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5月入獄以來,中國公民記者張展持續絕食抗議長達一年半,雖然獄方強迫鼻餵灌食,但她近期的體重仍掉到40公斤以下,“健康遭受了不可逆轉的損害”,家人擔憂她有生命危險,希望中國當局能核准她保外就醫。對此,無國界記者組織11月4日也發出緊急聲明,要求中國政府立即釋放張展,並呼籲全世界的民主國家政府以實際行動,向中國政府施壓。
當歌頌“抗美援朝”慘烈戰役的“長津湖”在中國創下票房佳績的同時,台灣熱映的卻是“斯卡羅”,一部描述美國和南台灣原住民族斯卡羅化干戈為玉帛、締結南岬之盟的電視劇,呈現出兩岸在歷史觀上的極大反差。 “斯卡羅”改編自小說⟪傀儡花⟫,原著作家陳耀昌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他希望透過他的“小說化歷史”找回台灣人的本土身世、提供台灣人不全然是漢人血統的歷史實證,並呼籲多元族群的和平融合。
美媒華爾街日報週二(10月12日)引述中國知情人士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一波將整頓金融業,他打算藉由9月底、針對25家監管機關和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所發起的審查來揪出不當的錢權關係。對此,部分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分析人士說,中國政府拿金融業開刀無濟於改善債務危機,因為中國三十年來舉債式的經濟增長模式才是最大的問題,中共無力、也無意解決,而中國經濟長期的衰退將無可避免。
中國獨立記者暨女權活動家黃雪琴、職業病權益倡導者王建兵雙雙於9月19日失踪。據他們的友人向美國之音透露,王建兵的弟弟連日奔走後確認,兩人已遭廣州市公安局抓捕,但警方拒絕告知罪名、拒發通知書,還要求家屬噤聲。友人指控廣州公安此舉已嚴重違法。
中國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於週六(9月25日)晚間約9點多順利飛抵深圳,中國官媒於皆於第一時間發布快訊。對於重獲自由,孟晚舟本人和中國官媒皆將其歸功於中共領導下的強國實力,而一般民眾則是民族情緒高漲,稱其為“中國人的重大勝利”。對此,部分學者指出,孟晚舟事件凸顯出中國和西方國家互不相容的兩套話語體系和價值法治觀。他們說,美中加三國紛爭雖暫告落幕,但基於競爭本質和體制差異,中美兩國未來的新交量,恐將持續且不斷升級。
中國政府會不會出手挽救恆大的債務違約危機,現在成為各方和媒體揣測的焦點。不過,市場自周四(9月23日)以來似乎傾向相信,中共已打算接管恆大,並將其拆分為三個實體來進行重組。此消息仍未經中國官方證實,但多數市場人士似乎已吃下定心丸,認定恆大不會是“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破產的翻版。然而,也有部分分析人士認為,恆大不值得救。
中國副總理劉鶴週一(9月6日)出面力挺民營經濟後,人民日報等官媒都解讀為,這是官方拋出的“定心丸”,以安撫民企。不過,劉鶴的話音剛落,中國第二大電商平台京東集團卻同時重磅宣布高層改組。對此,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超級富豪如京東集團創辦人劉強東等人對於中共這波的整肅,仍心生恐懼,寧可走人避鋒頭,也不願冒身家風險。至於對劉鶴的力挺民企宣示,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商界現在“聽其言、觀其行”,期待在政策面看到官方的具體落實和執行。
中國最新通過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將於11月起開始生效。這項保護在線用戶隱私的新法,參考了歐洲《一般數據保護條例》的原則,對違規企業祭出史無前例的高額罰款,將可達5000萬人民幣(750萬美金)或該公司上年度營收的5%。
中國最新通過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將於11月起開始生效。這項保護在線用戶隱私的新法,參考了歐洲《一般數據保護條例》的原則,對違規企業祭出史無前例的高額罰款可達5000萬人民幣(750萬美金),或該公司上年度營收的5%。部分法、商界人士認為,此一新法展現了中國與國際慣例接軌出重拳保障中國公民數據隱私的決心。不過,部分維權和異議人士卻不以為然,他們稱,此一新法是個“笑話”,因為中共政權才是個人隱私的最大敵人,根本不可能靠出台一部新法就能向平台或中共究責。
以《環球時報》為首的中國官媒近日將阿富汗的情勢套用在台海問題上,引發部分在台親中人士的唱和,前國民黨立委趙少康就做出“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的類比。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以“不倫不類的類比”加以反擊,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這種附和北京向台灣發動的“心戰攻勢”的類比太過簡單且缺乏邏輯,凸顯的反而是藍營親中人士鬆動的心防,以及他們與台灣主流民意脫節的窘境。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週一(7月26日)在天津分別與中國副外長謝鋒及外長王毅展開兩場閉門會談,這是美中兩國自3月份阿拉斯加會談以來的第二次高層官員對話。
河南省省會鄭州本周遭逢暴雨,造成道路等基礎設受創,更一度導致全市缺水缺電。當地部分產業界人士周五(7月23日)表示,水電供應已大致恢復正常,產業陸續復工的前景看好,但基於安全,還是有部分區域仍未能正常供水供電。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週二(7月20日)抵達日本,展開其本週出訪東北亞行程的首站。不過,此行最受矚目的最後一站,也就是,訪問中國的行程,一度遲遲無法定案。幾經波折,國務院終於週三(7月21日)晚拍板定案,謝爾曼確定出訪中國,而且中國升高層級,安排外交部長王毅在天津會晤謝爾曼。
中國第二大電商平台京東集團旗下的京東物流將於本週五(5月28日)正式在港股掛牌上市,可望成功募集到245億港元(31億美元)的資金,成為港股今年以來規模第二大的上市集資案。目前,此一上市案已創下高達700倍的超額認購率,代表散戶投資人的熱烈追捧。然而,該公司在招股價的定價上卻相對保守,只追求偏低的市值估值。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登陸火星後,其所搭載的火星車祝融號已於週六(5月22日)駛出登陸器,展開其長達3個月的地表探勘任務。如果一切順利,中國的航天科技將一舉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也就是俗稱的“繞、落、巡”創舉。專家說,這代表中國的航天科技已經急起直追世界第一強的美國,但其太空實力未來也可能帶來軍事威脅的隱憂。
台灣的新冠疫情急速增溫,短短幾天內的本土新增確診人數已快速逼近千例。然而,因為採檢量能的不足,週二(5月18日)的本土確診數雖已從單日300多例的高峰下降至240例,但仍無法斷言疫情是否已經走緩。專家說,台灣民眾所展現的防疫水準普遍仍高,未來10天內若能透過大量檢測找出感染者,阻斷傳播鏈,應不至於走上武漢式的“剛性封城”。因為一旦封城,台灣將付出很高的經濟代價,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恐難保五(5%)。
美國政府日前首度表態支持世貿組織(WTO)關於新冠疫苗等抗疫物資智慧財產權之豁免提案後,引來大型藥廠和部分歐洲國家的強烈反彈。其中,包括中國學者和網絡言論也多有批評,稱拜登總統站上了道德高地,但卻給印度等國家開空頭支票。
中國美國商會(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 AmCham China)週二(5月11日)發布2021年“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呼籲中國履行對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承諾,以確保外資和中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公平競爭。
全球芯片嚴重短缺,使得台積電的重要性一再躍上全球視野。而近期的輿論焦點更進而將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形容為“矽盾(silicon shield)”,稱其實力之堅強足以遏阻中國的攻擊或避免戰爭。
自從上市案(IPO)去年底被臨時叫停以來,螞蟻集團(Ant Group)一再面臨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的整改和打壓。不過,據近期報載,螞蟻這個中國最大的電子支付龍頭一躍成為中國人民銀行(人行)在開發數字人民幣(e-CNY)技術平台的戰略合作夥伴。兩位分析人士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官方已經跨出第一步,要螞蟻等民營金融科技公司在技術上助攻,以順利推出數字人民幣。雖然分析人士對數字人民幣前景的看法不一,但他們說,這代表中國官方企圖要將科技巨頭所把持的消費者數據和支付等業務逐漸“收歸國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