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釋出對話善意,再遭中國僵化回應。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週三(2月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提“九二共識”老調,來回應台灣新任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所提出的“兩岸未來能春暖花開”的對話期待。
馬曉光說,“九二共識”是兩岸春暖花開的“東風雨露”,“台灣的先生們”有意願就應回到“九二共識”。
台灣剛剛上任的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在周二(2月23日)履職時直言,中國已經將“九二共識”做了新的加註,亦即,“一國兩制”,他說,這種對話前提讓台灣民眾無法接受,並希望雙方能務實判斷未來交流。
對此,馬曉光抨擊邱太三故意扭曲、蓄意嫁接,還將邱太三降格為“這位先生”。他說:“這位先生(邱太三)刻意把“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混為一談。他不是不知道,而是故意扭曲、故意混淆、蓄意嫁接。“
九二共識不等於一國兩制?
馬曉光說,“一國兩制”是中國大陸方面提出“解決台灣問題的科學構想”;“九二共識”是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提基礎。把這兩者移花接木、混為一談,是民進黨當局妄圖否定“九二共識”、否定兩岸關係共同政治基礎的新花招。
不過,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9年初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後,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台灣民眾對於“九二共識”的普遍認知已經轉化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這是不爭的事實,並非民進黨政府單方面所引導出來的認知。
習近平當時明確表示:“九二共識”是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台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並將探索“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
在兩岸政府意識形態各異的前提下,邱太三和馬曉光這兩位兩岸事務決策官員的首次交鋒充滿敵意、各說各話。兩岸未來如何開啟對話,讓學者難以樂觀。
陸學者呼籲務實對話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兩岸目前的確無法達成政治共識,但既然“結打不開,就不要解了”。
他呼籲,兩岸應該拋卻這些歧異,且不將雙方的歧見作為對話的預設前提。相反地,他認為,兩岸應盡快展開對話,化解緊張關係,並穩定台海的局勢。
他說: “兩岸關係緊張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彼此對兩岸關係未來的前景無法達成政治上的共識,所以,導致各說各話。蔡(英文)政府的觀點是,台灣前途要由台灣民眾來決定。中國大陸會認為拒絕統一就是台獨。所以,雙方的定義到底有多大的差別不應該成為對話的條件,因為,在目前雙方各自的內政格局下,其實你要想讓這些對於兩岸關係的定義和對台灣(獨立)的定義要完全走向一致化,本身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覺得,不要預設前提,不要把各自的表述做成對話的障礙。”
朱教授的“不預設前提、展開對話”其實符合民進黨的立場,也頗具務實性。但相較於馬曉光與中國學界的主流思維,即“兩岸對話在建立在九二共識或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前提下”,就有所分歧了。
中國堅持僵化的對話前提
據風傳媒報導,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劉國深認同,台灣總統蔡英文所完成的最新國安、兩岸人事佈局。他稱,包括新任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新任國安局長陳明通(原陸委會主委)和去年8月上任的海基會副董事長詹志宏都是“大陸通”,也是“一時之選”,但他說,這三人能否發揮所長,“還需要做系統性調整,特別是“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法理定位,需要做準確有效的闡述,否則他們三人可能一樣被賦閒。“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關係所所長朱松嶺也表示,在當前情勢下,若台灣當局不認同“九二共識”,無論如何調整兩岸人事佈局,恐難形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
台灣總統蔡英文近日完成國安團隊的“任務與隊形的再部署”,並稱在人事上形成外交、國安和兩岸的三個鐵三角,以“守護國家安全、維持區域和平穩定”。新的人事異動上,除了兩岸人事的兩大最新任命外,在國防軍事上,原國安局長邱國正升任國防部長,而原國防部長嚴德發則轉任國安會諮委,都已完成交接。
對此一最新人事部署,馬曉光在周三的記者會上也說:“關鍵是看政策和行動......如果僅僅是換湯不換藥,這個病恐怕還是治不好。最終民進黨當局拿出什麼樣的兩岸政策,是否能回到”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來,這是關鍵。”
相較於馬曉光的不置可否,南京大學朱鋒教授的評論則是“挺好的”。他說,蔡英文政府的國安團隊成員中,獨派的色彩相對弱了一點,也較務實。
朱鋒認為,蔡英文政府的確釋出了對話的善意,不過,他認為,這是為了因應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可能修正中國政策所做的調整。
台灣人事佈局因應美國新政
朱鋒說,拜登政府上任後,應該不會再和前任特朗普政府一樣、大打台灣牌,來攪動美國所奉行多年的一中底線。在此前提下,他認為,蔡英文政府“行動在前”,有意透過最新的人事佈局來為兩岸重啟對話鋪路,以進一步降低和大陸的對抗態勢。
朱鋒重申,兩岸對話有其急迫性。例如,他說,中國頻繁的軍機繞台是為了反映國際局勢的發展,也顯示出中國不會因為台灣依附在美國之下而有所卻步。因此,如果台灣希望中國作出讓步,停止軍機繞台,台灣要提出什麼作為、釋出什麼樣的善意,他說,這將是未來兩岸要坐下來對話的議題之一。
位於台北的師範大學政研所教授范世平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同意,蔡英文政府的最新人事部署主要是回應美國,表明“台灣願意配合美國的態度”,因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 )先前已經提出呼籲,希望兩岸開展有意義的對話,進一步呼應了蔡英文今年的元旦公告,當時蔡英文重申願與大陸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展開有意義的對話。
不過,范世平說,馬曉光“回到九二共識”鐵板一塊的回應符合他的預期。他說,這意味著,蔡英文政府即便透過行事風格較為柔軟的陸委會新任主委邱太三之任命來展現善意,對岸仍不可能將之視為善意、就此展開對話,換言之,兩岸要在蔡英文任內重啟對話,仍有難度,尤其中國對台獨的政治定義太過寬泛,形成對台工作的極大障礙。
范世平說:“如果是按照中共(的定義),就是說,拒絕統一就是台獨的話,那台灣大概百分之90的人都是台獨了,那你在對台工作上,你要怎麼推動?”
范世平說,台獨比較精準的定義應是法理台獨,也就是,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台灣共和國。但在民進黨內,如副總統賴清德之類的“務實台獨工作者”早就透過“台灣前途決議文”認定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國號為中華民國,不會、也不需要再追求法理台獨。他說,外界或許將此視為“華獨”或“獨台”,但這也的確代表台灣民眾的主流思維,因此,中國若堅持只能和接受統一者對話,那麼,兩岸對話的基礎將非常薄弱。
蔡政府對中軟硬兼施
另外,針對蔡英文政府的最新人事佈局,外界大多以“蔡政府向中國釋出善意”來解讀,但范世平看法不同,他說,蔡英文政府絕非向中國示軟。
他說:“我覺得是一手軟、一手硬。軟的方面,如果你覺得邱太三是軟,那我覺得,陳明通就是硬了。”
范世平認為,蔡英文透過熟捻中國事務的陳明通來出任國安局長,整頓國安情治體系,將強化台灣的情報作戰能力,這其實是展現出對中國強硬的一面。
他說,國安局是台灣重要的情治單位,但在過去陳水扁和馬英九任內、甚至蔡英文過去四年的任內,也就是,總計20年內,其實都未發揮實力。
范世平說,國安局發揮角色最重的時代是前總統李登輝任內,當時的國安局長殷宗文角色關鍵,輔佐李登輝歷經1992年兩岸共識的形塑、促成1993年兩岸的辜(振甫)汪(道涵)會談、1995年李登輝訪美行程、1999年的台海飛彈危機、乃至2000年台灣的總統直選。
他說,當年時任李登輝政府國安會諮詢委員的蔡英文完全了解國安局的角色和重要性,因此,他認為,未來,蔡英文將師承李登輝的謀略,發揮國安局的功能,以強化台灣對中國的情報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