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從阿拉伯之春到伊斯蘭之冬
2011年初,一次全國性的反抗運動推翻了執政30年的穆巴拉克,埃及人為此歡欣鼓舞。中東和北非國家的獨裁者紛紛被推翻,民主示威者心情振奮。
很快這場運動被稱為阿拉伯之春,可是它給人帶來的卻是一種希望的假象。
傳統基金會中東問題高級研究員詹姆斯菲利普斯說:
“奧巴馬政府和其他西方國家政府一廂情願,僅僅是阿拉伯之春這個名稱,就意味著充滿希望和必定會向民主過渡。我認為,情況從來就不是這樣。”
很快,大部分中東地區陷入了混亂。
上個月,埃及軍隊推翻了埃及第一位民選總統,隨後又從監獄中釋放了穆巴拉克,將他軟禁。
早些時候,敘利亞陷入內戰,甚至有跡象顯示,衝突中可能使用了化學武器,造成10萬多人死亡。
和基地組織有關連的武裝分子橫行,平民紛紛逃亡,將近200萬難民湧入敘利亞鄰國。
在利比亞,成千上萬的武裝分子活動猖獗,其中一些和基地組織有關連。保衛民主基金會的喬納森尚策說:
“必須記住,阿拉伯世界不熟悉民主,阿拉伯世界沒有民主經驗,他們渴望民主,可是那不等於他們知道如何實現民主。”
在伊拉克,民主選舉和美國撤軍後,遜尼派和什葉派穆斯林關係緊張,恐怖和暴力活動激增。
什葉派領導的政府指責基地組織製造了大部分流血事件。分析人士說,基地組織隨時準備利用遍佈中東的動亂局勢。
尚策說:“這是阿拉伯之春後的騷亂,我們不能確定這會持續多久,可是至少目前看來,局勢不會很快平息。”
在中東的動盪中,遜尼派和什葉派,伊斯蘭和世俗派,獨裁和民主,各種勢力在相互較量。傳統基金會的菲利普斯說:
“我希望中東不要從阿拉伯之春走向伊斯蘭之冬,但不幸的是,我覺得阿拉伯世界很多地方都將出現這種情況。”
菲利普斯說,至少要一代人的時間才能實現向民主的艱難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