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東北非金融網報導,伊朗與中國的貿易額到今年年底將創紀錄地增長12%,達到420億美元。伊朗-中國商會副會長哈利利在接受伊朗日報採訪的時候做出了上述評估預測。
伊朗和中國之間的外交和貿易關係加強是在美國增強對伊朗制裁的大背景之下發生的。美國川普行政當局以伊朗繼續威脅地區與世界和平為由撤出了伊朗與包括美國和其他五個大國達成的核協議,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並將在今年11月恢復對伊朗能源出口的制裁。
美聯社星期三(9月12日)報導說,在西方企業因擔憂美國製裁而逃出伊朗以及核協議的前景不確定之際,伊朗可能會進一步接近北京來為自己的原油出口和金融交易找到替代市場。
所謂的伊朗核協議是指伊朗與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加上德國以及歐洲聯盟2015年7月在維也納簽訂的國際協議。按照協議,伊朗將限制其核開發活動,作為交換,美國、歐盟和聯合國安理會將解除對伊朗的製裁。
美聯社的報導說,分析家們認為,伊朗與中國走近並不意味著中國可以無條件地給伊朗提供安全避風港;北京將試圖從中獲得最大的好處;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中國可能會趁機宰伊朗。
在川普行政當局撤出伊朗核協議之後,包括中國在內的聯合國安理會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德國以及歐盟表示將堅持該協議。但許多國家的大公司因擔心被捲入美國的製裁而撤出伊朗。
美聯社援引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的研究員和前美國外交官彼德。哈雷爾的話說,“中國經濟規模很大,有足夠多的中型公司,它們在美國沒有什麼資產,因此不用擔心美國製裁。這些公司可以繼續跟伊朗進行大量的貿易。人們可以認為中國政府讓這種事情發生,也希望這種事情發生。”
上個月,在談到美國恢復對伊朗的單邊制裁的時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說,“長期以來,中國同伊朗在經貿、能源等領域開展了公開、透明和正常的商業合作,合情、合理、合法,既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和中方承諾的國際義務,也不損害其他國家利益,理應得到尊重和維護。中方一貫認為,動輒制裁或以製裁相威脅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對話、談判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出路。”
美聯社報導說,伊朗與中國走近以及伊中經貿關係更加密切,在伊朗公眾當中也引起不安。在德黑蘭的大巴扎,大部分人承認中國的商品質量比西方公司的產品質量差,他們都記得在2006年年伊朗因為其核研發活動受到國際制裁時大量的中國商品充斥伊朗市場的情景。伊朗南方沿海的漁民則已經抱怨中國的公司進入他們的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