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官員說,美國軍方向加沙空投了首批食品和援助物資,這是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授權的首批緊急人道援助。
巴勒斯坦人在社群媒體上張貼的影片顯示美軍C-130貨機正在空投援助箱,第一批空投包括3萬5千份餐食和援助物資托盤,聯合國報告加沙四分之一的人口瀕臨飢荒。
白宮說,空投將持續進行,以色列支持這項行動。
約旦和埃及軍方說,他們也進行了空投。
拜登總統批准人道行動,之前至少115名巴勒斯坦人星期四爭搶救援車隊的物資時喪生。 加沙哈馬斯管理的衛生部說,混亂局勢造成數百人受傷。
加沙北部涉及以色列軍人和尋求人道援助的事件發生一天後,國際社會要求進行調查的呼聲越來越高。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星期五表示,有必要進行“有效的獨立調查”,以了解造成這些可怕事件的原因以及誰應對這些事件負責。 白宮發言人也表示,該事件「需要徹底調查」。
巴勒斯坦目擊者指責以色列軍隊向一群等待從即將開過來的車隊領取援助物資的民眾開槍。 以色列對此說法提出異議,稱數十人互相踐踏,並被逃離現場的救援卡車碾壓。 一名軍方發言人表示,他們的部隊只開了「幾槍以示警告」來驅散人群。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海軍少將丹尼爾·哈加里(Daniel Hagari)週四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布的一段影片中表示:「以色列國防軍沒有對救援車隊發動襲擊。」他說,以色列坦克在場是為了確保人道走廊的安全,以便38輛卡車組成的私人車隊通過。
常駐聯合國的巴勒斯坦代表里亞德·曼蘇爾(Riyad Mansour)稱這一事件是「令人髮指的屠殺」。
「根據我們掌握的信息,有數十人頭部中彈,」他週四在談到在場的人群時告訴記者。 “這不像是在混亂和騷亂時向天空開槍來約束人群。這是故意針對和殺戮。”
歐盟外交部門星期六敦促對事件進行國際調查。
歐洲對外事務部指出,「以色列軍方施加的限制以及暴力極端分子阻止提供人道援助」造成了這次危機。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譴責這次槍擊事件,表示必須保護平民,並呼籲立即實行人道主義停火。
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必須進行緊急調查並追究責任,”“此事絕對不能再發生了。”
他表示,以色列有義務確保「更多的人道主義援助」到達加沙,並呼籲政府開放更多進入加沙的過境點並消除官僚程序障礙。
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對這些報道表示震驚。
貝爾博克週五在社群媒體X上說:「以色列軍隊必須充分解釋大規模恐慌和槍擊事件是如何發生的。」她還呼籲停火,以免造成平民生命損失,並讓哈馬斯扣押的人質得以釋放 ,救援物資可以安全分發。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她“對來自加沙的圖像深感不安”,並在X上發帖表示,必須盡一切努力調查發生了什麼。
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埃及和約旦譴責以軍向等待援助送達的巴勒斯坦人開槍。
土耳其外交部指責以色列“在加沙使用飢餓作為戰爭武器”,並表示週四的事件是“又一宗危害人類罪”。
拜登總統週四表示擔心,致命的車隊事件可能會損害正在進行中的旨在釋放哈馬斯扣押的剩餘人質並實現為期六週的停火的談判。
據哈馬斯控制的加沙衛生部稱,最新的暴力事件導致巴勒斯坦人在近五個月的戰爭中死亡人數超過3萬,另有7.1萬人受傷,還有更多人在廢墟中失蹤。
加沙飢餓
加沙北部幾十萬人在以哈戰爭將近五個月後拼命求生,讓更多的人感到憤怒。 加沙北部居民說,他們在廢墟和垃圾中搜尋任何他們的孩子能吃的東西,孩子們有時每天連一餐也沒有。 很多家庭開始用動物和鳥吃的食物混合麵粉做麵包。 國際援助官員說,他們遇到了災難性的飢餓。
世界衛生組織說,根據加沙醫院記錄,至少有10名兒童餓死。
在賈巴利亞難民營一所學校躲避的五個孩子的遺孀母親侯賽因(Soad Abu Hussein)說,“我們正在餓死。”
停火疑問
有人質疑計劃星期天在埃及恢復的停火談判,加沙衛生部說,至少有11名巴勒斯坦人星期六在以色列空襲拉法時在民眾躲避以色列軍事行動的帳篷中被炸死。
加沙衛生部說,拉法地區一所醫院附近另有50人受傷。 一名死者是醫院的醫護人員。 以色列軍方沒有立即回覆評論的要求。
一名當地匿名目擊者在電話上對路透社說,“攻擊直接擊中了有人躲避的帳篷,彈片進入我和朋友們坐著的醫院裡,我們生還是個奇蹟。”
以色列軍方說,在汗尤尼斯打死了8名激進分子,在加沙中部打死大約20名激進分子,並在加沙城附近打死了3名激進分子。
哈馬斯管理的加沙衛生部說,有一百多萬巴勒斯坦人躲在拉法地區,以色列攻擊打死3萬多人。
拜登說,希望3月10日開始的穆斯林齋戒月能夠停火。 他星期五對記者說,“我們還沒有到那裡。”
以色列發動進攻,對哈馬斯10月7日的恐怖攻擊做出反應。 以色列說,哈馬斯的攻擊在以色列殺死1200人,綁架250人。
(本文參考了美聯社、法新社和路透社的報道。美國之音駐聯合國記者貝希爾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