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蔡英文星期三(4月19日)在台北的總統府會見前往台灣訪問的美國在台協會(AIT)新任主席勞拉·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強調台灣要強化與美國之間的伙伴關係,並積極促進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與繁榮。
台灣外交部星期二(4月18日)發表聲明,歡迎並感謝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在當日結束時發表的聯合公報中重申對台灣的支持,強調台海兩岸互不隸屬,台灣的主權只屬於全體台灣人民。
悉尼一家法院星期一(4月17日)拒絕了一名被控向疑似中國特工的人員提供情報以換取現金的男子提出的保釋要求,理由是此人與中國關係密切,因此棄保潛逃的風險很高。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表示,台海兩岸之間的戰爭並非不可避免,而台灣2024年大選結果也將影響兩岸關係的走向。
俄羅斯總統普京週二(4月18日)突然現身俄軍佔領的兩個烏克蘭地區,並與當地的俄軍將領進行了談話。與此同時,俄軍在烏東城市巴赫穆特的戰事進一步加劇,砲擊和空襲還在持續。
蘇丹武裝部隊和該國主要准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在首都喀土穆等地爆發的武裝衝突星期一(4月17日)進入第三天,而且衝突的烈度越來越高,目前已知的平民死亡人數已經達到97人。
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星期一(4月17日)表示,澳大利亞正在試圖穩定與中國的關係,但是兩國關係已經無法回到15年前的蜜月期。
特斯拉電動車上海超級工廠員工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被告知他們的績效獎金遭到削減之後,紛紛上網或在社媒上貼文表達強烈不滿,並向特斯拉創始人和首席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以及中國民眾請求聲援。
針對西方國家對北京可能軍援俄羅斯的持續關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星期五(4月14日)表示,北京絕不向烏克蘭衝突的任何一方出售武器,並且對軍民兩用物資的出口也要事實監管。
針對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上周訪問中國時就台灣問題表達不同於美歐原則立場的態度,歐洲外交官員星期五(4月14日)接連就台灣問題上發表強硬的談話,以便挽回馬克龍談話給人造成的立場軟弱的印象。
北京當局星期五(4月14日)否認計劃於星期天在台灣以北空域劃設禁飛區,這與台灣交通部此前的說法出現矛盾,因為台北稱曾接獲中國大陸方面將劃設這一禁飛區的通知。
俄羅斯最著名的反對派人物阿列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的發言人透露,納瓦爾尼在獄中罹患了一種神秘的怪病,並在兩個多星期的時間內人暴瘦了八公斤,有可能是有人試圖對他慢性投毒。
日本正在規劃設立一個新的機構“海外安全援助計劃”(OSA)來向“理念相同”的國家提供防衛援助,此舉被分析人士視為東京為了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而在地區安全中發揮更為積極努力的一部分。
中國福建海事局星期四(4月13日)發布航行警告,禁止任何船隻在4月16日上午9時至下午3時進入東中國海一個四點連線的水域,理由是“可能有火箭殘骸墜落”。這份標註為“閩航警11/23”航行警告涉及的水域位於台灣以北。
針對社媒上近期出現疑似烏克蘭戰俘遭俄羅斯士兵用刀斬首的視頻,烏克蘭政府星期三(4月12日)痛批俄羅斯根本就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同時呼籲國際刑事法庭對此事作調查。
台灣與南韓官員表示,中國政府計劃下星期在台灣北方設立的禁飛區已經從原定的三天時間縮短為大約半個小時,因為在進行一次衛星發射後,有相關物體將回落至水面。
南韓一家媒體星期三(4月12日)引述不具名政府官員的話報導說,南韓與美國政府已經達成協議,由首爾向華盛頓出借50萬發155毫米口徑的砲彈,以使美國在向烏克蘭提供彈藥時具有更多的靈活性。
中國今年三月消費價格指數(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雙雙走低,束縛了經濟復甦的步伐,而當局為了提振經濟,可能需要採取更多貨幣或財政刺激措施。
台灣總統蔡英文星期二(4月11日)發表視頻談話,譴責北京當局一連三天在台灣海峽以及台灣周邊地區進行大規模軍演造成台海以及區域不穩定,稱這種行為“不是一個區域內大國的負責任態度”。
在中國圍繞台灣舉行的歷時三天大規模軍演星期一(4月10日)進入最後一天之際,克里姆林宮發聲力挺北京,強調中方面對一再的“挑釁”,自然有權舉行圍台軍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