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武庫迅速擴張迫使美國修訂核子威懾戰略?

2019年10月1日,北京,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的閱兵式上,攜帶DF-41彈道飛彈的軍車駛過,觀眾揮舞著中國國旗。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目前正在北京訪問,美中都強調雙方進行了「坦誠、實質、建設性討論」。然而,在最具毀滅性的核武擴張問題上,兩國目前沒有任何溝通,雖然雙方已建立或恢復了多達20多個對話機制。

非但如此,《紐約時報》最近報道說,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今年3月批准了一項高度機密的核戰略計劃,首次將美國的威懾戰略重點重新定位,將重點放在中國迅速擴張的核武庫上。

報導稱,白宮從未宣布拜登已經批准了這項被稱為「核部署指南」(Nuclear Employment Guidance)的戰略規劃,而且鑑於高度機密,該文件沒有電子版,只有少量紙質文件分發給少數國家安全官員和五角大樓指揮官。

儘管美中戰略競爭不斷加劇,但目前似乎仍尚存某些底線和紅線,其中包括避免常規軍事對抗升級為核戰和避免陷入核武軍備競賽。分析家指出,但中國迅速的核武擴張迫使美國不得不對其核子戰略做出調整。

美國被迫調整核武瞄準目標?

在曾經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儘管中國軍力取得了驚人的發展,但是在核武器問題上曾一直堅持奉行最低限度核威懾的政策,但《紐約時報》的報道說,現在中國已廢除這一戰略,企圖將核武庫達到與美俄相同的規模,且擴張速度甚至超過了美國情報官員兩年前的預期。

除了「最低限度」威懾外,中國自1964年首次進行核武試驗以來還一直堅稱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然而,這一立場也越來越多地遭到質疑。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最近的一份報告說,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大幅擴大其核武庫並使其現代化,中國核脅迫和升級的風險正在不斷演變。

報告的作者們組織了一次美中核戰兵棋推演,在這次兵推中,解放軍在2023年發動的武力統一台灣攻勢中、在鏖戰45天之後動用了威力較小的「戰區」核武對美軍進行了打擊,而美國很難管控這樣的風險。

在《紐約時報》披露了拜登總統曾批准修訂核戰略這一消息之後,中國表示“嚴重關切”,強調中國核武庫與美國完全不在一個量級,而白宮官員則似乎給與了淡化處理,表示該計劃並不是針對某個單一國家。

此外,路透社通報說,美國軍備管制協會指出,美國核武戰略和態勢仍建築在2022年發布的《核態勢評估》之上,並沒有將中國列為重點。

美國國防部的「中國軍力報告」估計,中國的核彈頭數量在2030年達到1000枚,2035年時可能會達到1500枚,將大致相當於美國和俄羅斯目前部署的數量。

美國漢普郡學院榮譽教授、美國無黨派非政府組織軍備控制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的董事邁克爾·克萊爾(Michael Klare)說,拜登政府正在研究可能的選項,目前尚未就任何具體行動做出決定。

不過,他說,「核部署指南」指出,美國必須考慮中國有多達1000枚彈頭時的後果,如果他們試圖繼續擴張的話美國會如何反應。克萊爾說,這不一定是製造更多彈頭的問題,因為美國已經擁有很多彈頭。 「這可能意味著重新調整這些這些武器的瞄準目標。這些武器目前主要對準俄羅斯,而俄羅斯目前是美國的主要核威脅。」他對美國之音說。

美國國防部負責太空政策的前代理助理部長維平·納朗(Vipin Narang)本月初曾表示,中國的核擴張迫使美國對核武部署指南作出了調整。他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一次討論會上說,正是對手的選擇讓世界變得更加危險,而“如果我們的對手做出不同的選擇,我們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這位麻省理工學院的核安專家說,他們的評估認為,中國很可能已經完成了飛彈發射井的建設,並開始將飛彈裝入其中。他說:「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做兩件事:一、確保我們的(核)態勢做好了準備,並且現在就為未來的總統提供靈活的選擇,如果他或她決定繼續推行(這項政策)的話。 而且,繼續擴大我們的盟友和合作夥伴網絡,相對於對手而言,這是我們的不對稱優勢。

中國拒絕參與核談判

美中官員於去年11月恢復了核武軍控討論,但上個月中國外交部忽然宣布停止談判,以抗議對台軍售。在半官方的第二軌道方面,兩國也曾在今年3月短暫恢復了五年來的首次對話,但根據這次對話的美方組織者、夏威夷智庫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的大衛·桑托羅(David Santoro)說,雙方在這次對話中均頗感他所謂的「挫折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肯定第二軌道會談可能是「有益的」的同時也指出,這類討論不能取代正式談判。到目前為止,中國一直沒有同意舉行進一步的政府間會談。

「目前美國和中國之間沒有進行任何談判,也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對於我這樣致力於軍控協議的人來說,這非常令人不安。 」美國軍備控制協會的克萊爾說。

華盛頓智庫國際共和研究所(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總監亞當‧金(Adam King)說,北京長期以來明確表示無意限制自己的核武庫。中國不願意對話,「是因為他們認為對話的目標最終是試圖讓他們停止以他們希望的方式發展核武庫,那麼,說話還有什麼意義呢?」亞當金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

美國歷屆政府一直努力說服中國參與核談判。 2020年6月,美國談判代表甚至發布了一張照片,顯示美俄在維也納舉行核子軍控會談之前,美國在一張空席位上擺放了一個中國國旗。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去年6月曾提出就核武軍備問題跟「無條件與中國接觸」。

非政府組織「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全球安全計畫資深研究員顧克岡(Gregory Kulacki)說,早在20多年前,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任國防部長時,兩國的核子政策專業人士就已開始每年舉行會議,試圖避免軍備競賽。

中國提出過兩個條件:首先是美國承諾在與中國的戰爭中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其次是美國放棄通過發動襲擊而減少自身損傷的所謂“限制損害”戰略並承認與中國的相互脆弱性。但遭到美國一貫的拒絕。

曾經參與幫助美中非政府人士接觸對話的顧克岡透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說:「中國一再警告說,如果沒有美國的這兩項保證,中國將感到不得不擴大其核武庫,而這正是中國現在正在做的。

美中兩國在核武軍力問題上缺乏溝通不僅會讓兩國戰略競爭的危險性和成本大幅上升,也對全球核子擴張問題帶來挑戰。

聯合國核子擴散問題主管官員警告說,全球正在出現一場史無前例的核武軍備競賽。英國《金融時報》星期一(8月26日)報道說,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對該報表示,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中東衝突給國際防止核子擴散體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