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台灣國防部發布的2021年《國防報告書》指出,中國解放軍近年來頻繁對台灣實施“灰色地帶”威脅,包括軍事與非軍事手段樣態極其多元,除了空中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外,也在台海周邊常態部署情報船強化戰場經營及製海作戰能力。分析人士認為,面對中國在台灣周邊海域不斷加大的灰帶活動,美台加強海警合作可以發揮威懾作用。
中國加大灰色地帶威脅
台灣國防部在這份最新的《國防報告書》中,首度詳列中國對台灣的“灰色地帶”威脅,包括自去年9月16日至今年8月31日以來,對台灣西南部防空識別區實施的554架次軍機侵擾。
除了從空中常態入侵以強化解放軍的偵監力度、測試台灣空防警戒、壓縮台灣的預警反應時間外,報告書說,中國也在台海周邊加大海空聯合作戰訓練、建立區域拒止戰力,並“運用情報船與海調船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情搜,以強化戰場經營及提升制海作戰能力”,其中非軍事手段例如以快艇衝撞台灣海巡船隻,或以抽砂船違法在台灣周邊海域作業等。
報告書認為,目前解放軍已經有能力對台灣重要港口、機場與空航路線進行封鎖,切斷台灣對外空中及海上通行管道,並影響台灣軍事供應補給資源的流通。
美國海警隊可助威懾
在台灣面對中國不斷加大的灰帶威脅之際,美國專家認為,對於海上的非軍事威脅,美國海岸警衛隊將是一個可以發揮嚇阻作用的力量,美台加強海警合作將有助於威懾中國這種灰帶脅迫。
前美國國土安全部官員亞當·斯托爾(Adam Stahl)曾經研擬戰略規劃辦公室的中國與極地策略,他和《中國如何看世界》一書共同作者布拉德利·塞耶爾(Bradley Thayer),兩週前在《國會山》發表文章指出,“美國海岸警衛隊對於防衛台灣抵禦中國至關重要”。
文章說,儘管美國國防部將在協助台灣防衛上扮演最主要角色,不過美國第五大軍種、隸屬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美國海岸警衛隊(US Coast Guard)可以在威懾或防衛上做出非常有價值的貢獻。海防隊不僅可以作為防衛台灣安全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它還可以強化威懾並提供公開支援,避免中國因為美國軍方的公開出現而升級對台灣施壓。
北京意圖恫嚇
此外,海岸警衛隊的任務項目繁多,跨及民間和軍事領域,兩位專家認為,這使海警隊在全球複雜的各種軍事或非軍事、具體和網絡混合的複雜安全環境中增加競爭力。
“北京偏好的手段是恫嚇商業和政府船隻、從其他國家水域取得資源、實施網絡間諜行動並擴大其領土主張,所有這些都是意圖在不引發重大國際反應下破壞全球秩序。”
兩位專家說,北京這些手法是美國海警隊有經驗處理的問題,因此海警隊可以從幾方面協助台灣應對北京的灰帶壓力。首先是訓練台灣海巡人員進行海洋偵蒐及取締任務,這些工作尤其重要,因為中國要侵略台灣很可能會派中國漁船為入侵船隊進行情報蒐集偵察任務和掩護行動。
其次,海警隊在國防、商業和執法的任務宗旨給予美國多目標和高能見度的安全資產,它們能夠保護美國軍事和商業船隻,支持盟友建設安全能量,並監控中國海軍野心,包括盜取漁業資源及發展人工島嶼擴大在地區的領土主張。
美台應強化海巡合作
最後,兩位專家表示,這種合作應該以美國海警隊的特殊技能為基礎,除了目前與東南亞地區盟友的合作外,海警隊與台灣的雙邊或與地區多邊合作可以顯著擴大到其他海上導航、搜救、反恐和打擊走私等領域的聯合演習。
布蘭登·李(Brandon Lee)是風險管理諮詢集團(Anacostia Consulting Group)首席執行官,也是伯克利加州大學東亞研究所“美台下一代工作組”(US-Taiwan Next Generation Working Group)學者。
他在工作組最近一場針對“美台關係新道路”的論壇中表示,美國的海軍和海岸警衛隊對於海洋安全有不同性質的任務,例如海軍有維護主權的層面,而海警則是以搜救、救災、保護天然資源及海上執法等公共安全方面為主。他說,台灣從原先隸屬於海軍獨立出來的海巡署現在是海洋委員會的下屬單位,負有科學調研的任務,因此對於在全球接觸主要以海洋任務的協調合作為主的美國海警隊,以及地區夥伴如日本,就對與台灣海巡署合作表現出興趣。
專注於分析美國和國際海洋行動風險的布蘭登·李說,美國與台灣已簽署海巡合作備忘錄,日本也和美、台舉行過三方海警如何在東中國海協調合作的研討會,今後華盛頓、東京與台北可以將這種合作擴大到聯合演習、教育培訓及“隨艦”執行任務(ship-rider)等項目,對於阻止中國在周邊海域的非法捕魚、非法貿易及海盜行為也有幫助。
美台海巡工作組開會
美台今年3月簽署“設立海巡工作組備忘錄”後,8月雙方通過視頻舉行了第一次海巡工作組會議,討論海上執法、打擊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的漁業活動,以及聯合海上搜救等議題。
台灣外交部說,雙方同意今後定期召開會議,就海事議題進行協調以強化美台合作應對區域海事挑戰的能力。
美國在台協會也表示,雙方討論瞭如何改善聯合海上搜救、救災及環境任務,以及如何改善溝通和持續進行人員的教育交流,“美國支持台灣對全球性關切議題的有意義參與及貢獻,包括海事安保與安全,以及建立網絡以促進海事執法資訊的交換及國際合作。”
美海警隊加大在亞洲存在
隨著中國海警船日益頻繁在南中國海爭議島嶼附近活動,美國海岸警衛隊也加大了在亞洲海域的存在。
8月27日,美國海軍“基德”號驅逐艦及海警隊“門羅”號砲艦通過台灣海峽,引發中國的強烈譴責,認為美方此舉為“挑釁行徑,性質十分惡劣”。
此前,美國海警船“巴索夫”號也曾在2019年3月加入美國海軍神盾級驅逐艦“科蒂斯·威爾伯”號通過台灣海峽,是美國海警隊首度公開與美國海軍共同執行自由航行任務。
海警隊說,過去150年來海警隊在印太地區一直都扮演持久性角色,在當地部署海警隊資源直接支持了美國的印太外交政策及美國的國家安全目標。
台灣陸委會星期二發布諮詢委員會議關於中國今年以來的海事立法分析。委員們指出,中共陸續施行海警法及海上交通法被視為威脅國際航道行為,已引起美、日、菲等國家不滿與抗議,未來中共將繼續強化海事立法作為,台灣必須從國際機制層面進行合作,“隨著中共海警的武裝設備、海警船噸位加大且數量增多,居'第二海軍'角色,已對周邊國家造成壓力。”
部分委員認為,由於台海、南中國海及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海域都屬敏感海域,台灣海巡署在海上執法、取締越界中國漁船、攔檢中國商船或查獲中國偷渡犯時,若有中共海警船從中乾涉極易發生執法衝突,尤其中共海警在組織上隸屬於中央軍委,海巡署也必須完善海上執法的法規內容並加強人員訓練,避免發生衝突。
委員還建議,美台已簽署海巡工作組備忘錄,雙方海巡部門可在搜救及漁業執法等議題上密切交流,建立合作及分享信息平台,促進合作內容具體化,並在海域執法及海上搜救有實質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