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在華盛頓一場有關美中關係的研討會上,有美國學者指出美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目標從一開始就設定錯誤,使得美中關係在軟實力的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
在美國對外政策理事會舉行的關於中國改革的研討會上,這個機構的中國事務資深研究員馬佳士(Joshua Eisenman)指出,美國一直希望藉由中國經濟改革帶來民主轉型的計劃已經證實失敗,目前美國政府急需重新評估並調整對中國的外交政策,而當務之急是 要改變對中國的基本態度,接受中國現有的模式,接受中國拒絕民主化的事實。
馬佳士說:“我希望我們能放棄要改變中國的這種想法,這種傳教式的期盼,希望有朝一日中國能變成基督教國家或解放中國的這種想法一直都是不切實際的,我們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
在這次名為“習近平掌權下:中國的改革與區域的回應”的研討會上,馬佳士說,美國的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應該要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出發點,但這麼做不是要美國忽視中國人權或輕視民主價值觀,而是要在與中國就有關議題的交涉過程中找出有效、正確的方法來影響中國的人權狀況。馬佳士說,從結果來看,美中兩國自1990年起至2015年所進行的19次人權對話其實根本效用不大,現在沒有用,以後也不會有用。
馬 佳士在研討會上說:“我們和中共坐下來談人權時,必須非常實際,必須問自己我們的外交官花時間這麼做是否真的值得。如果我們是和普京談人權,你覺得值得 嗎?我不知道,也許值得,也許不值得,也許最終結果是好的,我不知道。但要是我來做決定的話,我會加倍增加美國之音、自由亞洲的預算,我認為那是我們必須 要花錢的地方。”
馬佳士在會後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在軟實力的競爭中,美國政府應該以將訊息直接傳達給中國人民為主,積極讓中國民眾了解美國的核心價值,同時盡可能的防止中國政府阻撓人民接受不同的訊息。
馬佳士還說,中國的對外政策一直是有系統並有長期目標的。他表示,中國尋求的不是全球對中國印象的一夕改變,而是要培養在各地對中國“友好”的種子。以許多非洲國家的例子來說,這樣的耕耘正逐漸開花結果,在肯尼亞和南非等國家,當地人民對中國愈來愈友善,這種充滿耐心的“長久之計”所發揮的影響力正是美國政府在製訂政策時所要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