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稱 虛胖的中國科技‘胖’龍

深圳一家高科技公司用機械人。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智庫稱 虛胖的中國科技‘胖’龍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週二發佈一份報告,剖析了中國近十年來的創新水平。

這份名為《科技胖龍—中國創新力基準報告》的文章指出,總的來說,過去十年中國的創新力正在逐年增加,將中國與其他發展中經濟體分隔開來。然而中國仍然與世界最發達經濟體的創新能力有所差距。

報告的作者斯科特肯尼迪表示,他給報告起這個特別的名字有他的蘊意。

他說:“中國還不是一個科技超級大國。我稱中國為“科技胖龍”的原因就在於,中國花費了很大的人力、資源、金錢、時間和政府政策在創新上,但是這個創新的效率不高。由於投資消化力、動能的不足,所以我決定稱中國為“科技胖龍”。”

虛胖在哪裡呢?斯科特指出,第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中國在研究與開發上投入的比例。報告指出,中國花費在研發上的經費處於歷史最高水平,並且除了投資大型企業,中國的投資資金也向中小型企業傾斜。然而,斯科特指出,中國的投資有一個問題,那就是85%的資金都集中在開發上,而鮮有資金用於基礎的科學研究。

目前中國的投資環境也更為鼓勵能被迅速用於商業開發的投資項目。
根據2015年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當年2090億的研發資金中,只有5%用於基礎研究,10.8%用於應用科學研究,而84.2%的資金都投向了已有技術的商業開發。

他說:“我認為如果中國不將更多的資源轉移到基礎研究並增強其教育質量,那麼在科研發展的改善階段他們會做得很好,但是無法站到創新的前沿。”

與此同時,與過去忽略知識產權和專利的做法相比,中國現在申請專利的數字直線上升。與2000年只有17萬個專利申請相比,2015年中國國內有高達280萬個專利申請。華為公司更成為了世界上申請專利最多的公司。

然而這也存在一些問題。報告指出,2015年只有21%批准的專利是創新專利,其他均為設計專利,這類設計專利需要的審查遠遠不如創新專利。與此同時,中國專利的價值不高。在2015年,中國專利創造的收入為17.5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在2012年(目前能得到的最新數據)專利創造的收入為1152億美元。報告指出,美國經濟的規模為中國的六倍,但是專利創收率在中國的100倍以上。

報告另外指出,中國目前在創新領域採取的是科技民族主義,那就是在犧牲外國科技企業利益的條件下保護本國企業。

肯尼迪說,外國科技公司在中國面臨巨大挑戰。他們在技術上比中國的競爭者要高,並且如果能夠得到市場准入,可能會改變中國市場。但是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和中國公司將設法得到這些技術,他們擁有一個最大的籌碼,那就是中國巨大的市場。

肯尼迪說:“外國公司要自己決定他們能夠犧牲甚麼,想要在哪個方面合作,這對於每個公司來說都是不同的商業決定。我想大多數科技公司會願意提供第二級的技術,但是或許不願意提供最領先的技術。他們也在向美國政府施壓,看看能不能通過政治手段來讓中國放鬆限制。”

美國政府與中國打交道有三個途徑,肯尼迪解釋道,一是通過多邊機制,二是雙邊對話,第三就是在情況不妙時單邊的懲罰措施。他說,川普政府更多的是在使用第三個方式,這實際上效率很低。他表示,這也不能讓中國政府停止對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公司提出要求。

總體來說,報告將中國的創新領域的成績歸納為“還不賴”。從負面的角度來看,中國在創新領域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資金,但是效率不高,還遠遠不能被稱為高科技領袖。而從積極的角度來看,中國通過其強力的製造業和巨大的市場提供的機會在創新領域一點點地積累著進步。