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2年,儘管華盛頓政壇的氛圍時常隨著黨派不同而出現嚴重分歧,但國會民主、共和黨兩黨在一個議題上幾乎總能迅速凝聚共識:應對中國挑戰。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中關係自2017年以來開始走下坡,目前仍處於歷史低谷。多位國會兩黨議員最近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談到今年的美中關係變化時說,中國近年在軍事、經濟和外交領域的行為引起了他們的擔憂。
“基本上是(因為)他們將我們視為真正的對手,以及他們在太平洋地區非常咄咄逼人的本質,還有很清楚,他們正以一種具攻擊性的方式在建立自己的軍事力量,”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麥克·朗茲(Sen. Mike Rounds, R-SD)告訴美國之音。
朗茲說,美國面對這樣一個來勢洶洶的中國共產黨政府,不得不更強硬地做出回應。
“我們必須能夠保護我們和盟友的利益,”朗茲接著說,“他們在發展進攻性武器方面非常咄咄逼人,不是只有空、陸、海,還有在網絡和太空領域。”
同樣是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約翰·肯尼迪(Sen. John Kennedy, R-LA)在和美國之音訪談時直言,中共是許多問題的根源。
“我認為中國人民是很棒的,(但)我認為中國共產黨把癌症帶到世界,”肯尼迪參議員說。“我希望中國共產黨了解,美國並不希望與中國冷戰,或是熱戰,但我們希望中國能成為穩定的世界體系裡一個負責任的成員。”
這樣的看法也獲得民主黨人的呼應。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克里斯·范-荷倫(Sen. Chris Van Hollen, D-MD)說,習近平主政下的種種走向相當令人擔憂。
“我們看到的是,在習近平統治下,中國變得更加咄咄逼人,更加打壓像是在香港等地人民的基本人權,對台灣使用更加威脅性的言辭,這些都是非常令人擔憂的事情,”范-荷倫說。
“你知道,中國正使用中央集權制度在世界各地取得不公平的經濟優勢,”范-荷倫補充道,“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和中國相關)的提案。”
中國議案一部接一部
回顧過去12個月,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間的緊張局勢隨著華盛頓和北京在諸多議題上的嚴重分歧而進一步加劇,這些議題主要包括貿易、人權和台灣。
在與中國有關的經濟和人權問題方面,國會兩黨所持的態度和立場基本一致,共和黨人還更積極關注美中之間的意識形態與新冠病毒溯源問題。
儘管在立法措施內容上時常有所不同,但民主、共和黨都主張美國此刻必須團結起來應對中國挑戰。
自2021年本屆國會開始以來,參眾兩院共有超過400項與抗衡中國主題有關的法案,其中至少有120項法案獲得了兩黨支持。
雖然提出法案的數量龐大,真正獲得國會通過的法案並不多。儘管如此,這些討論常常影響著美國對華政策的走向。
“我們忽視中國太久了,現在我們正試圖迎頭追趕,”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約翰·科寧(Sen. John Cornyn, R-TX)對美國之音說,“我認為我們現在才剛剛開始。”
科寧參議員今年9月和參議院無黨籍獨立參議員安格斯·金(Sen. Angus King, I-ME)聯合提出一項立法草案,要求成立一個全新的“中國大戰略委員會”(China Grand Strategy Commission),將在未來兩年制定整合各個政府部會和機關,建立一套完整的“全政府式”指導方針。
雖然這項提案最後無疾而終,但掀起了國會中跨黨派議員對協調美國對華政策的討論。
“(法案)目的是要集結一群有想法的人,包括國會成員、私領域、學術界的人士來討論一個更大的長期戰略,應對中國,去了解他們的歷史、文化,和他們的政府,”金參議員告訴美國之音。
他接著說,“我的想法是我們現在處理中國議題的方式有點零星孤立,我們有軍事競爭,我們有貿易問題,我們有高科技議題,所以有許多議題,而我想做的是一個更全面的考量,一個大型戰略。”
扶植美國技術、封殺中國高科技
今年8月,國會在醞釀多個月後通過了《芯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內容包含了《國家關鍵能力防衛法》(National Critical Capability Defense Act)的核心內容 ,以及備受各界關注的對美國半導體制造的投資。
《芯片法案》將為美國本土半導體制造與研發提供527億美元的投資,以抗衡中國對芯片行業的大量補貼。《國家關鍵能力防衛法案》將為美國公司對外投資建立審查機制,旨在限制美國企業投資中國科技企業。
今年10月,美國商務部公佈了一套範圍廣泛的出口管控措施,其中一項措施禁止向中國提供世界任何地方使用美國工具製造的某些半導體芯片,大幅擴展了華盛頓試圖減緩北京技術與軍事進展的努力範圍。
國會兩黨領袖紛紛對這項舉措表示讚揚。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Senate Majority Leader Chuck Schumer, D-NY)發表書面聲明說:“這些對美國先進製造技術轉讓的限制措施是絕對必要的,但我們還需要做的更多,才能阻止中國共產黨作弊和竊取技術主導地位。”
這個月剛通過的2023財政年度的《國防授權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中,也提到了要提升美國實力與中國在全球領域抗衡。
此前,舒默也多次發言呼籲以更多的投資強化美國科技實力對抗中國的經濟威脅。
“數十年來,我一直推動共和黨與民主黨行政當局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並維持強硬立場,因為力量是唯一能贏過中國共產黨的方式,”舒默說
拜登政府和國會民主黨都主張對中國祭出科技產品出口限制等強硬措施,這也獲得了共和黨人的支持
“我認為我們必須本著那樣的精神立法,我支持拜登總統的做法,將中國從我們的技術產業中切斷,”肯尼迪說,“習主席有許多竊取我們知識產權的記錄,霸凌那些不同意他的國家,利用中國的經濟力量施壓其他人,並壓制自己人民的自由。”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共和黨領袖吉姆·裡施參議員(Sen. Jim Risch,R-ID)12月23日發表書面聲明表示,明年的外交優先議題仍會聚焦中國。他說,“還有許多要做的(much more to do)。”。
“要推進和保護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我們必須專注於抗衡中國挑戰的所有層面,”裡施參議員說。
新國會“中國委員會”持續抗中
可預見的是,“對華強硬牌”仍將大幅主導明年新國會的外交政策討論。眾議院預計將成立一個專責中國事務的委員會。
今年中期選舉結果顯示,明年1月3日上任的新國會將由共和黨人掌控眾議院。共和黨在眾議院將有222個席位,拿下過半的218席。民主黨人則有212席。
已表態將競選新國會議長職位的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Rep. Kevin McCarthy, R-CA)上個月在接受美國媒體訪談時表示,如果他順利當選為議長,他將成立一個“中國事務專責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聚焦協助美國出台政策,應對中國挑戰。
麥卡錫點名來自威斯康辛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麥克·加拉格爾(Rep. Mike Gallagher, R-WI)領導這個全新的中國事務委員會。
加拉格爾眾議員對美國之音表示,新委員會的首要任務是向美國人民說明,為何中國挑戰確實存在且急迫。
“我們希望將對中國的地緣政治擔憂與美國人民的日常生活連結在一起,說明為什麼中國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挑戰,”加拉格爾說。
加拉格爾說,目前已有多位民主黨人向他表示有興趣加入新委員會,但他拒絕提供任何姓名。
兩黨高度挺台
在談到2022年美中之間最迫切的議題時,作為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和情報委員會成員的加拉格爾議員直指,“短期之內最重要的事是在台灣議題上遏制中國。”
“我們進入了最大危險的關鍵時期,”加拉格爾說,“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盡一切所能尋求硬實力,在台灣議題上團結西方國際陣線以防止中國解放軍做出蠢事。”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House Speaker Nancy Pelosi, D-CA)今年8月訪問台灣後,台海兩岸的安全緊張局勢瞬間升溫。
“他們(中國)試圖建立某種新常態,”佩洛西在結束亞洲之行返回華盛頓後的一場記者會上說。
佩洛西8月初訪問台灣是美國25年來訪台級別最高的美國政要,中國隨即舉行大規模繞台實彈軍演,併發射了4枚導彈飛越台灣上空,被視為數十年來對台灣最具挑釁性的行徑。
儘管兩岸局勢緊張,兩黨議員仍接力先後訪問台灣,展現對台灣的支持。據台灣外交部的說法,包括佩洛西在內,2022年共有37位美國參眾兩院兩黨議員訪問台灣,為近年之最。其中超過半數是在佩洛西訪台後到訪。
最近一團抵達台灣的是在12月17日至22日由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匡希恆(Rep. John Curtis, R-UT)率領包括其他3名眾議員組成的美國國會訪問團。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朗茲對美國之音強調,國會方面對台灣的擔憂已體現在這個月剛剛通過的《國防授權法》。
這項總額達8580億美元的年度國防開支,內容包含了超越以往規模的大型對台軍事援助。
法案將授權美國從2023年至2027年透過美國國務院的“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 簡稱FMF)計劃,每年對台灣提供達20億美元,5年共高達100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法案還另外授權提供台灣至多20億美元的外國軍事融資直接貸款。
不過,在星期五(12月23日)通過國會的新財年政府綜合撥款法案中,這部提供政府1.7萬億美元開支經費的法案最終未將對台灣的無償軍事援助條款納入其中,僅列出了授權美國國務院對台灣提供需在12年內償還的20億“軍事融資”貸款。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被問及對台無償軍援的開支未被納入協商後的撥款法案時回應強調,美國對台灣防衛的支持毋庸置疑。
“我不是很清楚你所說的那部分條文,但我們對台灣的承諾,支持他們有自我防衛能力,是很清楚的,”佩洛西說。
朗茲表示,他相信明年還會有更多支持台灣防衛能力的法案。
“許多情況將取決於中國的行為,只要他們持續展現出更多的進攻能力,是的,我們還會做出對應回應,”朗茲說。
中國外交部12月24日對《國防授權法》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指法案“渲染中國威脅”、“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中國解放軍25日隨即在台灣周邊海空域舉行軍事演練。台灣國防部26日證實,中國軍機共派出71架次擾台,創下今年以來數量最高紀錄。
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約翰·肯尼迪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近年來一直強調“美國重返印太地區”(pivot by America to the Indo-Pacific),台灣海峽的安全局勢是這個策略的核心之一。
“我可以告訴你第一步是什麼,那就是要確保台灣能選擇他們自己的命運,並且有足夠的彈藥這麼做,”肯尼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