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已持續一年多之久的烏克蘭戰爭為華盛頓和台北籌備和應對未來中國可能發動的武力進攻提供了借鑒經驗但同時也敲響了警鐘,即在戰爭大量消耗美國國防資源的情況下,如何更有效地為台灣提供軍事援助。有國防專家建議,拜登政府需把對台軍售提升到更優先的位置,並通過外國軍事融資、美台聯合生產武器,提前在台儲備彈藥等等多種渠道加速交付關鍵武器並擴大對台軍售範圍。此外,鑑於台灣防禦的緊迫與嚴重性,包括經費、情報資產、政治資本的投入都有待提升。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最近(5月16日)在一次國會聽證會上表示,拜登政府在新一財年預算中為“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s, PDI)大幅提高經費40%,達到新高紀錄91億美元。
“美國很快將通過去年國會授權的總統提取權為台灣提供重大的額外安全援助。”他宣布。
總統提取權是對台軍援的靈丹妙藥嗎?
上屆美國國會去年12月通過2023財年的《國防授權法》時,批准使用“總統提取權”向台灣提供每年價值可達10億美元的武器援助。該授權將允許總統在緊急情況下無須國會批准便可從美國現有庫存提取物資。美國已經按此方式為烏克蘭提供了30多次軍援。
該法案還授權國務院2023-2027年間通過“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計劃,每年向台灣提供最多20億美元軍援。不過,上屆國會通過的撥款法案要求對台軍援必須以貸款形式提供,台灣須在12年內償還。
過去,美國主要通過海外軍事銷售(FMS)和直接商業銷售(DCS)向台灣提供防禦武器及維護能力。外國軍事融資計劃(FMF)則以贈款或貸款的形式,允許接收國使用該資金購買美國製造的國防設備和培訓等等,該資格由美國國務院決定並由國防部執行。美國對以色列等夥伴國家的軍援大多以購買武器的贈款形式。
全球檯灣研究中心(GTI)執行主任蕭良其(Russell Hsiao)對美國之音表示,外國軍事融資為美國和台灣提供了額外的工具和嶄新的安全合作模式。“雖然總統提取權不能提供長期解決方案,但重要的是表明出美國評估台灣海峽局勢的緊迫性,並解決因烏克蘭戰爭而導致的近期軍事能力不足的問題。”他說。
過去兩三年來,隨著中國侵台壓力惡化和軍售交付延宕,許多美國議員和學者開始倡議擴大美國給予安全援助的方式,並提出相關法案。
美國空軍戰略事務諮詢顧問詹益庭(Eric Chan)5月17日指出,在近期,美國國防生產問題將繼續延遲向台灣交付對外軍售(FMS)項目,但台灣軍隊仍將從總統提取權和軍售中獲得相對少量的新平台、武器和能力,然後涓涓細流會變成滔滔洪水。
“台灣將有大約3年的時間來構建和優化其軍事訓練計劃,以確保這些武器能夠迅速和充分整合,從而大大增強對中國的威懾力。”
詹益庭認為,總統提取權的運用可能代表著為台灣建立強大戰爭儲備的第一步,並且可能增加不受軍售積壓影響的新能力,有助於對抗中國的灰色地帶戰爭和全面入侵。
但是,與曾任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國安事務顧問的亞歷克斯·韋勒茲-葛林(Alex Velez-Green)告訴美國之音,美國必須將台灣推到總統提取權和外國軍售的最前線,獲取台灣防禦最需要的不對稱防禦能力。
“美國的安全援助可以通過總統提取權、對外軍售和其他方面(如培訓)來加速台灣獲得不對稱防禦能力。但美國的援助不應該是一張空白支票。相反,它應該嚴格以台灣大幅增加國防開支和採取不對稱防禦戰略為條件。如果台灣不能表現出認真對待自己的防禦,那麼要說服美國人民派自己的兒女為台灣作戰就困難多了。”他說。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告訴美國之音,外國軍事融資和總統提取權本身並不是根本解決方案。“它們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只是所有拼圖中的一塊。”
他指出,對台軍售、軍援等手段都是為了盡快地顯著改善台灣的防禦,以確保能夠阻止中國的進攻,威懾並強迫中國使用考慮其他方式與台灣接觸,並最終迫使其和平解決北京和台北之間的政治分歧。
“外國軍事融資可以通過總統提取權來獲得美國彈藥庫存,加快採購過程。如果美國退後一步,擴大台灣可以購買和美國能夠提供的東西,外國軍事融資可以用於美國的優先事項,並給予台灣更大的靈活性來採購它想要的東西。”韓儒伯說。
拜登政府對台軍售有何短板?
據南華早報22日報導,台灣的F-16V 戰鬥機已配備來自美國的AIM-9X 響尾蛇導彈, 以響應中國解放軍的侵擾。今年2月份美國曾用該導彈擊落中國的間諜氣球。
台灣在2016 年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合作升級其141 架F-16A/B 型戰鬥機,並從美國購買了140 枚AIM-9X Block II 導彈,預計今年年底完成所有改裝。目前位於花蓮的F-16中隊已接收40多架升級後的戰機。
不過,美國積壓的未交付的對台訂單已經高達190億美元。拜登政府的對台軍售呈現出相對克制、以防禦為主、注重小型機動的不對稱作戰武器等特點。美台雙方對於“不對稱”的定義似乎還未達成統一的共識。
非政府組織武器貿易論壇(The Forum on the Arms Trade)收集的來自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的數據顯示,特朗普政府自2017年6月到2020年12月一共向國會通報了11次對台軍售,金額高達182.7億美元,拜登政府自2021年8月到今年3月的相關統計分別為9次和35.06億美元。
韓儒伯認為,儘管拜登政府也一直在提供穩定的安全援助,但局限性大,去年因不符合非對稱作戰要求而取消出售台灣求購的MH-60R 反潛直升機、E-2D早期預警機和M109自走炮。
“如果台灣的安全需求不僅僅是應對諾曼底登陸式攻擊,美國的安全援助應該解決這個問題。美台商會認為拜登政府政策的不足之處,就是安全援助沒有廣泛地關注而是單一地針對某一種情況,排除了封鎖、隔離、灰色地帶活動等多重情形,這些都需要台灣獲得美國政府不願出售台灣的平台和系統。”韓儒伯說。
全球檯灣研究中心的蕭良其指出,儘管美台對於台灣投資更多不對稱能力的共識日益加深(即具有成本效益、機動、彈性、分散和防禦性的能力), 但如果沒有聯合規劃和戰略(joint planning and strategy),僅獲得不對稱能力本身是不夠的,前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合作夥伴的能力來瞄準對手弱點,並實現不對稱防禦戰略。
此外,他建議加強台灣擴大軍事訓練和在島內外預先部署庫存,“美國提供給台灣的任何防御物品,只有配備台灣的士兵才能發揮作用。”
在軍事空間之外,蕭良其呼籲美國、台灣以及盟友和夥伴應探索恢復多邊出口管制協調委員會(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或類似機構,開始認真討論和計劃協調對中國侵台後實施的經濟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