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2月5日發表聲明敦促記者於2月28日之前停止使用中國的蘋果iCloud云端服務或改變用戶國家或區域設定。蘋果在官網上以“iCloud in China”為標題的常見問答集說明從2月28日開始的服務變革。
世界正義工程(World Justice Project)公佈了2017-2018全球113國法治指數排名,中國第75;香港特別行政區第16名;台灣不在調查範圍內。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就任一週年,婦女大遊行也迎接一週年,美國紐約、華盛頓以及多座城市於1月20日舉辦了遊行活動。今年的女性大遊行與集會活動,在紐約與華盛頓等地方,都能見到關注中國女權議題的人士的身影。許多參與遊行的中國女權人士還製作了“#米兔在中國#”的標語牌。
美國女性反擊性騷擾的“#我也是”(#MeToo)運動在中國也引起波瀾。中國一所大學因性騷擾問題決定撤銷一位教授的職務並取消其教師資格,有網友評為“沒有辜負我們的期待”。
中共高層領導人乃至全球政治由男性主導的現象,學者及關注中國性別議題的倡議者指出,高層政治的性別比例分配只是冰山一角,必須關注更深層的職場、家庭和文化等多重因素以及性少數人口。
中共十九大閉幕,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一如既往,清一色為男性,新一屆政治局也只有一位女性,許多觀察家與媒體注意到了中國女性缺乏參與政治高層的機會。從性別的視角觀察中國政治,性別比例失衡是否真的是核心問題所在?
研究亞太區域網路安全的專家星期三指出, 亞洲國家面對網路安全威脅,各國脆弱性不一。在美國華盛頓的威爾遜中心舉行的亞洲非傳統安全議題的討論會上,專家們分析了近年來涉及亞洲國家的網路襲擊事件,一致認為亞洲各國面對網路安全威脅有著不對稱的脆弱性。
最近,中國通過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發佈的紅色通緝令,不斷成為傳媒焦點。甚麼是紅通?紅通發佈後,下一步是引渡嗎?在美國受到紅通的個人,在美國面臨甚麼樣的法律地位呢?美國之音專訪了接手過紅色通知相關案件的美國與英國律師,解釋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知和後續發展流程以及他們的人權意涵。
在美國總統川普會晤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後,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高碩泰週一在美國《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雜誌網站發表專文,強調在美國《台灣關係法》立法38週年後,“台美關係堅實且至關重要”。
近日來,美國政壇和媒體幾乎每天都在大談特談俄羅斯對美國總統大選干涉疑雲、白宮指控前總統奧巴馬下令監視川普團隊並非法洩露在情報偵聽中被“偶然蒐集”到的訊息。川普總統星期三又暗示前奧巴馬國安顧問蘇珊·賴斯“揭示”情報資訊中川普團隊人士身份並有可能犯罪。種種指稱錯綜複雜,背後又涉及美國的FISA及其法院運作。什麼是FISA? 什麼是“偶然蒐集”?什麼是“揭示”?由於FISA法院程序不公開,相關文件又屬國家機密,這些爭議更顯撲朔迷離。這些政治爭議背後牽扯的法律制度和術語都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