豆出口創下新高之後,巴西正在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此外,中國還正在南美一些港口進行投資。
除此之外,在豬瘟疫情下,中國生豬養殖業一直努力減少飼料中的大豆,開發其他替代方案,對作為生豬飼料的大豆需求出現收縮。
美國農民、農場主和合作社控股的農業企業新谷有限公司(CHS Inc) 的首席執行官德貝廷最新在北達科他州的一次會議上說:“我們不會立即回到18個月前的水平,也許很長時間裡都不會。”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美國2019年的大豆種植面積為7650萬英畝,比上一年驟減14.3%。中國用作飼料和用於釀酒的高粱種植面積也減少了7.5%,僅為530萬英畝。
北達科他州的夏洛克和他周圍的很多人去年春天種了很多玉米。當時玉米價格看漲,此外政府還答應給補貼。他們盤算著,有國內的買家,再加上日本、韓國、墨西哥等地的老客戶,種玉米應該沒錯。不料老天不作美,一場嚴寒毀了大部分收成。美國農業部表示,北達科他州大約2百萬公頃、60%的玉米不適合收穫。
當時北達科他州的很多農民進退失據,莊稼的損失不足以得到保險理賠,收上來的那點玉米、再加上政府的貿易補貼,和起來也不夠撈回本兒來。
愛奧華州的農民赫拉說,他今年打算另闢蹊徑,多種點黑麥。他現在已經跟一家初創的麥芽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赫拉說,貿易戰、自然災害、加上債台高築令“美國的農業體制已經完全瓦解”。
儘管農民倍受貿易戰衝擊,但美國之音在去年10的一篇報導曾發現,眾多美國農民2020大選仍支持特朗普總統。對他們來說,在國際貿易方面取得成功是頭等大事。這部分美國人在2016年的大選中大多投票給特朗普總統,而在明年的總統大選前,由於經營農場的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和不確定的貿易環境,這些人面臨艱難的經濟形勢,但許多美國農民說,他們仍然支持特朗普。
德克薩斯是美國第二大高粱種植州,其高原地區盛產高粱。中國去年的高粱進口量不足4年前的十分之一,令該地區的農民不知道是繼續種高粱呢,還是改種玉米。種高粱的成本低,僅是玉米的一半,但又怕賠本。
德克薩斯州迪米特的農民布塞爾現在進退維谷。他對路透社記者說,他和他的鄰居們祈禱有一天貿易衝突的戰火不再延燒到他們的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