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華爾街日報》週二(3月15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考慮重用他的親信、現任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主任的何立峰於二十大後出任副總理一職,接替退休的劉鶴並主掌全國的經濟、金融和工業事務。對此人事傳聞,三位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觀察人士都一致認為,若拍版定案,再次彰顯出習近平“用人惟親”的一貫風格。至於何立峰未來會不會全盤執行習近平的經濟左傾路線還有待觀察。有部分人士悲觀認為,習近平引進“福建幫”人馬釋出的訊號很清楚,那就是,中國祇會越來越鎖國,而境內的中外民企也必須認清“共產黨最大”的現實。
中國星期六(3月5日)於北京召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首先聽取中國總理李克強發布年度的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於報告中坦言,中國經濟今年所面臨的內外部挑戰相當嚴峻,但中國政府將提高財政政策的刺激力道,以達到5.5%的中高速經濟增長率(GDP)。
北京政壇的年度重磅會議“兩會”—全國政協和人大年會將分別於週五(3月4日)和周六(3月5日)開幕,中國總理李克強預計於週六人大會議中發布政府工作報告。目前各界預測,中國2022年的經濟增長率(GDP)目標可望訂在5-5.5%間,這將是中國數十年來最低的增長目標。
俄羅斯週四(2月24日)正式對烏克蘭開火後,歐美等西方國家恐對俄擴大經濟制裁來加強施壓。美國傳出下一波可能聯合日本、台灣和新加坡等國祭出禁止芯片等半導體產品輸俄的制裁。
美國政府日前傳出以“國家安全”為由,正在審查中國科技公司阿里巴巴的雲端服務業務(阿里雲)是否衍生資安風險,讓中國政府得以竊取其美國客戶的個人信息和知識產權等相關數據。對此,觀察人士分析,美中關係交惡,再加上中國科技威權主義又大舉向外擴張,都讓美國政府很難信任中國科技企業在美國境內所提供的服務,因此,阿里巴巴步上抖音(TikTok)、微信(Wechat)後塵,遭美國封禁的可能性不低,雖然目前一切仍言之過早。
中國小型商業衛星“北京三號”近期宣稱只用了短短42秒,就成功拍攝到美國加州三藩市灣區周邊的影像,而且解析度之高連街上行駛軍車所運載之武器,都可以清楚辨識出來。對此,航太和軍事專家表示,衛星和飛彈科技具有關連性,類似高效能的商用衛星科技若作為軍用,確實可能推升中國的太空軍事實力。
中國知名的圖像辨識軟件公司商湯集團(SenseTime Group)將於本週四(12月30日)正式在香港掛牌上市,成為港股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第一股。商湯的人臉辦識系統因用於中共對新疆維吾爾人的監控而兩度遭美國黑名單制裁。部分港股分析師認為,美國的制裁對商湯的業務阻礙“輕微”,商湯基於營收和毛利前景看好,仍具中長線的投資價值。但也有觀察人士主張,商湯是中共建置天網的“幫兇”,其開發的監視軟件迫害人權,有違AI發展的倫理規範,根本不應該存在。
曾是中國芯片“國家隊”的清華紫光集團(Tsinghua Unigroup)去年底爆發債務違約危機,今年7月遭法院裁定破產重組後,終於在上週五(12月10日)確定由北京建廣資產管理 (Beijing Jianguang Asset Management) 聯手智路資產 (Wise Road Capital) 所組之財團接盤,並製定了旗下7家企業的重整計劃。
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週三(12月1日)做出停賽決定後,中國媒體週四(12月2日)對此網壇重大發展幾乎少有報導,但在大外宣方面,中共黨媒環球時報英文版和其總編輯胡錫進卻連袂在他們的英文推特(Twitter)帳號上發文,批評WTA政治掛帥,並指責WTA“剝奪彭帥言論自由,引發多數中國境內推特網友的反彈和熱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欽定成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北交所)於11月15日風光開市,但開市以來的單日交易量急走下坡,從上週一的95億人民幣(15億美元),下砍到本週二(11月23日)只剩三分之一,降溫速度之快讓部分分析人士直言,北交所“新瓶裝舊酒”,長期展望本來就不看好,因為“在新三板死了多少年的股票”很難盤活得起來。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北京時間週二(11月16日)上午8點46分展開視訊峰會,這是兩國元首繼2月和9月兩度電話熱線後的第三次對話。在近4個小時的晤談中,中方說,雙方就美中兩大強權未來的競合關係和雙方關切的敏感議題進行了“坦率、建設性、實質性和富有成效的”交流,但美方則認為毫無突破。對此,觀察人士表示,美中兩國領導人都展現了合作的主觀意願,但在客觀情勢上,雙方各說各話,這意味著,兩國因基本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所導致的矛盾和僵局恐怕無解,未來經貿競爭和軍事壓力將不斷升級。
自去年5月入獄以來,中國公民記者張展持續絕食抗議長達一年半,雖然獄方強迫鼻餵灌食,但她近期的體重仍掉到40公斤以下,“健康遭受了不可逆轉的損害”,家人擔憂她有生命危險,希望中國當局能核准她保外就醫。對此,無國界記者組織11月4日也發出緊急聲明,要求中國政府立即釋放張展,並呼籲全世界的民主國家政府以實際行動,向中國政府施壓。
當歌頌“抗美援朝”慘烈戰役的“長津湖”在中國創下票房佳績的同時,台灣熱映的卻是“斯卡羅”,一部描述美國和南台灣原住民族斯卡羅化干戈為玉帛、締結南岬之盟的電視劇,呈現出兩岸在歷史觀上的極大反差。 “斯卡羅”改編自小說⟪傀儡花⟫,原著作家陳耀昌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他希望透過他的“小說化歷史”找回台灣人的本土身世、提供台灣人不全然是漢人血統的歷史實證,並呼籲多元族群的和平融合。
美媒華爾街日報週二(10月12日)引述中國知情人士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一波將整頓金融業,他打算藉由9月底、針對25家監管機關和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所發起的審查來揪出不當的錢權關係。對此,部分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分析人士說,中國政府拿金融業開刀無濟於改善債務危機,因為中國三十年來舉債式的經濟增長模式才是最大的問題,中共無力、也無意解決,而中國經濟長期的衰退將無可避免。
中國獨立記者暨女權活動家黃雪琴、職業病權益倡導者王建兵雙雙於9月19日失踪。據他們的友人向美國之音透露,王建兵的弟弟連日奔走後確認,兩人已遭廣州市公安局抓捕,但警方拒絕告知罪名、拒發通知書,還要求家屬噤聲。友人指控廣州公安此舉已嚴重違法。
中國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於週六(9月25日)晚間約9點多順利飛抵深圳,中國官媒於皆於第一時間發布快訊。對於重獲自由,孟晚舟本人和中國官媒皆將其歸功於中共領導下的強國實力,而一般民眾則是民族情緒高漲,稱其為“中國人的重大勝利”。對此,部分學者指出,孟晚舟事件凸顯出中國和西方國家互不相容的兩套話語體系和價值法治觀。他們說,美中加三國紛爭雖暫告落幕,但基於競爭本質和體制差異,中美兩國未來的新交量,恐將持續且不斷升級。
中國政府會不會出手挽救恆大的債務違約危機,現在成為各方和媒體揣測的焦點。不過,市場自周四(9月23日)以來似乎傾向相信,中共已打算接管恆大,並將其拆分為三個實體來進行重組。此消息仍未經中國官方證實,但多數市場人士似乎已吃下定心丸,認定恆大不會是“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破產的翻版。然而,也有部分分析人士認為,恆大不值得救。
中國副總理劉鶴週一(9月6日)出面力挺民營經濟後,人民日報等官媒都解讀為,這是官方拋出的“定心丸”,以安撫民企。不過,劉鶴的話音剛落,中國第二大電商平台京東集團卻同時重磅宣布高層改組。對此,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超級富豪如京東集團創辦人劉強東等人對於中共這波的整肅,仍心生恐懼,寧可走人避鋒頭,也不願冒身家風險。至於對劉鶴的力挺民企宣示,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商界現在“聽其言、觀其行”,期待在政策面看到官方的具體落實和執行。
中國最新通過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將於11月起開始生效。這項保護在線用戶隱私的新法,參考了歐洲《一般數據保護條例》的原則,對違規企業祭出史無前例的高額罰款,將可達5000萬人民幣(750萬美金)或該公司上年度營收的5%。
中國最新通過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將於11月起開始生效。這項保護在線用戶隱私的新法,參考了歐洲《一般數據保護條例》的原則,對違規企業祭出史無前例的高額罰款可達5000萬人民幣(750萬美金),或該公司上年度營收的5%。部分法、商界人士認為,此一新法展現了中國與國際慣例接軌出重拳保障中國公民數據隱私的決心。不過,部分維權和異議人士卻不以為然,他們稱,此一新法是個“笑話”,因為中共政權才是個人隱私的最大敵人,根本不可能靠出台一部新法就能向平台或中共究責。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