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評論家司馬南周二(7月4日)參加了位於北京的美國駐華大使館的獨立日晚宴。這位常常批評美國的網紅評論家因此遭到了不少網民的批評,被指責言行不一。
中國主管外交的最高級別官員王毅因為周一(7月3日)在青島出席中日韓合作國際論壇時做出的一段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講話而遭到廣泛批評。
《華爾街日報》週四(6月29日)引述美國知情官員的話說,中國2月份飛入美國領空並被擊落的偵察氣球裝備了大量美國製造的設備。《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立刻引起了討論,一些專家指出這是美中貿易帶來的負面效果。
一份新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民眾總體上依然認為美國是領先於中國的世界的第一經濟強國。同時,認為中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力量的全球民眾比例自從新冠疫情以後出現了下降。
普里戈津“政變”消息傳出之後,立刻引起中國廣大“吃瓜”群眾興趣,在中國第一社交平台微博上迅速佔據了熱搜榜前十名中的第一、二、七、八名。
一些西方媒體在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剛結束的訪華之行時使用的視頻畫面這幾天成為了中國官媒和民族主義網民的攻擊目標。他們稱西方媒體故意調暗了片段的亮度,以“抹黑”中國。但美國之音發現,中國媒體自己也使用了這段遭到部分網民詬病的視頻,且這樣的色調並非僅出現在西方媒體與中國有關的報導中。
澳大利亞人哈裡·哈丁(Harry Harding)曾在中國廣東廣播電視台當了12年的記者。熱愛中國文化的他2011年大學畢業後立刻前往了中國。對他來說,搬去中國在當時“感覺是最自然的一步”。他在廣州一家當地電視台找到工作,報導地方新聞。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全球通信主任畢加博(Bob Pickard)週三(6月14日)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辭職,並指責中國當局對亞投行施加了巨大的影響力。這一指控遭到了亞投行的否認,但在推特上引起專家的擔憂。
九年來,趙宇空領導的美國亞裔教育聯盟(Asian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ducation)一直積極發聲,反對他們所認為的高校在招生過程中對亞裔申請者的歧視。在他們看來,為了打造多元化的校園,許多美國高校在錄取過程中因“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而照顧了非裔美國人和其他少數族裔的申請者,但限制了亞裔申請者被錄取的數量。
多條西方國家駐華使館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發表的紀念六四的帖文遭到了刪除,一些帖文被重新發佈後再次遭到刪除。在剛剛過去的週末,中國各個社媒平台抓緊了對六四有關內容的審查與移除,防止公眾討論34年前的學生運動以及在天安門廣場的血腥鎮壓。
一位中國知名藝術家日前遭到一些網民攻擊,他被指控在畫作中醜化中國軍人與革命領袖。這是過去一週多以來中國民族主義者在網絡上攻擊文藝工作者“侮辱國家”的最新案例。
中國一名脫口秀演員日前因在演出中使用了中國解放軍的口號來形容流浪狗而在網絡上遭到來自官方媒體的攻擊。該演員的公司公開宣布已經對他進行“嚴肅批評”,並無限期暫停他的表演工作。
過去幾天裡,來自中國的移民在美國南部邊境跨越國境線進入美國的現場片段在中國的網絡上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儘管有官方媒體人發文對這一現象嗤之以鼻,但許多網民們還是對在美墨邊境的“走線客”表達了祝福。
中國外交部日前聲稱美國正研發基因武器專門針對華人,並表示這一計劃已經受到了美國媒體的披露。但美國之音的調查發現,這一指稱其實來自於一篇20年前的中國官媒文章,其中引用的中國活動人士聲稱美國的基因武器導致了中國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
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日前將中國稱為一條“鯊魚”的評價引起了中國觀察界的爭論。一些專家認為這樣的比喻明確指出了中國的侵略性,但許多人也認為這是一種說法將中國過於簡單化,不利於對華政策的制訂。
美國總統拜登的氣候變化問題特使約翰·克里(John Kerry)週三(5月3日)向路透社透露,中國邀請他在“近期”(in the near term)訪問中國並討論氣候變化問題。他表示拜登總統已經批准了這場會面,但具體時間尚不確定。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週三(4月26日)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首次通話。這場對話受外界期待已久。消息傳出後,專家與觀察人士很快在推特上做出各自的解讀與分析。有人猜測,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上週發表的有爭議言論讓習近平不得不拿起話筒,防止與歐洲的關係惡化。
耿和已經2076天沒有聽到高智晟的消息了,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死是活。中國律師高智晟2006年被當局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三年徒刑。服刑期滿後,他一直生活在政府的監視之下。2017年8月,高智晟與外界失聯,以後再無音訊。
中國北京一家醫院週二(4月18日)發生致命大火,導致至少21人死亡。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在事發後快速展開審查,官媒直到8個多小時後才首次提及此次事件。當局對公眾討論的打壓引起了網民的不滿與憤怒。
中國官媒在推特上公佈了一段轟炸台灣本土和其周邊海域的動畫演示,以顯示北京打擊其所稱的“台獨”的決心。不過,這段動畫很快因其發出的恫嚇信號而引來大量負面評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