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兩國涉及新冠疫情的言辭交鋒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推特言論所引起的外交風波似乎並不是一起偶然的事件。以“戰狼發言人”為代表的中國新一代鷹派外交官何以崛起?這些新鷹派對美中關係會帶來多大影響?是否會導緻美中之間的戰略對抗進一步升級?
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無疑是一件將被載入史冊的國際公共衛生危機。美中兩國就疫情問題展開的爭論導緻美中關係進一步惡化。在這期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月12日發出的“可能是美軍將病毒帶到中國”的推文在美國政府、軍隊、國會和媒體引發憤怒,一度使外交爭端嚴重升級,被一些中文媒體稱為“推特門”。
無證據指控是出於“義憤”?
趙立堅在4月7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首度對“推特門”事件作出回應,他不再聲稱病毒可能來自美軍,而是解釋說,他這樣說是出於“義憤”。
他說:“凡事皆有因果。我在推特個人賬戶上提出的疑問,是對前一段時間美國一些政客污名化中國的反應,也反映了中國很多人對這些污名化做法的義憤。 ”
用推特猛噴美國
這並不是趙立堅第一次因為推文而惹出風波。去年7月14日,當時還在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擔任公使銜參讚的趙立堅發出了一系列推文抨擊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其中的一條推文說,“如果你在華盛頓特區,你會知道白人從來不去西南區,因為這是黑人和拉美人的地區。有一個說法是'黑人進去,白人出來',意思是只要有一個黑人家庭搬進來,白人就會搬走,公寓的價格就會急劇下跌。”
1972年出生的趙立堅1996年進入中國外交部,2009到2013年期間是中國駐美大使館的一秘。
擔任過奧巴馬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的蘇珊·賴斯(Susan Rice)駁斥趙的推文說:“你是一個丟人現眼的種族主義者。而且還令人吃驚的無知。在正常情況下,你會因此而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
賴斯以為趙立堅當時是在中國駐美大使館工作,因此在推文中呼籲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把他送回國。
對賴斯的推文,趙立堅回懟說,“你也是真丟人。而且還令人吃驚的無知。我駐在伊斯蘭堡。實話會刺痛人。我只是在說出真相。我10年前在華盛頓呆過。把說真話的人貼上種族主義者的標籤是可恥的,而且讓人噁心。”
戰狼呼聲高
這些推文的用詞完全不是大家習以為常的堂堂外交官的辭令。一些人把趙立堅稱之為“戰狼發言人”。
自從2015年以來,隨著中國導演吳京執導的現代軍事動作系列大片《戰狼》的火爆,“戰狼”就成為一個專有名詞。它除了指這個片子和片子裡面的“戰狼特種部隊”和隊員以外,也用來泛指所有那些狂熱的愛國“小粉紅”和好鬥的民族主義者。
這位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外交官因為敢於在推特上與賴斯展開交鋒而贏得了不少中國民族主義網民的歡呼,外交部裡的一些年輕人也為他叫好。有消息人士向外國媒體透露,趙立堅去年8月調回北京擔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時,部裡一些年輕的追捧者聚集在他的辦公室,歡迎他的歸來。
今年2月24日,趙立堅首次以外交部發言人的身份亮相。
趙不是唯一的“新鷹派”
趙立堅並不是唯一的所謂“戰狼發言人”。他的上司華春瑩不僅在新聞發布會上言辭激烈,也親自“翻牆”,到在中國境內被封殺的推特上開設個人賬戶,頻頻用英語發推。新冠疫情期間,她和趙立堅彼此呼應,也曾在推特上示意病毒來自美國。
從2012年10月起就擔任外交部發言人的華春瑩去年7月由新聞司副司長升為司長。她去年10月開設了推特賬號,除了宣傳中國政府的立場外,還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與美國官員互懟,火藥味濃厚。
華春瑩的推特對手包括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Morgan Ortagus)。
3月19日,華春瑩在推特上說,中國政府從1月3日起就一直在向美方及時通報疫情,美國“現在卻責怪中國?當真?”
奧特加斯第二天在推特上展開反駁。她的推文說,到了1月3日,中國已經下令銷毀病毒證據,將醫生噤聲並審查網絡言論了。
華春瑩隨後反擊說,“謊言和誣陷不會讓美國偉大,也彌補不了失去的時間。”她還宣稱,中國一直根據傳染病預防與治療的有關法規來對待這一高度致病性的病毒。
奧特加斯3月22日回駁說:“胡說!你們現在稱它為'高致病性',但上個月你們的官員阻止了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一份把新冠病毒稱為'危險的病原體'的報告。”
矛頭不只是對美國
中國的好鬥外交並不僅僅只針對華盛頓。
在巴西總統的兒子、國會議員愛德華多·博爾索納羅(Eduardo Bolsonaro)將新冠病毒的大流行歸咎於“中國的獨裁統治”後,中國駐巴西大使楊萬明發出了一條後來被刪掉的推,稱總統一家是“毒藥”。
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秘魯作家略薩(Mario Vargas Llosa)在一篇文章中稱病毒“源自中國”後,中國駐秘魯大使館對他進行了抨擊,稱他的評論“不負責任” ,並將他的書在中國下架。
在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考西坎(Bilahari Kausikan)在文章中把疫情的爆發與中國的政治體制聯繫在一起後,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也發文批評說,考西坎的文章是“抹黑中國的政治制度和領導制度”。
新老外交官代際差別?
有跡象顯示,以“戰狼發言人”為代表的新一代鷹派外交官的出現導致了與更年長一輩的外交建制派之間的裂痕。中國國內也有人表示擔心,這些新鷹派人士日益強硬的言辭可能會讓中國走上與美國等大國發生危險衝突的道路。
前中國副外長傅瑩4月2日在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上撰寫《在講好中國故事中提升話語權》的文章。她提出的說法包括:“話語要有影響力,需要以高質量的內容作為支撐”;“成功的話語需要以豐富的事實和實踐為依托,空泛的概念和宣示不足以打動人,也難以提升話語權”;“只有贏得受眾的認同,形成正向反饋,話語影響力才會逐漸增強”,等等。這些表述被認為是含蓄地批評中國當下對外信息傳播的內容質量低,招來負面的反饋,得不到積極的回應或是真心的認同。
華盛頓國際與戰略研究所亞洲事務的高級顧問、研究中國外交政策的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推動發展話語權是習近平優先關注的領域。她說,10年前,中國對國際輿論和其他政府沒有什麼影響,新的宣傳工具在最近幾年得到相對有效的利用。但是她認為,不同代際的中國外交官對如何推動中國的話語權有不同的看法,而傅瑩的這篇文章就是對趙立堅的批評。
她說:“像傅瑩和崔天凱這些比較老一輩的外交官看起來不支持比較年輕一代外交官對抗性更強的戰術。”
1996到97年擔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兼發言人的現任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與趙立堅的言論做了明顯切割。
崔天凱3月17日接受美國媒體Axios與HBO聯合採訪時表示,確定病毒的來源是科學家要做的工作,“而不是由外交官或者記者來進行揣測的,因為這樣的臆測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而且非常有害。”
他在這次採訪中表示,他之前說過,病毒來自中國生物戰計劃或是美軍實驗室都是“瘋狂言論”,這個立場沒有改變。
這番言論被普遍視為給趙立堅的推文所引發的外交反彈降溫。
“戰狼發言人” 與習近平的“鬥爭”外交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戰狼發言人”的出現與北京不再“韜光養晦”而是強勢崛起,同時又認為美國處處遏制中國崛起的民族主義情緒有關。
在中國官方宣傳的口徑中,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在南中國海進行自由航行、支持香港的反中抗議活動以及提升美台關係等都是美國打壓中國的例證。
中國一些體制內人士還認為,中國外交官在這些引發民族主義情緒的問題上進行回擊在國內受到喝彩,這也促使他們採取更好鬥的對外戰略,以贏得國內的輿論支持。
受到中國攻擊的新加坡前外交官考西坎認為,中國年輕一代人只知道一個崛起的中國,並認為這就是自然規律。
他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有時候,看起來好像這個新一代覺得有必要進行一場公開的爭吵,以證明他們的愛國。”
3月27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友好”電話交談的特朗普總統後來說,那種指控美軍傳播病毒的言論只是來自某個中國中層官員,不代表習近平主席。
不過分析人士說,拋開具體推文,就現象而論,“戰狼發言人”佔據中國外交舞台正是習近平強勢外交政策的反映。
還在趙立堅成名之前,擔任過副助理國務卿的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教授謝淑麗(Susan Shirk)就曾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指出,中國外交轉趨強硬,這與2008年美國與西歐國家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中國出現過早的勝利主義情緒以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上台都有關。
她說:“中國領導人和民眾開始要求採取更為強勢的外交政策。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你尤其看到這一點。所以說那是一個轉折點。在這個更強勢和更有作為的外交政策上,習近平雙倍的加碼了。”
這位在研究美中關係領域最有影響的專家之一認為,習近平上台後拋棄了鄧小平提出的“韜光養晦”外交指導原則,回歸到中國政治中更為威權主義的特徵,而且在中共19大上釋放了有關中國方案、中國的體制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世界上最優越的模式等信息。在她看來,這是一種世界範圍內的意識形態冷戰宣言。
北京的歷史學者、獨立時評人章立凡也認為,趙立堅等人展開的所謂“戰狼式外交”並不是他們自己一時興起而為之。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趙立堅是在揣摩聖意發言,竭力迎合強調'鬥爭'的習近平外交思想,但顯然不專業。”
他說,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和駐英大使劉曉明等人雖然強硬,但畢竟是鄧小平時代培養出來的外交專業人才,懂得在國際關係規則下行事;相形之下,習近平時代的趙立堅等“鷹派”外交官的言論,“如同文明世界門外的野蠻人”。
章立凡認為,中國外長王毅對這種亂局負有責任。他還認為,這也反映出,大外宣的權力在向外交領域擴展。
“戰狼發言人”代表戰略轉變?
儘管有人認為,這是自1949年以來這些新的鷹派人物首次擁有重塑中國外交政策的實力,不過章立凡認為,他們的影響力還不足以影響到中國的外交政策,包括對美政策。
他說:“體制內相當一部分人,顯然不希望繼續破壞中美關係。外交系統本身權力不大,趙立堅、耿爽、華春瑩等的影響力,目前局限於外交部新聞司,尚未達到決策層面。”
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的葛來儀也認為,趙立堅等人的強硬表態不會影響到美中關係的本質。
她說:“外交部官員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聲明會影響雙方關係的基調,但不會影響這個關係的總體戰略性質,因此,就它們本身而言,它們不會造成兩國關係的'碰撞'”。
葛來儀也不認為這些鷹派外交官的強硬表現代表中國外交戰略的轉變。
她說:“這些是戰術,不是戰略。中國人將嘗試新的方式來推進他們的利益——那些有效的戰術將被進一步發展,那些沒有效的戰術將被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