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報復立陶宛允許台灣在維爾紐斯設立辦事處,中國向德國一家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施壓,要求其停止使用立陶宛製造的零部件。
這是路透社週五(12月17日)發出的獨家報導。報導引用兩位知情人士的話說,受到中國施壓的德國公司是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CONG.DE)。
大陸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之一,其客戶包括德國所有大型汽車製造商。大陸集團在立陶宛設有工廠,生產車門和座椅控制器等電子零部件,並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客戶出口。
立陶宛政府在上個月允許台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北京方面對此非常憤怒,立即宣布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兩國關係嚴重惡化。
中國外交部稱立陶宛的“一中一台”做法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侵犯中國的核心利益。
這位發言人還說:“我聽說很多中國企業不再把立陶宛視為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立陶宛企業在中國開展經貿合作遇到困難,立陶宛必須審視自己。”
上周有消息說,中國已要求跨國公司切斷與立陶宛的聯繫,否則將會被中國市場拒之門外。代表數千家立陶宛公司的立陶宛工業家聯盟(Lithuania Confederation of Industrialists)證實,一些從立陶宛供應商購買商品的跨國公司已成為中國的目標。
中國外交部否認北京方面曾向跨國公司施壓,要求這些公司不要使用立陶宛生產的零部件。
立陶宛與中國的直接貿易規模不大,但有數百家公司為中國銷售的跨國公司提供家具、激光產品、食品和服裝等。
立陶宛外交部表示:“在立陶宛運營的企業已成功融入國際供應鏈,因此中國的經濟施壓措施可能對在立陶宛運營的企業造成各種干擾。”
立陶宛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我們會密切監測、分析和評估此類案例,包括這些德國公司。”他補充說,他們正在“尋找長期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和恢復對華貿易流動的途徑”。
歐盟委員會星期五表示,如果發現北京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的證據,歐盟可能會將中國和立陶宛之間的貿易爭端提交給世界貿易組織(WTO)。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為了在世貿組織提出申訴,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證據,所以我們現在實際上就是這麼做的。”他還說,歐盟委員會正在與立陶宛和其他可能面臨類似問題的成員國當局接觸。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