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總統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預計週三(2023年4月12日)抵達中國展開國事訪問。盧拉週一在出發前表示,他將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巴西,以期加强两國關係。
美國國會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麥克·加拉格爾 (Mike Gallagher)週一(2023年4月10日)表示,他對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lsa)對中國的依賴感到憂心,此前特斯拉透露計劃在上海建設儲能超級工廠生產Megapack電池。
中國山東省臨沭縣“人民法院”週一(4月10日)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對中國知名維權律師許志永與丁家喜作出判決。許志永遭重判14年,丁家喜則被判12年並剝奪政治權利3年。兩人的審判皆為閉門進行,被指充滿程序問題和虐待嫌疑人。
美國近期幾份機密軍事文件外洩。關於美國情報機構曾對南韓政府進行監聽的報導盛傳,南韓總統辦公室週日(4月9日)下午表示,將參照先例和其他國家的情況來探討對策,並針對監聽問題與美國進行必要的溝通。
中國在星期五(4月7日)宣布對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里根圖書館實施制裁,以報復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與台灣總統蔡英文的會面,以及他們為蔡英文在美從事所謂的“台獨”分裂活動提供平台和便利。
在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等人會晤後,週五(4月7日)中共中央台辦宣布,制裁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禁止她和家人進入中國、香港及澳門。
美國國防部週三(2023年4月5日)最新發布的訊息提及北極地區戰略,指出氣候變遷不僅使北極氣候升溫,同時區域情勢也持續升高,該地區正成為大國實力的競技場。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開始在北京與中國領導人進行一系列會談。馬克龍週四(2023年4月6日)敦促習近平與俄羅斯講道理,幫助結束烏克蘭戰爭。
美日韓三方在韓國濟州島以南公海為期兩天的反潛聯演,於週二(2023年4月4日)落幕。此次演練由美國尼米茲航母打擊群 (NIMCSG) 、日本海上自衛隊 (JMSDF) 以及韓國海軍 (ROKN) 組成,旨在提升美日韓聯合應對北韓日益升級的潛射彈道導彈(SLBM)等水下威脅的能力。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週三(2023年4月5日)下午抵達北京,展開三天的訪問。此次焦點在尋求“重啟” 與重要經濟夥伴的關係,同時討論烏克蘭和貿易風險等棘手問題。
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GCHQ)週二(4月4日)罕見地發表了一份關於其進攻性網絡行動的聲明,稱英國政府的網絡部隊已針對激進分子、他國政府支持的虛假宣傳活動以及試圖干預選舉的行為實施了網絡攻擊行動。
現駐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中國駐歐盟使團星期一(2023年4月3日)發表團長傅聰3月30日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專訪全文。文章提及美、中、歐三方關係時說,美國將不惜一切代價阻撓中歐發展正常關係,並強調“歐洲國家在發展對美關係時,不應該以犧牲中國為代價。”
日本外相林芳正4月1日起訪問中國兩天,為3年多來首度訪中的日相。週日(4月2日)林芳正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會面並共進午餐,當天又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分別會談,一天會見三位中國高官。
據南韓國防部表示,南韓、美國和日本的海軍從週一(2023年4月3日)開始舉行為期兩天的反潛聯合演習,以更好地應對北韓不斷發展的核能力及導彈能力。
因涉嫌“洩漏國家機密”在中國被捕的澳大利亞記者成蕾,去年3月31日在北京市的一家法院接受不公開審理,至今已整整一年判決仍未果,澳大利亞外交部長對此表達關
據消息人士透露,澳大利亞和中國官員將於下週舉行會議,討論如何實現貿易正常化。隨著兩國外交關係的解凍,世界貿易組織(WTO) 就澳大利亞對中國征收大麥關稅的申訴,也將作出裁決。
洪都拉斯外交部於當地時間週三(3月29日)在推特上宣布,洪都拉斯總統希奧馬拉·卡斯特羅(Xiomara Castro)將“很快”訪問中國,但未提供訪問日期,此消息為與中國建交幾天後發布。
美國總統拜登與南韓總統尹錫悅,週三(3月29日)共同發表一項聯合聲明表示,南韓將接手主辦第三屆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
美國國家安全局網絡安全處處長羅伯·喬伊斯(Rob Joyce)2023年3月27 日在北加州一個智庫主辦的政策討論會中表示,流行的短視頻共享應用程序TikTok是中國的“特洛伊木馬”,對美國構成長期的“戰略性”問題,不一定是迫在眉睫的“戰術性”威脅。
台灣總統蔡英文星期三(2023年3月29日)啟程,展開為期10天 9夜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中美洲友邦危地馬拉和伯利茲是她正式訪問的目的地,但美國紐約預計是她此行“過境”到訪的第一站,返回台北時再過境美國的洛杉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