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捲土重來?分析家:中共不會讓華為死掉

  • 楊明

資料照片:位於廣東省深圳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部外的標誌。

中國科技公司華為日前宣佈在其作業系統的開發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在此之前,華為因與中國政府和軍方密切聯繫而遭到美國制裁數年,公司業績遭受重創。觀察家指出,華為之所以沒有在美國的制裁中偃旗息鼓,反而似乎又捲土重來,中國政府在背後的支持是決定因素。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6月21日在廣東東莞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4」上表示,華為HarmonyOS NEXT(鴻蒙Next版作業系統)正式開啟開發者Beta測試(由最終用戶執行的測試)。

余承東說,「鴻蒙取得重大突破,…我們用10年的時間,在打造獨立作業系統的核心技術方面實現了歐美同業30多年的成就」。他說,HarmonyOS NEXT從作業系統核心、檔案系統,到程式語言、編譯器/執行時間、程式框架,再到設計系統、整合開發環境,以及AI框架和大模型等,實現了全端自研。

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表示,今年第一季鴻蒙HarmonyOS成為中國第二大作業系統,市佔率17.95%,已超越蘋果iOS的14.8%。 Android以67.2%穩居第一。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作業系統最大的難題不是技術,而是生態:使用鴻蒙應用程式的覆蓋範圍和數量。為此,華為終端BG軟體部總裁龔體表示,“生態成,則鴻蒙成。”

截止到2022年底,App Store共擁有超過178萬款應用,業界預估安卓Google Play的應用數量在250萬以上,鴻蒙操作系統雖已在超過9億台設備上使用,TOP 5000應用全部啟動原生鴻蒙開發,但目前僅有1500+應用程式完成上架。

在鴻蒙操作系統向正式商用邁出關鍵一步的同時,華為的經營業績也在回暖,去年的財報顯示,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042億元,年增9.64%;淨利870億元,年增144.4 %。

英國新聞週報《經濟學人》6月13日發表的一篇長文稱,美國從2012年開始就以中共可能利用華為從事間諜活動為由,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到2020年,大多數美國公司被禁止與華為做生意、向華為出售使用美國科技的晶片或其他設備。美國也說服盟國不要在他們的行動網路中使用華為設備。

文章說,由於缺乏芯片,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受到重創,被迫於2020年剝離了「榮耀」。此外,十多個美國的盟國將華為排除在5G網路合約之外,這導致華為2021年收入下降30%;2022年淨利潤暴跌70%。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感慨地說,華為要為生存而戰,“生存下來,就有未來。”

報道說,幾年過去之後,華為不僅倖存下來,還再次蓬勃發展。今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年增564%,至197億元人民幣。華為也重新進入了手機業務。報道認為,美國未能擊垮華為,反而讓它變得更強大。

中國經濟事務專家、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說,《經濟學人》的文章「America's assassination attempt on Huawei is backfiring」(《美國對華為的暗殺企圖,適得其反》)有親共、媚共的調子,而美國對華為的封鎖更像是slaughter(扼殺),因為美國採取的各種措施完全是公開的。

他說,雖然華為沒有被slaughter(扼殺)掉,但基本上也奄奄一息。他說,當年華為的安卓手機市場,已經佔世界市佔率第一、第二名。而現在華為手機早就掉出了前五名。因此,他不認為華為還能起死回生。他強調,華為是背靠中國政府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謝田教授對美國之音說:“但是華為不會死掉,正是因為是中共支持的,中國軍方的支持。”

他說,如果沒有美國的制裁,華為的手機可能已穩居世界第一,所以華為實際上確實已經被打趴下來,但是他不會死掉,因為中共不會讓華為死掉,如果華為死掉,中國軍方的通訊系統就沒人做了。

這位中國經濟事務專家說,華為幫助中共軍方建立通訊系統,但需要用民用產品養活軍品,因為軍品是不賺錢的,所以中國政府才透過國家的力量強迫公務員、強迫國營企業、強迫人們去購買華為的產品,僅就這一點,華為就可以在中國國內非常有效地佔領一個強大市場份額。此外,他說現在華為可能也在非洲國家、東南亞國家佔據一些市場份額,華為5G通訊設備在歐美市場基本上已經消失。

謝田教授也指出,除了中國政府的支持讓華為沒有被扼殺掉的因素以外,美國政府也有做的不夠徹底的地方,就是美國在實施制裁時,把華為和中興,或者中國的其他公司都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美國不知道的一點是,中國這些公司,尤其是大型的、國有的,或者是中共暗地裡控制的,像華為,是個假的私有公司,是一個中共軍方控制的公司,同其它一些企業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很多都是中共一個老闆,一個集團,一個中共黑手在後面控制。所以美國對一、兩家公司的製裁,無法堵住其他沒被制裁的公司進口美國的芯片,然後轉手給華為。

美國馬里蘭州的「資訊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家李恆清說,中國過去三、四十年的發展過程,一直採取一個彎道超車的策略,從一開始copy(抄)別人的知識產權,到強迫外國公司技術轉移,以市場換技術,到後來竊取他國的知識產權。此外,中國還搞了一個“千人計劃”,直接用高於美國的待遇挖人才,其做法令人髮指。所以在這個大背景下,特朗普總統任內才提出美國優先,加強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保護技術安全和國家安全相關的產業,對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進行反擊。

不過,李恆清也承認,在美國的制裁下,華為的確有相當的韌性,沒有在產品和技術被封鎖下「休克」。

李恆清說,華為的韌性來自於兩方面。一個是華為這個以任正非為首的企業家團隊非常具有韌性,有毅力,而且也有眼光,所以,他們在幾次三番的美國打壓之下,最後活過來了。但他強調,第二點,也就是中國政府對華為傾全力的支持,才是華為沒有死的根本原因。

他對美國之音說:“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中國軍方和華為的實質性的聯繫,這種關係到現在為止實際上還是一個謎。”

他說,華為和中共軍方之間的關係僅僅是軍民融合嗎?好像不是。他說,如果只是軍民融合的話,不會有大量的國家隊的投入,就是那個習近平一直在講的,「舉國之力辦大事」。他說,中國政府明確支持華為,為華為的產品大開綠燈,弘揚民族品牌,讓華為的產品至少在中國市場暢銷。

在華為宣稱其「純血」鴻蒙操作系統獲得成功的同時,彭博社日前的一篇報道說,華為過去幾年來一直在秘密資助一個由總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Optica Foundation(光學基金會)運營的研究競賽。報告說,這項安排使得華為在相關美國大學不知情的情況下,資助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尖端研究,其中包括禁止研究人員收取華為資金的學院。

美國國會兩名資深議員、眾議院科學、太空和科技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弗蘭克·盧卡斯(Frank Lucas)和民主黨議員佐伊·洛夫格倫(Zoe Lofgren)致信Optica首席執行官伊麗莎白·羅根(Elizabeth Rogan),嚴厲譴責Optica秘密接受華為的資金,稱此舉「公然違背」美國旨在保護研究免受外國對手損害的努力。

“Optica決定接受華為的資金並將其分發給不知情的受助人,這與我們在研究安全領域努力提高的風險意識和透明度背道而馳。”

兩位議員表示,Optica未能披露華為的參與,表明其對多年來圍繞研究安全的政策制定極為無知,「你的組織掩蓋了光學基金會挑戰賽的資金來源,損害了美國研究機構遵守法律的能力。

在彭博新聞社報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秘密資助該計劃後,Optica基金會執行長羅根表示,該基金會將不再接受華為公司的資金用於資助美國大學的尖端研究競賽。她在寫給Optica董事會的信中說,華為的資助「轉移了人們對該計劃的關注,該計劃旨在支持專注於光學和光子學領域的早期職業專業人士。華為今後將與該計劃沒有任何關係。

《經濟學人》的文章似乎警示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或封鎖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最佳結果,反而讓華為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再次發展,不斷地做大,更積蓄了科技實力來與美國競爭、較量。但是Optica基金會用華為資助的錢來辦尖端研究競賽說明,華為在想方設法滲透美國機構,伺機獲取提升其實力的信息或情報。

經濟學者李恆清說,華為資助Optica,就可以根據合約將來分享技術,拿到相關的技術成果。這類似一種曲線竊取美國知識產權的做法。

謝田教授也認為,華為在遭到美國制裁後,當然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一定會尋求各種機會獲取美國的先進技術和知識產權,秘密資助Optica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過他也強調,華為想方設法要弄到美國的知識產權,美國也會咬定華為不放,後發制人,所以華為現在基本上就面臨著「你出頭,就被打」的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